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拓展茶叶消费振兴乡村经济

  2024-06-17 15:02          0

2018年2月4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其中表现之一是: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茶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经过近年来的快速规模化扩张,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供求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为总体供求数量的不均衡,更体现为不同质量叶供求的不均衡。因此,我所理解的“供给质量提高”,不单单是茶叶整体品质的提升,更是结合茶叶消费特性,积极拓展茶叶消费,提供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的茶叶产品。

中国是世界上茶叶主产国,茶叶产量、茶园面积、茶叶出口等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消费国,国内茶叶消费者数量4.28亿,整体居民饮茶率38.6%,茶叶消费量和茶叶消费者数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虽然茶叶消费快速增长,但茶叶消费与产量之间的缺口也在逐年增加,2016年国内茶叶消费量达150-160万吨,与当年产量之间已有30-35万吨的积余。因此,应对茶产业供求的不平衡发展,中国茶产业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需要对中国茶叶消费做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新时期中国茶叶消费市场的拓展,可以从消费深度的角度来提升茶叶品质,增加现有饮茶者消费黏性;从消费广度的角度创新茶叶产品,挖掘未来的潜在茶叶蓝海市场;从消费范围的角度加速茶叶衍生品开发,开拓新的茶叶消费领域;从消费内涵的角度倡导文化消费,注重茶叶消费的多元化体验。

提升品质,增加茶叶消费黏性

中国国内的饮茶者,按照饮茶的习惯分为轻度饮茶者、中度饮茶者和重度饮茶者,也可以按照年龄划分为老中青饮茶者,不同类型饮茶者的饮茶行为影响因素完全不同,但其中最主要的依据依然是收入。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茶叶消费的整体结构正在由数量优先向品质优先转变,表现为对传统大宗茶的需求不断下降,而对优质品牌茶、稀缺茶的需求明显增加。这就需要对传统茶叶的品质进行再升级,这不是某一档次茶叶品质的提升,而是整体茶叶品质的提升,通过生态化和标准化的种植,清洁化、自动化和可追溯化的生产,实现中国茶叶品质的系统化提升,增加各类饮茶者的消费黏性。

创新产品,挖掘茶叶消费潜力

对于国内61.4%没有饮茶习惯的消费者,这一潜在蓝海市场的挖掘必须考虑到消费者的切实需求和价格接受力。如针对中老年消费者,可以考虑提供低咖啡因茶叶产品,以减少饮茶对消费者睡眠的影响;对年轻消费者,可以开发即时消费和便捷包装的茶叶产品,以降低其饮茶的不方便程度;对于学生消费者,由于其大多数消费受到宿舍同学的影响,可以考虑提供分享装的茶叶产品,充分利用校园这一天然的传播途径扩大茶叶消费群体。当然,潜在茶叶蓝海市场的挖掘,还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价格接受能力,要以大众茶为主,即借鉴中国传统茶叶的名优茶和大宗茶分类,坚持价格大宗化和质量名优化,以300-500元标准化优质的茶叶为主,加快这一蓝海市场开发。

加速衍生,开拓茶叶消费领域

目前国内的茶叶消费基本停留在原茶形态上,主要追求茶叶的稀缺和品质。茶叶所具有的天然、养生及健康的属性,较少被关注。

茶叶的消费,不应停留在原茶领域,而是应该加速衍生产品的开发,开拓茶叶消费新领域。围绕着茶叶的多属性特征,我们可以就保健功能衍生出茶叶保健品,如茶叶减肥冲剂、茶多酚含片等;围绕茶叶天然属性衍生出茶叶香波、茶叶沐浴露、茶叶枕头、茶叶香皂等;围绕茶叶的养生属性衍生出茶叶食品、茶叶蜜饯,依托各类茶叶深加工技术,加速茶叶消费领域向非传统冲泡领域的延伸。

多元融合,丰富茶叶消费体验

茶叶消费,不是办公室和家庭的自斟自饮,我们应该走出茶叶消费就是泡茶喝茶的传统狭隘理念,在三产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茶叶+与文化和旅游的紧密结合,赋予茶叶消费更多的内涵。

如可以考虑推广茶叶观光工厂参观,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生产加工的认知;也可以结合不同茶区的开采举办形式多样的开采节,提升消费者采茶、做茶全流程参与体验感;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加大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如武夷山的茶文化旅游、西湖的茶文化旅游、安溪的茶庄园旅游等;也可以结合其他文艺活动,加快推动全国茶馆、茶楼和茶庄等场所的茶叶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