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强调有形的动作,不必承担哲学重负

  2024-06-17 15:02          0

茶艺,强调有形的动作

  聊天时,不大喜欢被表述成“会茶艺”,每每这个时候总会补一句,“是茶,不是茶艺”,对方一头雾水,我也不便多说。后来想了想,茶艺或许是大部分人对茶最直观的印象,脑海里把茶和茶艺自然而然地划了等号;又或许是现在的茶艺师比比皆是,似懂非懂雾里开花。

 

  茶艺只是茶的一种存在形式。“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 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 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茶艺”一词由台湾人发明。1977 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一批茶的爱好者,倡仪弘扬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有人提出“茶 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 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 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敬重的,感觉高高在上的, 要人们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 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艺"就这么产生了。台湾茶人当初提出“茶艺”是作为“茶道”的同义词、代名词。

 

  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在1992年说:“我们认为'茶道'、'茶艺'都可以表示茶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 以因为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蔡先生的这段话最终还是肯 定了茶道、茶艺的差异之处。

 

  对于茶艺的界定,木姑娘赞成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陈文华先生的观点:“应该让茶艺的内涵明确起来,不再和茶道、制茶、售茶等概念混同在一起。 它不必去承担‘茶道’ 的哲学重负,更不必扩大到茶学的范围中,去负担种茶、制茶和售茶的重任,而是专心一意地将泡茶技艺发展为一门艺术。”事实上,木姑娘作为学茶多年的受益 者,深感中国的茶学教育和学科建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垂直高度至博士以上,纵向跨度栽培、育种、生态、化学、商贸、经管、审评、检验、制药以及文化历史等多维度,不仅有完善的体系和科学的概念,又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领域,远非单纯一个“茶艺”所能覆盖。

   茶艺与茶文化
 

  茶文化是茶学的一部分, 它与茶科技、茶经贸鼎足而三, 共同构成茶学,在茶文化中,饮茶文化是主体, 茶艺和茶道又是饮茶文化的主体。茶艺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小于茶文化。我们常在茶馆里看到的茶艺表演,着重表演形式,更是小于茶艺自身含义。

 

  茶艺与茶道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的重点在“艺” , 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 ,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茶道”一词,但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传到日本后,被发挥到了极致。“茶道”一词逐渐被使用起来。至十八世纪,“茶道”已成为人人皆知的词汇和事物,并衍生出“和、静、清、寂”的茶道精神。

 

   茶艺与茶俗
 

  茶俗,是指一些地区性的用茶风俗,诸如婚丧嫁娶中的用茶风俗、待客用茶风俗、饮茶习俗等,讲茶俗一般指的是饮茶习俗。如四川的“盖碗茶” ,江西修水的“菊花茶” 、婺源的“农家茶”、浙江杭嘉湖地区和江苏太湖流域的“薰豆茶”、云南白族的“ 三道茶” 、拉祜族的“烤茶” 等。茶艺着重在茶的品饮艺术,追求品饮情趣。茶俗的侧重在喝茶和食茶,目的是解决生理需要、物质需要。

 

  茶艺即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是饮茶生活艺术化。它具有一定的程式和技艺,但不同于茶学中的茶叶审评。茶艺是人文的,茶叶审评是科学 的;茶艺是艺术,茶叶审评是技术;艺术是主观的、生动的,技术却是客观的、刻板的。在茶艺中,所用茶为成品干茶, 因而种茶、采茶、制茶不在茶艺之中。明代张源《茶录》云:“茶兹于水, 水籍乎器, 汤成于火。”茶、水、器、火是构成茶艺的四项基本要素,如果加上茶艺的主体——人和茶艺活动的场所——境,则构成茶艺的六要素。茶艺是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 下所进行的习茶——选茶、备器、择水、取火、烹治、品饮艺术活动。

 

  茶艺,既是艺术性的饮茶,免不了常饮、常乐、常美,对此木姑娘时常心中有愧。一是喝茶多年,已渐渐忽略了艺术形态,有茶桌、茶具、茶叶、沸 水便可了事,对环境和美的追求慢慢淡去。二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虽早年具备茶艺师的资格,但学艺不精,疏于其美,且毁于懈怠,因而被称之为“会茶艺”而愧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