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中国通向东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前沿口岸城市,滇西南区域中心城市,以茶产品等生物资源、能源、冶金、林业为主导产业的具有浓郁普洱茶文化的中国茶城。
普洱茶品网
“茶是生命”
2008年4月6日晚9点,央视二套“倾国倾城”的节目现场,普洱和信阳两位市长在展示各自城市品牌中斗智斗勇。其间主持人问道,在市长眼中,“茶”意味着什么?
沉思片刻后,普洱市长沈培平在题板写下三句藏文:
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观众在豁然中为之惊叹。普洱茶产业原来已经如此深刻地融入一方水土。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经济转型进程中,政府主导者能够如此不凡而且深刻地倾听到这个城市最大众的生活心意。
2005年,澜沧县景迈山茶农见面时会彼此询问:“今年你家卖了几百块?”到2007年,这问候语已经变为“今年你家卖了几万块”
在沈培平看来,普洱茶产业最大的亮点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富民产业。
2007年4月7日,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上,思茅市正式更名为“普洱市”。
普洱市市委书记高旭升并不否认更名与茶产业发展有关,但他告诉本刊记者:“更名最大的意义在于对这个名字的情感回归。是先有了‘普洱’地名,才有现代意义上的普洱茶产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普洱专区搬到思茅小镇后,就将整个地区更名为‘思茅’。其实,‘普洱府’这个名称已经有270多年的历史,真正叫‘思茅’的时间只有50多年。”
而如果把时光的轴线放得更远,其实千百万年以来,普洱故地上一切的生生不息几乎都与茶叶有关。
1978年,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普洱市景谷县附近发现以宽叶木兰为主体的植物群化石,距今约3540万年。同时根据科学分析,至今存活的野生古茶树正是木兰科的后代。
1985年4月下旬,普洱市镇沅县九甲乡的村民上山采摘野茶时,发现面积绚万余亩的野生大茶树群落,后来经认定,树龄最久的约2700年。
那棵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茶树,高度超过20米,树干平滑呈灰白色,树冠蓬松若伞,从距离地面5米处开始分枝,叶呈椭圆形,周围浩浩荡荡簇拥着50余亩野生茶树林。
此前所有关于世界茶源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说法从此被改变。普洱市镇沅县千家寨的古茶树告诉全世界,茶起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云南的普洱。
远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普洱的茶叶栽培、加工、销售便初具规模。如今的普洱故地宁洱镇,古称“奉逸”、“步日”、“普日”、“普耳”,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正式改为“普洱”。也是从明代开始,普洱茶和普洱城真正开始共生共荣。
1729年,清朝雍正皇帝设置“普洱府”,辖地包括今天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及临沧的部分地区,这个最初的哈尼村寨开始一点点传奇般扩大。在茶叶交易的鼎盛时期,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普洱建立商会,商贸昼夜互市。以普洱为中心,茶中通过向外辐射的数条古道行销内地、藏区乃至东南亚和世界各国。
直到那一队队驮着大包茶叶的马帮发现,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茶叶自然发酵后,茶汤反而变得浓郁醇厚,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便从此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原普洱地区成立普洱专区。1951年元旦,26个民族代表在普洱专区红场千人大会上签名起誓:在党的领导下,一心一德,团结到底。
当地民众对“普洱”这个名字的深情厚意就是这样代代年年流传至今。
在被问起“改名后有什么遗憾”时,普洱市长沈培平坚定地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改得太晚了因为我们尊重历史,尊重社会意愿,尊重少数民族,所以更名只会让人们更加期待这个城市的发展与复兴。毕竟,它的历史是如此厚重。”
“挺起不屈的脊梁”
2007年6月3日,普洱市宁洱县附近发生6.4级强烈地震,40余万人受灾,18万灾民从危房中紧急转移至简易住房或帐篷中。
2007年6月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新平村察看灾情。在新平村小学由帐篷搭建的临时教室里,温家宝总理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为正在上课的孩子们写下“挺起不屈的脊梁”七个大字。
5日当晚,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听取云南省的汇报后,要求立刻开始救灾重建,并向民众承诺:
2008年春节前,全部灾民要搬进新居。2008年底,灾区恢复重建全面完成。
7月至9月。地震重建的最关键时期,恰逢普洱地区雨季,雨量多,地质灾害频繁,建材供应量大,施工力量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而且电力、燃油供应紧张。但普洱市委、市政府没有等待观望、强调客观,而是提前做好相应的计划和准备,坚持城市建设让农村建设、干部建房让群众建房,优先抓好民房恢复重建。
在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中,民房的恢复重建是重点工程。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体现民居特色的原则,强调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与产业发展结合、与城市规划修编结合、与防震安全和民居特色结合的“四个结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成为普洱城市设计中最重要的规划理念。
普洱市市长沈培平不止一次强调:“要把恢复重建作为一次发展的机遇。”
2007年底的普洱,全市人民展开了一场城乡一体化、提升式恢复重建的战斗:村庄重建结合实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把水、电、路、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步规划到位,逐步实施;民居设计体现民族特色,经济适用,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设计出20多个不同层次和风格的农村民居建筑样式供灾民选择。在高旭升书记看来,“部分群众的居住条件一下提升了30年,下一步发展农家乐等脱贫致富的产业也因此有了基础”。
在恢复重建中,资金是一个大问题。在中央、云南省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的基础上,普洱市通过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捆绑使用防震保安、易地搬迁、扶贫整村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一沼三改”、乡村公路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资金,将地震补助资金、社会捐赠资金、贷款资金、群众自筹资金、各级各部门的扶持资金、政府贴息资金等捆绑整合到一起投入恢复重建,重点加强恢复重建村庄的水、电、路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面提升恢复重建点基础设施的配套功能。
普洱市思茅区思茅镇三家村石龙河小组的龙跃平一家4口人,妻子在家做农活,他和儿子两人跑运输,女儿还在上学,日子还算过得去。地震以后,老房子严重受损,而按他们的收入,盖一间新房还是很吃力。恢复重建的各项补助和优惠政策出台后,龙跃平得到补助资金2万多元,还向信用社申请政府贴息贷款3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和亲戚朋友的支持,新楼房3个多月就顺利建成。
为圆满完成恢复重建任务普洱市建立层层责任制,把全市各级领导、各部门、广
大党员干部推向恢复重建的主战场,从市、县、乡、村抽调Y2000多名干部深入重建点驻村包点,指导和帮助灾区重建,工作队员与灾民同吃同住,努力在第一时间解决灾区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