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是哪个窑,载入联合国非遗名录的十年唯一

  2024-06-17 15:02          0

。北方四大窑系除了定窑没有烧青瓷的记载,另三窑都有烧青瓷。南方四大窑系除了建窑没有烧青瓷的记载,其它三窑都有烧青瓷。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其中的钧窑瓷器是北宋时期出现的一种最特殊的青瓷,有诗云:“雨过天晴润如玉,花留水彩凝成珠。

宋代烧青瓷的窑口有哪些?

宋代时期的制瓷业,不论是生产规模、技术还是产品,都达到了瓷器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全国各地官窑林立、民窑四起,群芳争艳、瓷艺荟萃,名窑迭出、窑系形成。经过激烈的竞争、淘汰、发展,逐渐形成了工艺精湛,技艺超群的“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还形成了八大窑系:北方地区的有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钧窑系;南方地区的有龙泉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越窑系、建阳黑釉瓷窑四系。

减掉越窑系、建窑系,就是部分人认为的六大窑系。宋代谱写了一个辉煌的瓷器时代,而最能代表宋瓷细腻婉约自然审美时尚的,莫过于青瓷。由此,青釉工艺在宋代达到巅峰,出现了陶瓷史上的名贵釉色:汝窑莹润的天青釉,龙泉窑含蓄的粉青釉、碧翠欲滴的梅子青釉。五大名窑中的 “汝、钧、官、哥” 四窑都有烧青釉,尤以汝窑为魁。

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论》里这样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汝窑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复合的天青色是汝窑的特征,宋徽宗曾赞叹 “好一个天青色”,它里面包含了深浅明暗等各种变化,才会如此明丽优雅。器表呈 “梨皮、蟹爪、芝麻花” 之特点,被世人称为 “似玉、非玉、而胜玉”。

但是,现代有部分人认为:汝窑不等同于汝瓷,汝窑的烧制温度低于一千二百八十度,只能称之为高温陶或者炻器。北方四大窑系除了定窑没有烧青瓷的记载,另三窑都有烧青瓷。其中的钧窑瓷器是北宋时期出现的一种最特殊的青瓷,有诗云:“雨过天晴润如玉,花留水彩凝成珠。” 更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之誉。

南方四大窑系除了建窑没有烧青瓷的记载,其它三窑都有烧青瓷。浙江的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北宋龙泉窑发明了一种淡青色的釉,玻璃质感比较强。颜色和质感初出茅庐就甩开同时期的越窑好几条街,经典诞生了,龙泉窑在北宋时期,完成了从零到一的飞跃。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

龙泉的青瓷分哥窑,第窑有什么区别?

是的。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两者最主要区别是胎泥,釉水的话可以相同,但是出来的颜色因为胎泥颜色衬托,颜色给人感觉完全不同,弟窑的细腻,嫩色,哥窑的颜色深暗,沉稳。弟窑也叫龙泉窑,弟窑的胎泥用的是龙泉白的胎泥,而哥窑的胎泥一般含紫金土成分比较高。纯粹用紫金土或者含紫金土比例特别高的胎泥做出来的哥窑龙泉人一般也叫铁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胎的颜色像铁块生锈了深色铁锈色。

(铁胎的青瓷也可以称为官窑了,但是这个考古界讲究论据,所以还存在争议,所谓官哥不分,也就是这意思)。一般龙泉弟窑的胎泥是用龙泉的白瓷土,因为本地泥土含铁量高,弟窑露胎部分会随着时间推移,空气湿度变化,周边会逐渐泛红,俗称火石红。图片举例:依次为弟窑,哥窑,哥窑铁胎。另外补充一下,弟窑未必不开片,例子是朱砂胎的弟窑。

(朱砂胎就是在白胎泥里添加部分紫金土,但是成分含量又没到哥窑的程度)可能出窑时没多少裂纹或无裂纹,但随时间推移,裂纹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像哥窑。哥窑也未必就开片,像我图片这个铁胎哥,就不开片。哥窑现在专家认为传统书籍记载的哥窑就是在龙泉。但故宫有部分哥窑又不同龙泉的哥窑,俗称传世哥窑,图二就是所谓的传世哥窑(仿)。

入选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为何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

个人觉得原因有:1.宋代的五大名窑,到现在为止,由于历史的原因(尤其是宋朝的动荡,被迫南迁致使出现短期有些甚至长期/永远断烧),直到现在,大部分都还不能完整的就制作工艺,釉水配方等进行准确的还原,所以,在陶瓷界,文物界,大多数也只能被动地沉浸在为数不多的五大名窑古董中(当然不排除经过工匠们不懈的努力,有些品种已经非常接近宋朝的水准),如此状况,似乎去申请的话,一来难以证实,二来自己中气不足;2.相反龙泉窑,出现于五代时期,到了南宋为巅峰(这无疑也跟南宋迁都于临安有关),龙泉窑一开始就是烧制碗碟盆壶等实用器为主,这些实用器不论在太平盛世还是战乱时期都是有需求的,所以不会断烧,其制作工艺,配方等就容易传承,到了元代,龙泉窑还扩大了窑口规模,直到今天,龙泉窑的烧制得以保留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