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 柴烧志

  2024-06-17 15:02          0

 

 

柴烧文化是陶人的根源,柴烧陶艺之美紧紧扣住每位陶人的心灵。老祖先在无意间在地上起火时,发现经火加热烧烤之后的土壤变的坚硬而有强度,于是开始以土制作陶器皿,并发展成掘地成窑,筑室建窑的烧陶构想。 

柴烧,是一种古老的陶瓷烧成方式与技术,柴窑曾被视为落伍、费时、费力的烧陶方式,烧窑温度掌控之难度相当高,有别于一般电窑、煤气窑的方便,所耗费之人、物力成本也相对提高。

 

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柴、窑之间环环相扣关系,得经由多次烧窑经验的累积,不断修正升温曲线、恒温时间及氧化还原效果。柴烧烧陶过程由小火温窑开始,对烧窑者而言是挑战的起跑点,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轮班投柴攻火,在长达数日甚至十几天的烧火过程中,需要时刻留意窑温的升降变化,投柴加火也需要极大的体力与耐力,烧窑作业的团队协调工作更是重要。

 

烧窑是一件令柴烧工作者兴奋的事,就如同原始民族群绕着熊熊大火的歌舞一般,是神秘又神圣的仪式,令人血脉奔腾,也因此烧窑人总是为此而莫名的欣喜亢奋,再加上对窑内作品的期待,时常是支持柴烧者精神与体力的动力;所以对于柴烧者而言,烧窑过程就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行动与生活艺术。

 

陶土的成分与配方是决定柴烧作品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柴烧过程中“土”与“火”的交融冶炼,薪柴经过高温煅烧的落灰,随着热气流飘散于窑室与作品间,木灰与陶坯中的氧化金属相互熔合,在摄氏1250度至1300度之间,留下自然的灰痕,附着于作品坯体呈现出缤纷色彩,其色泽之温润朴实且变化万千,内敛中含有奔放与神秘的特色,吸引着陶艺工作者的向往与投入。

 

由传统至创新的文化氛围中,柴烧落灰的结晶、火痕、窑变有着一股深沉凝敛的苍古之美。柴烧是一项难以用现代科学代替的古老工程,筑构柴窑像是创作一个生命泉源体,燃烧柴火像是一颗热情的心和温暖的呼吸,呼吸与呼吸之间,干柴烈火,灰飞烟灭时形成一种存在与包容的状态。柴烧的世界是一个值得优游探索的美丽神秘境界。

 

人类固然喜好精致优美的东西,然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一股回归自然的渴望。柴、火、燃烧、土这些东西本是大自然中最普遍,与我们最亲近的东西。柴烧陶所呈现的肌理、色泽就是大自然印象,柴烧是陶艺家追求的自然与对话形式中,最能呼唤心灵回归的方式之一,显然火痕、落灰、过程,所代表的走回大自然的情怀,是没有任何素材可以取代的。

 

陶艺是一种劳力密集的工作,柴烧更是考验着体力、耐力、技艺、观念的艺术,然而陶艺家为何仍然选择这个方式来创作,除了回应柴烧的魅力,重要是能抒发艺术家的内在热情与体验极致创作的乐趣。

 

柴烧之路变化莫测,也是一条长远、艰辛、孤独之路。把心境、思绪发挥与作品上,这是爱陶者的福气,虽是一条艰辛漫长路,却是柴烧者理想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