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青龙桥南岸不远的小湾镇锦绣村香竹菁生长着一棵四人才能合围的栽培型古茶树。我们马不停蹄,沿着文笔塔边的乡村土路,在夕阳的映照下急速前进。一路上山峦起伏,层林叠嶂,原始森林茫茫苍苍。路边时有清泉潺潺流下。明显的感觉是,澜沧江南岸的水源比北岸充沛。夜里十点左右,我们赶到离香竹菁不远的水库边,找了一块草地扎营。
虽然已入夏,高原的夜里还有几分凉意。我们围在篝火边,听双主任讲凤庆的古茶树。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组成了茶树品种资源考察队,在凤山、大寺、郭大寨、德斯里等地进行考察,发现了一批有珍贵研究价值的古茶树。先后发现的古茶树,有琼英大茶树、安石李富帮大茶树、香竹菁大茶树、腰街打虎山大茶树等,其中安石李富帮大茶树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琼英大茶树被中科院指名重点保护文物。
江外的诗礼、永新、鲁史、新华等乡镇也发现大片野生茶树群落。丰富的茶类种质资源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和科学家前来考察。先后到过凤庆考察古茶树的,有北京农业展览馆王广志教授,湖南农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国李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张芳赐教授和蔡新教授。考察结果证实,古茶树面积在2万亩以上。
收拾完营地,我们直奔香竹菁大茶树。这棵瑞草生长在农民李文潮家园子地埂边,海拔2210米。
2003年2月18日,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蔡新教授亲自测量了茶树。树高10.2米,树幅11.1 X 11.3米,胸围5.67米。要四个人才能合围。这是一棵栽培型茶树,但品种尚难确定。茶叶高级工程师夏祥明仔细观察了茶叶样本。从性状来看,既不同于茶系中的茶和(C. sinensis)种,又不同于阿萨姆 (C. sinensis var.assamica) 种。相较之下,叶面光滑平展,手感较硬,叶脉细直,叶背无茸毛。一棵树一年可采摘200公斤干茶。
这类茶,本地人称为园埂茶,基本上种植在房前屋后的菜地边。我们三月份考察了普洱、版纳、澜沧的古茶园。这颗栽培型茶树,历史应该是最久远的,是人类最早种植、利用和驯化茶树的活化石。5.67米的胸围,是于今为止所发现的,包括野生、过渡和栽培型在内的最粗的茶树。虽然不是最高的茶树,就胸围来说,世界第一是没有问题的。
原凤庆茶厂厂长杨仕宏老人告诉我,园埂茶做红茶发酵特别难掌握。凤庆离北回归线远了点,在澜沧江流域分布的野生和栽培型古茶树中,园埂茶是一个异数。利用有如此久远历史的栽培型种质资源,发展空间是广阔的。
勐库茶叶在外风靡一时,刺激了凤庆的地方官吏。那时人们还不知道勐库后面邦马山住着茶祖茶宗,但已认识勐库茶的优点。1908年,琦知府委托甘自东负责推广茶叶,从勐库购进1.5吨茶籽在凤山种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在自然杂交变异过程中不断选优汰劣,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凤庆高地高香茶。
在香竹菁村,我们又遇到一位李姓老马帮。他双目失明,但耳朵还好使。他们四个人赶20匹马,最北走到下关,最南走到双江勐库。“那时过青龙桥,每次只能走两匹马。20匹马要过半个时辰。后来加固了,可以一起走。””桥门夜里12点关闭,赶晚了,只能睡在路边。
””桥上的铁链好大哟,一扣可以打一把锄头。”“马锅头领有一份文书,过桥查验。”山鬼冲到马锅头家,可惜马锅头不在。没找到过桥文件,却找来一把手工制作的老铜茶壶。雨季冲毁了路,70公斤的驮子只能扛过去,他的眼睛挣瞎了。 “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桥的影子一直在我心里。”
80多岁的钮嵩清老人去世了。回到县城,我请来所有的“老茶树”(云南茶界称老茶人为老茶树)座谈。他们是:原临沧地区茶叶局局长张文侯,原凤庆茶厂厂长杨仕宏,原副厂长李钧、黄方文 ,原书记罗洪泽,原勐海南糯山茶科站技术员汤仁良等。
他们的叙说,填补了一段又一段茶叶历史的空白,回顾了一段又一段即将消失的记忆。50年代初在佛海茶厂工作过的黄方文老人,向我详细讲述了1954年前佛海茶厂的状况。多次走过鲁史古道的李钧老人有记日记的习惯,对我们重走茶马古道感叹万千,慷慨地送我两本他自己整理的厚厚的资料。
我在途中摄到一张40年代“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的商标照片,将彻底推翻邓时海先生杜撰的印级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