许多人认为,喝茶会导致缺钙颜真卿有诗云:“流华净肌骨。"卢仝《七碗茶歌》写得更妙:“………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喝茶,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喝到骨健身轻,神通仙灵,甚至还会羽化升仙。说到“肌骨清”,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多喝茶,会容易导致缺钙,引起骨质蔬松吗?对此,央视《健康之路》节目曾做过一项网络调查,63%的人认为会,37%的人认为不会。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将缺鈣的原因归咎于喝茶。尽管浙大某教授澄清了喝茶与缺鈣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并给出了一些建议。但,他并没有给出使人信服的解释,疑窦仍未消除,毕竟“喝茶易致钙流失”的说法早已深入人心,“养生党”们更是津津乐道。空口无凭,咱们还是用科学说话吧。
关于“喝茶导致缺钙”的“元凶”,目前最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三:草酸、咖啡因和氟。
观点一:草酸会同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草酸,不光是茶才有,蔬果、谷物等植物都有,而人类自身代谢也会产生。它主要以可溶性草酸和难溶的草酸钙结晶。人体内一旦草酸过量,容易导致草酸尿症,进而与钙(Ca2+)合体变成难溶的草酸钙沉淀,然后沉积在肾脏中,引发草酸钙肾结石。
观点二:咖啡因利尿,多饮茶就会增加钙的排出。同咖啡一样,茶叶中富含利尿的咖啡因成分,而钙从人体排出的途径之一正是尿液。摄入咖啡因越多,排尿就越多,钙也就(流失越多。
观点三:茶叶尤其是粗老叶制成的砖茶富含氟,摄入过量,会引起氟骨病。茶树是氟、铝等微量元素富集的植物,主要集中在叶片中,占全株各部分的98.1%。含量又因老嫩程度、茶类不同而异,老叶中的含量是嫩叶的12~36倍,黑茶类含量最高,平均为296.14±246.07毫克/千克,红茶(平均177.01±121.49毫克/千克)、乌龙茶(平均167.68±112.28毫克/干克)及花茶(平均140.97±150.51毫克/干克)次之,绿茶最低(平均67.53±69.49毫克/干克)。另外,泡茶时间越长、水温越高,氟的浸出率越高。摄入过多的氟,会打破体内氟、磷、钙的正常比例,形成大量氟化钙,骨骼变硬,骨质增生,骨皮质和骨膜增厚,韧带钙化,椎间盘变窄,可见“硬骨头”真不是件好事。藏、蒙等少数民族地区,砖茶是生活的必需品。虽可有效地消食解腻,但砖茶本身氟含量就高,又经长时间熬煮,氟浸出率大大提高,增大了氟中毒的几率。不过,通过栽培、采摘、加工、缩短煮(泡)茶时间来减少氟的危害。还有,蛇纹石、复合化学除氟配方等能消除20%~40%的可溶性氟。
这三种引起缺钙或骨病的原因,的确让一贯以“健康之饮”完美形象出现的茶叶沾染了些许“污点”。但是,瑕不掩瑜。茶叶科学研究的深入、茶业科技的进步,不仅渐渐了打消人们的疑虑,而且得出的结论是颠覆性的:喝茶非但不会导致缺钙,还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
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衡量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前所述,不少研究者认为,茶中含有咖啡因、氟化物、植物雌激素等成分会对骨密度有不利影响。对此,有研究对年龄不小于30岁的497名男性和540名男性的饮茶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检测全身、腰椎、股骨近端的BMD。结果显示,48.4%的人有饮茶习惯,平均茶龄近10年,同不喝茶的人相比,饮茶6~10年者腰椎BMD较高,饮茶超过10年者所有测定部位的BMD均最高,“饮茶时间是唯一独立的决定BMD的指标”。中国医科院的一项研究也显示,经常喝茶可明显增加骨密度,茶不离嘴的人骨折的风险可减低23%。
云南农大盛军教授组织的一项中日联合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红茶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和抑制破骨细胞生成,有利于骨密度的提高,特别是对女性更年期后发生骨质疏松有益。
该校开展的另一项关于饮茶对骨密度影响的研究,进一步印证了饮茶有助健骨的功效。这项研究用普洱生茶、普洱熟茶(黑茶)和绿茶的浸提液,分0.5、1.0和2.0克/干克(体重),对实验大鼠进行连续灌胃90天后测定骨钙、骨磷、骨密度等指标。结果显示,普洱茶和绿茶并未阻碍实验动物对钙、磷等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微量元素的吸收,而高剂量生茶和绿茶以及低、中剂量的熟茶会显著增加动物的骨钙含量,骨磷含量也显著增加。
此外,普洱茶和绿茶也不会促进大鼠体内钙磷离子从粪便排出。相反,剂量的提高使粪便中钙磷离子含量降低。而且,不同茶种、剂量对大鼠的骨密度均无影响。
另有研究表明,普洱茶的水溶性氟在180.72~229.83毫克千克,而氟含量≤300毫克/千克的普洱茶中所含氟化物、咖咖啡因等成分,可促进钙、磷在骨质上的沉积,有利于骨化,增加骨的强度。骨质疏松茶来“治”茶从“导致缺钙”变成“可以健骨”,这一“剧情”的神反转还不够精彩。茶学与医药学的交叉交融,为茶治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它所含的一些功能性成分竟能用作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良药”!骨质疏松症是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代谢失衡所致,其特征是低骨量、低骨密度和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通常认为,钙是骨骼的“灵魂”成分。的确,钙是形成骨质的最基本“原料”。然而,骨骼的形成、增长和骨密度受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这两种关键细胞的直接调控。
顾名思义,成与破,一个负责建,一个负责拆,二者的平衡关系到正常骨量水平的维持。成年以前,成骨细胞占优势,青少年长高长壮,都靠它。随着年纪渐增,破骨细胞慢慢占了上风,骨密度就会日益下降,因而中老年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也受雌激素的调节,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降,打破了成、破二骨细胞的平衡,成骨细胞活力衰退,破骨细胞开始“大显身手”。所以,骨质疏松症也特爱找中老年女性。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均证实,氧化应激在骨质疏松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所产生的活性氧,会减少成骨细胞数量,并增强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另外,炎症也是一大“帮凶”。于是,天降大任于茶多酚也。天呐,又是茶多酚!
我们知道,茶多酚的最强“必杀技”之一就是抗氧化作用。通过抗氧化,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自由基的侵害。对于成骨细胞,茶多酚能刺激它增殖和分化,减少其凋亡。相反,茶多酚会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诱导其凋亡。成、破两种骨细胞平衡的重新构建,有利于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茶多酚还会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起到抗炎作用,从而实现对骨质疏松症的干预。除茶多酚这个“大咖”外,红茶中富含的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3)也会通过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抑制骨吸收。
如此看来,茶的提取物也许可以作为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