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市场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市场。2016年,中国茶园面积287万公顷、产量240多万吨,种植规模世界第一,消费量超过200万吨。现在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已达60多个,茶叶产量近600万吨,贸易量超过200万吨,饮茶人口超过20亿。
中国是茶的故乡。重振中国茶之雄风,让世界深爱中国茶,这是中国茶业发展的世纪梦想。笔者以自己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提出一些观点,希望全国茶人深思,共同行动去创造中国茶发展的新时代。
200多年前,我国茶叶产量、出口量居世界第一。100多年以前,我国茶叶称霸世界,1896年前,中国茶叶出口量占世界茶叶市场的90%。茶叶,被国人誉为“国饮”。
目前,全球有60多个产茶国,160多个国家消费茶叶,一半人饮茶,饮茶之风盛行世界。我国茶区分布广泛,种类之多、饮茶之盛、茶艺之精,堪称世界之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及茶事活动已被世界人民作为保健康乐、社会联谊、净化心灵、传播文化的载体与纽带。
100多年前,中国茶叶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100年后的今天,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量第三,创汇第四。出口茶叶均价为斯里兰卡的4成、印度的6成、肯尼亚的8成。1900年,印度茶叶出口量8.7万吨,首次超过了中国的8.37万吨,此后,印度占据茶叶出口第一大国达90年。是年,全世界茶叶出口量27.48万吨。1907年,日本绿茶在美国市场首次超过中国,此后,日本茶叶在美市场不断扩大。1913年,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茶叶出口8.68万吨,首次超过中国的8.27万吨,跃居世界第二,此后,中国一直落后于斯里兰卡。中国和斯里兰卡对比,26年前,1990年中国出口量20.4万吨,创汇4.2亿美元;斯里兰卡出口量20.3万吨,创汇3.7亿美元,两国出口量、出口值相当。正因如此,才有了“中国七万茶企不如一个立顿”的感叹。
神农尝百草遇毒得茶而解之,从而发现茶叶。从茶叶解毒到茶产业的繁荣,从喝茶解渴到品茶养生,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国形成了独特的茶叶发展历史。茶叶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品,品茶又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正是人们茶事生活化的真实写照。
茶是健康养生佳品,健康之液,灵魂之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含有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
在日常生活中,茶是礼尚往来的友好使者,是友谊、信任及美好情谊的代表。在国际交流、民间交往与节庆活动中,茶礼、茶饮及茶艺都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形式与内容。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是人们超越自我、不断向外求索的一种精神力量,推动各民族、各地区的友好交往。2000多年前,亚欧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也是茶之精神的历史印证。
全世界有20多亿人钟情于饮茶,全球大约有6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在全球茶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世界产茶区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茶叶制造技术与茶文化传播的历史。
多年来,我国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长江上中游特色绿茶、西南红茶和特种茶等4大优势区域,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红、青、黑、白、黄6大茶类的国家。中国茶业为世界各地茶区域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茶文化生活化与艺术化的统一,茶馆,茶装饰,茶具,茶与旅游、乡村的融合展示着“中国茶”的新风,影响着全球茶业的创新与发展.
阿联酋人口1039万。是个卖茶的好地方。阿联酋年进口量逐年约有增长,税率为4%,主要是红茶,袋装茶以硬纸盒包装的印度品牌为主。大多数人认为中国茶品种多、品质优、历史久,是茶中精品,在阿联酋有市场潜力。进口茶叶的80%用于转口到伊朗、巴基斯坦、独联体。年进口茶叶4万多吨(印度19800吨,占35.4%,斯里兰卡14400吨,中国只占6.6%),8100万美元;转口21600吨,4300万美元;国内消费19100吨,3800万美元。在阿联酋,全国有3000家咖啡厅,是最大的茶叶消费地之一,咖啡厅增加是茶叶消费增加的主要原因。
伊拉克人口3600万。全民都喝茶,茶叶非常普及,不喝绿茶,喜喝红茶;不喝泡的茶,只喝煮的茶,主要是因为煮的茶比冲泡的味道浓、口味重。政府、企业有专门负责煮茶的工人,公共场所、饭店、餐厅有茶供应。随着社会稳定与经济复苏,茶叶需求将加快增长,中低档绿茶进口数量增长。
科威特人口353万。全境被沙漠覆盖,气候炎热,最高温度52℃。科威特人喜欢“浓、强、鲜”的红茶,冲泡或煮红茶掺牛奶、糖,很少喝绿茶。一个普通人,从早到晚,饮三五次。科威特人对茶叶要求质地优良、包装精美,标有阿拉伯文、有条形码、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等。以前,该国对绿茶还比较陌生,随着交往的广泛,人们对低档绿茶也开始有兴趣。
土耳其人口7722万。土耳其人爱喝茶,喜爱喝红茶。煮茶是饮茶的主要方式,用一大一小两个壶,大壶烧水,小壶泡茶后再煮片刻,分到各人杯中再加糖,搅拌数下即可饮用。土耳其的茶馆,是都市与农村的社交场所,有传播中心的功能。土耳其人不可一日无茶,一早起床,甚至还没刷牙、洗脸,就先喝一壶茶,揭开一天生活的序幕,并且喜欢当客人的面夸耀自己煮茶的功夫。茶汤色泽透明、香味扑鼻、口味醇厚为上;茶汤呈暗黑色、香味不纯则不好。煮茶用铜壶,燃料是木炭。全国到处有茶馆,点心店也兼营茶叶。茶馆的服务员,手托托盘,上放一杯茶,给挨门挨户的店铺送茶。在茶馆对面或附近工作的人,吹下口哨、吆喝一下、打个手势,服务员就会把茶送到。车站和码头,也有红茶供应。在学校、机关、企业,都有专人煮茶、卖送茶。
巴基斯坦人口1.92亿中国十大顶级茶具。由于是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天气干燥炎热,人们多食牛羊肉和乳品,普遍爱饮茶,有“以茶代酒、以茶消腻、以茶提神、以茶为乐、客来敬茶”的饮茶习俗。当地人主要喝红茶,一般用煮法饮茶,用过滤器滤去茶渣,将茶汤倒入杯中加牛奶、糖,但不加薄荷。每家都有一套完整的茶具,饮茶时也配点心。1972年,该国进口茶叶4万吨;1982年,进口7.25万吨;1984年茶叶输入量10万吨,其中绿茶三五千吨,居世界第3、4位;1993年,该国进口茶叶12.4万吨;2000年之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不足万人的小镇,有茶馆20多家,街头、作坊到处都有饮茶的人。进口业务主要由外商立普顿、勃洛克邦、民族商依思巴哈尼等三四家大茶商所垄断,少数则由聚居于卡拉奇、求迪巴扎的三四十家中小茶商经营。茶叶销售方式主要采取进口的茶叶经拼配包装后,转售给500多家茶叶批发商,然后再卖给众多的零售商而见于市场。立顿公司占60%的市场,包装茶叶遍布大街小巷。本土最大的进口商是TAPAL公司,总部在卡拉奇,员工500人,有两座大型茶叶加工拼配包装厂,年进口2—3万吨红、绿、花茶。生产袋装茶叶品种有:ChenakKfnyaDust,200克装,纸盒,44卢比/盒;FamilyMixture,200克装,51卢比(碎一末);DanedarBlackTea,200克袋装,53卢比(碎三);MezbanPremierDust,硬纸盒,61卢比;ManedarLeafTea,200克,盒装,59卢比;JaminegreenTea,条盒袋泡茶,每盒25袋,每袋2克,40卢比;塑料瓶装茶,100克,60卢比;纸盒装绿茶,每盒10小袋,每小袋50克。所有外包装均印有乌尔都文和英文,将茶园、工厂、冒着热气的茶杯、披着头巾的阿拉伯少女与醒目的“TAPAL”文字商标印在一起,极富浓厚的民族色彩,有强烈的吸引力。
街头茶叶店,用20cm×30cm的塑料箱,放红茶和绿茶。有印度尼西亚、卢旺达、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的仅稍筛分尚含筋毛的红碎茶,140卢比/公斤;混合粉末茶,170卢比/公斤;肯尼亚同样外形的粉末茶标价250卢比/公斤,比前者高出50%;绿茶价格为150—200卢比/公斤。有茶商对花茶、绿茶和低档红碎茶感兴趣。往年,卡拉奇的小茶商每年从中国的重庆、安徽和江西进口CTC红茶,每次量20—30吨,到岸价为400—500元/吨,比肯尼亚的红茶1700元/吨低得多,中国红茶主要作了配料。现在,由于中国的CTC效益低下,供应链断裂。
印度人口13亿。印度年产茶叶84万吨,内销55万吨。印度人以红茶为主,奶茶中放羊奶,茶奶比是1:1。还有人喝“调味茶”,在上面的茶中加一些生姜片、茴香、丁香、肉桂、槟榔和豆蔻,客人来时常配有水果和茶点。印度茶叶种植最早市场化,有一定的规模,其中规模在120亩的茶园占88%,规模在6000亩以上的占2.5%。2005年茶叶产量89万吨,产值30亿美元茶具套装的用途,其中75%来自种植,25%来自茶叶加工。全国从事茶业和辅助就业人口260万,茶叶出口创汇3.92亿美元。红茶及其加工技术方面与中国相比,较为先进。
新加坡人口548万。1987年,该国出现了第一家茶艺馆,到如今有了35家大小茶馆,在“唐人城”的牛车水等就有18家。
马来西亚人口3116多万。该国终年高温多雨,四季如夏。主喝“拉茶”,传自印度,与奶茶相似。茶艺盛行,吉隆坡有几十家茶艺馆。该国现有茶园面积3000公顷,产量6500吨,红茶占80%,年出口量800—1000吨,从中国进口一些绿茶。全国只有一个旅游茶园,面积200亩,在海拔1524米的高山。只销绿毛茶,价格120元人民币/公斤。华人以福建人为主,华人茶馆很多,一般都卖茶叶、茶书、茶具、茶点和饭,饮茶习惯和福建相似。吉隆坡档次高且有影响的茶馆首推紫藤茶园,经营方式主要是会员制,有几千个会员,在其他州已发展了很多家分店。这里注重中国茶文化、中国茶、中国画,装饰与茶有关,饭菜也与茶有关。饭用茶水煮,菜里放茶叶,价格不菲,但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华人爱喝茶,爱坐茶馆,坐在四面透风的大棚中,一壶六堡茶可坐几个小时。喝茶不仅为解渴,主要为谈生意,几杯茶下肚,生意就谈成了。中档茶馆供应的是“楚留香”,是中档乌龙茶,70—80马币/350克。该国马来族人占三分之一,以喝咖啡为主。马来印度人爱喝加了牛奶、姜汁、香草、和糖的红茶,称“拉茶”。茶叶进口来自中国、我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茶类有乌龙茶、六堡茶、红碎茶、黑色、普洱、功夫红茶和少量绿茶如黄山毛峰等,年进口总额1000多万美元。茶叶经销商多,有老字号的,也有新茶商,主要是华人。
日本人口1.26亿。前20年中国乌龙茶曾经风靡日本,但现在日本流行绿茶,预计10年后日本将流行红茶。日本绿茶消费量10.8万吨、乌龙茶2.8万吨、红茶1.5万吨;日本茶饮料消费为475万吨,销售额为800亿—850亿元人民币,但茶叶直接用于冲泡的数量有下降趋势。1970年,日本人均消费绿茶527克,1998年下降为388克家用茶具和茶台图片,30年中,减少了25%。中国绿茶饮料也走俏日本,与去年同比增长了27%。2002年开始,日本茶农开始要求政府阻止中国茶叶进口。因进口中国茶叶导致当地茶叶比以前便宜40%以上,日茶价格跌到了400日元/公斤,茶农们为此叫苦连天。
韩国人口5046万。该国主销茶类是绿茶,乌龙茶少量,普洱有增长趋势,红茶仅5%,Lipton、Ahamed、Fortnum、Masont、Twings是主要品牌。袋泡茶占70%—75%,点茶、抹茶、叶茶并存。随着茶艺馆的兴起,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也逐渐流行开来,每年茶叶消费1500—2000吨。绿茶饮料在40岁以上人群中非常普及,而年轻人则更偏爱碳酸饮料。65%的茶叶通过批发商茶具套装的用途,16.4%在超市,6.3%在百货商店销售。韩国年产茶1500吨。市场上的茶价高,相当于中国的一级上档炒青绿茶的小包装价格,为人民币2000—2500元/公斤。进口税绿茶为500%,红茶为200%。茶叶加工以一家一户的小茶厂为主,设备只有杀青锅2—3只,30型揉捻机1—2台,炒茶锅1—2只,焙茶复炒锅1—2只,全程均为手工操作。大多数小茶厂年产茶不过5吨,以炒青绿茶为主,口味要求带栗香或足火香。韩国茶人联合会有会员50万人,由生产者、教育、茶艺、佛教界人士组成。懂得茶叶生产且能在第一线指导的技术人员十分缺少。韩国无茶校,大学里设有茶叶专业研究生班,但只学茶的历史文化和泡茶艺术。国内没有专业的茶叶机械厂,成套茶机全靠进口。
伊朗人口7892万。伊朗人主要消费红茶,年均消费量为36000吨(进口量为15310吨),但10年来仅增长6.4%。从来没有人像伊朗一样,将茶喝成了生命里一道美丽风景,大大小小的茶室遍布全国,茶客啜茶、抽水烟、闲聊、交朋友、谈生意。许多人一天至少喝十五六杯茶,因为伊朗禁酒,他们便以茶代酒,提神、健身、醒胃、清肠,全靠茶。伊朗本国有少量茶叶生产,其技术与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缅甸人口5512万。缅甸人很喜欢喝茶,很多人早午晚餐都在茶座、茶餐厅解决,一天喝上三五次茶是等闲事,以锡兰茶加奶为主,由小玻璃杯或瓷杯由瓷盘盛着。茶叶经销商主要是华侨。
乌兹别克斯坦人口3091万。该国是世界上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之一。年进口量为2.5万—3万吨,中国占60%,伊朗占25%,斯里兰卡占4%。进口的20%是包装茶,其份额斯里兰卡占30%,印度占20%,而从中国进口100%为散茶。当地人以消费绿茶为主,占70%—75%,红茶主要在首都塔什干市饮用。国内散装茶占93%,袋泡茶占7%。70%—75%的散茶为大叶茶,25%—30%为颗粒茶。茶叶品牌有200多种,大部分为进口和合资的,如Ahmad、Impra、Beta、Lipton、Beton、中国的塔什干绿茶、Jaftea、Brookbond。零售商店和自由市场有散茶,品种杂,外观和品质都不高。在乌兹别克斯坦,茶叶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自2002年2月起,取消了10%的进口关税,竞争加剧。从事进出口的企业有30家,分3类:一类是大的茶叶加工企业3—4家,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品牌的广告宣传、保护商标和防止假冒;二类是小型加工和分装企业,不同进口商只从大进口商批发;三类是直接进口和销售包装茶的企业。由于购买力不强,质量不高、价格便宜的中国茶、伊朗茶、越南茶、印度尼西亚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泰国人口6831万。泰国人正在改变他们的口味,由过去的碳酸饮料爱好者转为健康饮料消费者,如果汁、牛奶和绿茶。根据2012年上半年的销售统计,碳酸饮料负增长,牛奶增长2%,果汁、绿茶和功能性饮料增长在两位数。特别是方便性袋装绿茶,市场有望扩大4倍,从去年的119万美元增长到476万美元,饮料销售将达2142万美元。占统治地位的是泰普克食品公司,该公司认为茶饮料市场潜力巨大,已经投入生产,将其在绿茶市场的份额提升到50%。
美国人口3.2亿。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茶业产值达30亿美元,至2003年快速增长至51亿美元,到2010年后,美国的茶产业达到100亿美元。美国的茶叶市场,18世纪以武夷茶为主,19世纪以绿茶为主,20世纪后红茶为主,袋泡茶占55%。消费者喜喝加柠檬的冰红茶,因为这是一个嗜“冷”的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认为饮冰茶省时方便,热量低,不含酒精,咖啡因的含量比咖啡少,有益身心健康,消除疲劳,保持体形健美。
美国是第二大茶叶消费国。进口绿茶中日本绿茶占61.4%,中国绿茶占33%(其中中国占9.4%),乌龙茶主要从中国进口(其中中国占71.8%)。市场主要有四大茶类,袋泡茶、速溶茶、加香料茶和冰茶。2002—2004年,进口红茶下降1.4%,绿茶上涨103.5%,总进口量增长4.8%。通过零售商店(不包括旅馆、饭店、常年客户)售出的茶叶总量达72575吨,其中袋泡茶41876吨,散茶2685吨,速溶茶14878吨,速溶混合茶13136吨。
美国茶叶市场的垄断性强,Lipton、Tetley、Salada、BrookeBond、Standard 5家公司占了80%的拼配包装茶市场。宜做袋泡茶的BOPF和Fannings在美国最受欢迎。该市场的销售渠道是:进口商—拼配包装商—批发商—零售商或超级市场。过去10年,通过超级市场销售的传统中国红茶包销量增加了一倍。1995年开始,美国市场上茶叶不再是廉价饮料,年进口茶叶8万吨,销售金额40亿美元。由于美国人迷恋中国绿茶和龙井茶的抗氧化功效,这两种茶在美国市场大受欢迎;特种茶市场前景看好,如绿茶、白茶、风味茶和加强型功能茶;由于茶有利于健康,许多中年人转而喝茶,获得有机茶认证的茶前景更好。各类特种茶如添加香料和干果的品种,年销售额也倍增到5亿美元。市场干茶叶(包括散叶和袋泡茶等“传统茶叶”)、茶饮料、餐饮业消费和特色茶4大项销售额在20世纪末增至43亿美元。
据美国茶叶协会统计,美国品茶之风方兴未艾,虽然大多数人对于各类名优特新品种并不了解。美国茶商为了促销,花样翻新。如加利福尼亚洲的“茶叶共和国”茶叶公司,推出“一周每天一种茶”,采用优质的绿茶加工成7种不同香味的茶,用不同的铁罐包装(每个50杯),可使消费者喝上新口味的茶。星期一,猕猴桃、梨茶;星期二,菠萝、姜茶;星期三,蜂蜜、人参茶;星期四,野草莓、李子茶;星期五,橙香茶;星期六,苹果花茶;星期日,普通绿茶。美国茶叶消费的支撑点有四个:一是美国人不太懂茶,大多喝马虎茶,要求方便、卫生、营养、保健;二是茶饮料成倍增长;三是靠广告宣传;四是依四种生活水平(饥饿、温饱、小康、富裕)选择茶叶。
加拿大人口3500多万。年进口茶叶2万多吨,主要是红茶,中国茶仅占5%。消费习惯、贸易方式、进口做法和美国基本一样。进口商主要是Goodfellow和Scandratt。温哥华有两家中等拼配包装商,一是Nabob,由英国人经营;另一家是Murchies,该茶商三代做茶叶生意,最早做的是中国茶。目前,华人已经初步成为加拿大茶叶进口的主体,茶叶品种多样化,绿茶、保健茶、普洱茶等进口量大幅增长。
阿根廷人口4145万。主要是红茶,少量绿茶。盛行的“马黛茶”是非茶之茶,年产30万吨,是南美洲居民不可缺少的饮料。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居民多为欧洲移民的后裔,和英国人一样,喜爱红茶加糖、牛奶、柠檬,有早茶、11点钟茶、下午茶之分,茶座遍布各个角落。
澳大利亚人口2327万。二战前,茶叶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二战后,有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地茶叶。1982—1983年,澳大利亚茶叶平均进口价格为2.1美元/公斤,中国茶为1.6美元/公斤。65%的零售茶是小包装,袋泡茶占35%,并以5%递增,主要消费红茶。近些年来,澳大利亚茶叶市场有所增长,主要是华人人口的快速增长,茶叶协会的成立及推广,促进了市民对茶的认知。
俄罗斯人口1.43亿,95%的居民有饮茶的习惯。进口茶总量在18万—20万吨,人均1.3公斤。中国茶占4%、印度约占60%、斯里兰卡占33.3%、印度尼西亚占5.4%、越南占2.4%。200多个茶品牌中,中国有20个。茶叶加工量和包装茶消费量近5年来消费稳定,始终保持在14吨之间。
俄罗斯绝大多数人爱喝红茶,1/3的人偶尔喝水果茶、绿茶、乌龙茶和花茶;69%的人喝茶爱加糖,9%的人爱加柠檬,4%的人爱加奶或鲜奶油,4%的人爱加炼乳、薄荷或白兰地;86%的人按照老传统用茶壶煮茶,然后用茶引子兑开水饮用。老一辈俄罗斯人都说中国茶好,特别是中国绿茶、花茶等特种茶受欢迎,价格可观。以小包装出售的中国茶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50克、100克、250克、500克包装的中国茶,关税3公斤以下为20%,3公斤以上为5%,增值税20%。100克、250克、500克的包装比较受欢迎。袋泡茶25—50小袋一盒,每袋2克,办公消费较多,消费量每年增长5000吨。俄式茶炊“沙玛瓦特”可使水温控制恰到好处,利于茶饮消费。
俄罗斯各民族饮茶习惯各不相同。据“五月”公司的调查显示,2006年,红茶在俄茶叶市场的份额减少了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绿茶的销售呈明显增长趋势,已经达到8%的市场份额。据了解,虽然目前俄罗斯从中国进口茶叶的数量只占俄进口总量的9%,但增长势头迅猛。
蒙古式饮法流行于俄西南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东到与蒙古接壤区域。其饮法与中国藏族类似。先将紧压绿茶碾碎,每公斤冷水中加1—3大匙茶叶,加热至水滚,再加入1/4升牛奶、羊奶、骆驼奶,动物油一汤匙,油炒面粉50—100克,最后加入半杯谷物(大米或优质小麦),根据口味加适量的盐,共煮15分钟即可。
卡尔梅族饮法是每公斤水配散茶50克,分两次倒入动物奶共同煮烧,搅拌均匀,煮好滤去茶渣,即可饮用。
20世纪末,主导俄茶叶市场的有500—800家公司。茶品牌包括英国公司Lipton茶和Ahmad茶、斯里兰卡公司的Dilmah茶和Hyleys茶等。国内最大的五家茶叶公司是MayCo.、Dilmah、Nikitin、Orimi-Trade、Grand,市场份额分别为20%、11%、8%、5%—6%、3%—4%。五月公司在莫斯科有5万吨的包装茶加工厂。纸盒包装的中档茶叶占市场的70%以上。
俄罗斯茶叶联合会(TRA)于1996年成立,在发展俄罗斯茶叶市场和振兴国茶方面作用重要。俄罗斯茶业市场各主要品牌高中低档次齐备,以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档茶叶市场为主,价位一般不高,袋泡茶每盒零售价人民币4—8元,大叶红茶及绿茶6—10元。红茶占销售量的一半,袋泡红茶、绿茶、花茶、粒茶等消费大体上相当。目前,俄罗斯的中式茶馆发展快,中国茶产品多样化也影响着俄罗斯茶叶市场。如中国的飞燕减肥茶150克80卢布(2.8美元),安溪茶厂的乌龙茶125克30卢布(1.05美元),中国绿茶纸盒100克10卢布(0.35美元)家用茶具和茶台图片、250克23卢布(0.8美元),袋装茶100克13卢布(0.45美元)。Lipton和五月的袋茶、盒茶每家都有。
英国人口6451万。茶,堪称风靡英国的举国之饮。英国茶叶消费稳定,1985年,80%的英国人日均饮茶3.56杯,年人均消费3公斤,占饮料总消费量的一半。20世纪末三年平均年消费量为145000吨,占饮料市场38.7%的份额。茶叶是饮料市场的第一选择,66%的人平均每天饮茶2.83杯,93%的消费者每天饮茶。饮料消费最显著的变化是软饮料的巨大增长。2001年,英国传统茶叶市场萎缩,主要茶叶品牌销售下降了6%,绿茶、有机茶达4%和3%,而花草茶、果味茶上升了13%。许多英国人甚至连洗澡也不忘冲上一杯茶躺在浴缸里享用。
英国有波鲁克邦、里昂、太湖和合作社四大茶商,还有团宁和Lipton两家大公司,而中国茶叶经销企业和经销商很多,但绝大多数销售额、出口额都很少。目前,英国对中国绿茶及乌龙茶需求有增长之势。
波兰人口3900万。波兰糕点铺和茶馆是日常生活中朋友们聚会最喜欢去的地方,艺术家习惯在此培养灵感,高谈阔论,戏剧、文学、绘画的新观点,很多都是在此沉思或撞击出来的。用大茶壶煮茶,配上糕点品饮,是人生至高的享受。
波兰茶叶的进口量在1991年的下跌后,又上升到正常水平。1997年,经营茶叶的公司有40多家,荷兰的VanRees占进口量的40%—50%。波兰的茶叶进口量,印度占35%、孟加拉占30%、中国占9%、印度尼西亚占8%、斯里兰卡占7%。2002年,波兰茶叶消费达3.5万吨,紧随俄罗斯和英联邦之后,是欧洲三大茶叶消费国之一,人均950克。Posti、Consumer、Oskar、Astra、Zaspol、Herbapol是主要地方品牌,市场主导者是立顿,由当地的联合利华和华沙来包装生产。而Dilmah、Pickwick、Teekanne是其他进口到波兰的品牌。主要的CTC茶占总进口量的60%,袋泡茶占60%,预计将继续增长。Lipton茶的量占11%,产值占21%。中草药茶和果茶变得越来越流行,占消费量的15%。
法国人口6600万。茶叶进口主要为红茶、绿茶、花茶。袋装茶主要通过超市销售,散装高档茶叶只在茶叶专卖店经销。法国人开始接触茶时,把茶当“万灵丹”和“长生妙药”看,认为中国人长寿与健康归功于茶,是能与圣酒仙药相媲美的仙草,激发了人们对“可爱的中国茶”的向往和追求。
法国人饮红茶的最多,饮法与英国类似,取一撮或一小包,冲入沸水后,配以糖或牛奶。饮绿茶的人也不少。品质好的中国绿茶是旅法非洲和阿拉伯人的最爱,常作高档礼品。花茶的消费者以旅法的中国人及中国餐馆为主。餐前餐后喝杯带花香的茶,除去油腻,齿颊留香,神清气爽,前景颇为看好。沱茶因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受到法国一些注重养生人士的青睐,每年进口量有几十吨。
荷兰人口1685万,饮茶人口占80%。荷兰商船最初将茶叶传到欧洲。饮茶大众化后,荷兰茶室、茶座增多,家庭也兴起早茶、午茶、晚茶之风。本地人爱饮加糖、牛奶或柠檬的红茶;阿拉伯人喝薄荷绿茶;数千家中国餐馆则喜爱饮茶。近年来,咖啡饮用量尽管仍大于茶叶,但前者用量下降,茶叶用量上升。2000年,荷兰人均饮用咖啡和茶叶分别为3.4杯和2.1杯;2001年,分别为3.3杯和2.3杯,至今变化不大。
德国人口8110万。在德国人心目中,中国绿茶具有降低动脉硬化风险等作用,绿茶消费已进入主流家庭。当地茶商进口我国散装绿茶,加工成袋泡绿茶。德国人的消费观念是,只要产品质量好,适合消费需求,价格高也愿意买。20世纪末,德国茶叶销售额为8亿马克(4亿欧元),其中4.5亿来自零售,绿茶占18%,特种茶占10%,其中EarlGrey占45%,香草风味占12%。圣诞茶、柳橙与焦糖风味茶也受欢迎;散茶与包装茶分别占70%和30%。1999年,中国茶出口德国9383.5吨。德国总进口量4万吨,转口1.4万吨,消费量为2万吨,其中1.27万吨在零售市场卖给家庭消费。特殊茶店消费量2800吨,食品服务业、邮购业的量为900吨。2010年后,德国花草茶及中草药饮品茶销售逐年增长。
乌克兰人口4555万。东南部居民饮茶的多,西部居民喝咖啡的多,但西部居民近几年来也有部分转变为喝茶了。销售旺季是9月—次年5月。茶叶市场年增幅约为5%—10%。茶叶原料100%进口,分装产品本国和外国各半。主要以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茶叶为主,1996年进口各国的份额为:斯里兰卡56%、印度20%、中国6.5%。进口商和分包商约10家,其他进口商50家,批发中间商约500家。销售结构,散装茶占80%—85%、袋泡茶15%—20%。2002年,包装茶关税提高到150%,袋泡茶提高到400%,进口量24000吨。价格上,低价茶叶零售价不到2格里夫/100克,中档2—4.5格里夫/100克,高价茶超过4.5格里夫/100克。2000年,市场低价茶占50%—55%,中档茶占40%,高价茶占10%—15%(主要为“Lipton”和“Ahmad”这类强劲品牌)。进口茶叶价格大概是国内市场价格的6—8倍。中国茶叶在产品策略上,应以中档茶为主,积极发展高档名优茶。
芬兰人口546万。消费以红茶为主,绿茶消费占10%,主要是绿茶延缓衰老的功能广为宣传。各种果味香茶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青年人的欢迎,其他还有茶、薄荷茶、柑橘茶等。老字号的茶叶专业连锁店供应的茶叶有70多种(不包括各种袋泡茶)。袋泡茶占70%,以“Lipton”“团宁”为主,其他各种散叶茶多为高档茶,如印度的大吉岭茶和阿萨姆茶、中国的滇红、肯尼亚的“马立宁”茶和一些特色茶。袋泡茶是以印度和斯里兰卡茶叶拼配的“标准拼配”混合茶。主要销售渠道是超级市场,专业茶店较少,有些茶店是茶馆,茶叶与咖啡共同发展。20年来,茶叶销量增长了24.8%。
爱尔兰人口459万。Lipton占爱尔兰市场的50%,科克(爱尔兰港口城市)的Barry茶占市场的34%,Bewley茶占10%,贝尔法斯特Nambarrie公司(北爱尔兰首府及最大城市)也开始进入爱尔兰市场。只有20%的人愿喝印度茶。肯尼亚茶占市场的65%。爱尔兰人每天喝茶6杯,同时是世界最大的特种茶消费国之一。
西北非各国居民酷爱绿茶中国十大顶级茶具。整个非洲地区年进口茶叶5万多吨,其中我国茶叶占80%以上,以浙、皖、赣三省的眉茶、珠茶为大宗茶。
毛里塔尼亚人口430万。当地人最喜爱中国绿茶,每天3次,每次3杯,休息日喝得更多。消费量很大,城市家庭每月每户消费约6公斤,一次购买茶叶5—10公斤。要求味浓适口,多次煮泡后汤色不变,并喜欢汤色深的茶,故时间稍长的茶更受欢迎。
摩洛哥人口3528万。有300多年的饮茶历史,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由国有公司茶办垄断市场,1993年才放开。当地居民视茶如粮,一日饮茶多次,绿茶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亲友之间以送茶、敬茶作为礼品和礼节。市场零售价是我国出口价的3—4倍。目前,摩洛哥市场98%的绿茶来自中国。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摩洛哥人更喜欢喝薄荷甜茶,即在绿茶中放入新鲜的薄荷叶和白砂糖。
埃及人口9169万。喜欢红茶加糖,将茶叶放入茶杯用沸水冲沏后,杯子里加上大量的白糖。一般城市人用玻璃杯泡茶,农村人则煮茶。上埃及地区饮浓茶,下埃及地区饮淡茶,开罗人多半爱饮淡茶,喜欢加鲜薄荷叶。由于是热饮,所以夏季消费量一般会减少10%—15%,果汁饮料消费增加。茶叶市场以散茶为主,袋泡茶占2%,没有速溶茶和茶饮料。当地不产茶,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斯里兰卡茶和印度茶为主,90年代以后以肯尼亚茶为主。
肯尼亚人口4846万。主要喝红茶,饮茶习惯和英国人差不多家用茶具和茶台图片。肯尼亚1903年从印度引进茶叶种植,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红茶出口国。由于较好的气候条件和加工能力的提升,肯尼亚的茶叶产量增长超过了10%。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但即便是这样,肯尼亚的茶叶产量仍将每年增长2.5%。
突尼斯人口1140万。一般居民都有饭后饮一杯薄荷煮红茶的习惯。进口红茶来自斯里兰卡、中国和印度。近年来,当地饮咖啡之风渐兴,茶叶消费略有下降。
利比亚人口629万。好浓茶、煮茶,滤出茶水加薄荷或糖饮用。进口茶叶严格实行国家计划管理,由利比亚国家公司独家垄断经营,无其他茶叶进口的专门管理机构和行业组织。
阿尔及利亚人口4061万。南部撒哈拉地区和西部饮绿茶,东部饮红茶,中部饮咖啡,是西北非的第二大绿茶消费国。也有红茶、薄荷茶、茶的消费市场。
塞内加尔人口1541多万。茶叶进口是由政府控制发放许可证;政府主管茶叶人士变动多,茶商也变动,且多是有门路的人;茶叶成交快,履约难。
纵观全球茶叶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中国茶业面临三大挑战:第一,如何实现中国茶业全球市场最大化;第二,如何建立与拥有持续的全球竞争优势;第三,如何创新引领全球茶业发展。这三大挑战同时也是中国茶业全球化的三大机遇。
总体来说,中国茶的未来振兴,主要通过中国茶业综合能力提升,整体优势的打造及创新推动引领产业发展来实现。
全面提升中国茶发展的综合能力,要围绕实现市场的最大化来展开,着力点在产业资源的占有能力,区域市场的引领与实现能力以及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好中国茶业发展全球布局,依据市场发展需要,重点掌控品种资源、市场资源、科技创新资源,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在全球的布局;二是满足全球区域市场茶产业主体转型升级的需要,通过科技、业态、产品创新,促进中国茶业发展与全球区域市场主体有机结合;三是以利益共同体创建为平台,立足茶用户、批发商、生产者、进出口公司等相关经营主体的利益诉求,推动各自利益得到合理回报;四是优化全球茶业贸易与合作支撑体系,降低贸易壁垒,提高检测、物流效率。
打造中国茶业发展的综合优势综合优势是相对全球茶业的供给能力及中国茶满足市场的需求能力来说的。中国茶产业综合优势的打造,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创建品种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茶种质资源创新,以优势资源提升传统产品品质。通过拓展与培植养生茶新茶业资源,为新型产业的引领创造条件。传统茶树品种资源与养生茶新型资源相结合,逐步形成面向未来的新茶业种质资源全球优势。二是着力打造优质产品制造优势。建立满足与引领市场需要的产品制造模式与产品类别、产品形态、原料拼配、包装形式等环节的融合创新,实现面向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化产品生产。重点是以创建“中国智能茶业”为抓手,将中国茶业全球化发展建立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应用现代物联技术,大力发展茶产业物联智能连接,实现茶业与社会经济生活智能互联互动,推进管理智能化,真正实现满足全球茶市场与引领全球茶市场的统一。三是提升优势产品战略地位。打造绿茶优势与发酵茶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养生茶产业,推进中草药饮品化。同时,与茶业及相应的产业相结合,打造外延产品集群优势。四是打造智能装备创新优势。立足全球茶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围绕茶园智能管理与机械化采摘、茶叶原料从鲜叶分拣到原料加工以及全自动化工艺流程制造的需要展开智能装备的创新。
推进中国茶全产业链整体创新创新的目标是推动中国茶产业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由适应型发展模式向引领型发展模式的转型,创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茶产业。其目的是提升中国茶产业综合能力及整体优势。引领性的创新是促进中国茶业综合能力与整体优势形成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应立足当代需求、把握产业发展未来需求,立足市场共性需求、把握用户个性需求。可通过创建新市场、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来实现中国茶产业的整体创新。
创建新市场创新市场的核心是构建新型的茶产业的供求关系。市场的创新要在三个层面上来展开:一是构建大数据茶市场体系。面向全球市场,依据一个区域的消费数据,建立时间市场、人群市场、区域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以智能化的茶产业,构建起快速反应、高效配送、需求预测,满足与引领市场相结合的产业机制。二是推动销地市场与产地市场一体化,引进海外茶商参与茶基地建设。三是产业供应链主体角色功能相互融合。推动传统销地市场形态向产业与销地,有形与网络市场相互融合发展转型。
建设全球性的茶业龙头市场,是中国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掌控全球茶产业资源,引领茶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平台。首先,要向全球开放。坚持三个面向与三大对接,面向与对接全球茶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管理机构与组织、区域市场的消费主体。其次,创新市场功能,推动服务创新,以服务创新推动全球开放。确定市场服务对象,分析对象需求,以帮助解决服务对象困难为手段,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第三,向全球开放中国市场,实行“大进大出”,以中国市场的开放,推动全球茶市场的协作,促进全球各市场的功能协调发展,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第四,构建支撑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围绕茶业运营的全产业经营需要,开展金融创新服务,创建跨区、跨境物流及外汇结算代理平台,引进国际物流代理服务。第五,创新政府公共政策服务机制。强化便利、快捷、安全的通关服务。
创建新产品在中国茶全球化过程中,始终存在生产性的需求市场也就是提升生产加工能力的技术与装备需求,茶及其关联性终端产品的需求市场以及茶文化传播及市场运营的需求市场。经营这三类市场,关键是要创新与此相关的三类产品。终端产品创新、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产品创新,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推动茶业产品体系创新。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迭代产品研发策略,实现产品试销、销售、修正、淘汰与研发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推动产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代,面对市场变化,推动单个产品创新与多个产品组合创新的结合,对满足主体多元的时尚化需求具有时代意义。
在推进茶产品的创新过程中,创建全球茶中心,对发挥中国茶引领全球茶业大发展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全球茶中心的形成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通过产品制造集群,产业创新集群,品牌集群,以集群发展引领市场发展。二是创建全球易与传播平台。通过创建全球性的交易会,推进交易市场平台功能创新,组织市场主体,传播产业信息,聚集产业元素。三是科技创新引领。通过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应用服务,推动全球传统茶产业的合作。四是培育本土市场。使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本土市场,成为全球新型茶产业发展的引擎。
创建新业态业态是一个产业服务方式与服务功能的表现形式。茶的新业态是茶产业服务方式的现代化与满足新市场需求的统一。目前,主要有:一是智能茶业。以茶业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以现代智能茶业制造基地为基础,构建起的面向市场需求的引领性茶业。二是茶业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互联网+茶业,创新交易、销售、消费方式,形成茶电商,与微信的结合,形成茶微电商。三是科技型茶业。通过不断推动茶的科技创新,与相关产业的相互融合发展,创建起科技型茶产业。如茶与医药、茶与食品、茶与印染的结合,实现了茶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四是茶园的生态休闲功能,推动茶旅融合,创造的新型茶业。
创建新产业“市场需求、产品形态、资源创新”是决定新型产业创新的三大要素。中国茶新产业的创新,其动力来源于服务对象需求内容与需求方式的变化,立足的是产业资源创新,实现形式是产品的不断创新为社会提供的有效服务。中国茶新产业的创新有三条主要径:一是横向拓展。茶的吃、喝、用、玩、饰的功能化拓展,衍生出相应的产业,通过产品创新,为社会提供服务。二是纵向深化。茶成分的功能化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资源化转换,不断创造科技性茶产业,通过特定功能与相关资源的融合,创造新型产业,如茶的生态功能所创造的茶旅游产业。三是功能延展与配套创新。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永恒主题,应以不断适应与引领市场的发展来完成多产业创新支撑自身发展,从而推动新型产业的发展。如茶装备、茶包装、茶器具产业的发展就是建立在茶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
要别人了解你,对你有兴趣,就要讲好故事。通过感人的故事,影响对象,在其心灵深处打上烙印,起到启迪心灵、深化情感的效果。
在推进茶业全球化事业过程中,一个特定区域的消费者,往往不懂中国茶,由于不懂,所以不消费。这是常有的事。重振中国茶雄风,在全球推广中国茶,就必须向全球讲好中国茶故事。用讲故事的办法,让中国茶深入人心,融入生活。
过去,在国际上推广中国茶,我们总喜欢向别人讲,茶园有多美,产品几芽几叶,色香味形有多好,获得过多少奖。给人云里雾里的感觉。经销商不懂,消费者不买账。现在,我们要向全球讲好中国茶故事。首先,要明确讲好中国茶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感化人们的心灵,丰富彼此的情感,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将中国茶融入当地人生活。要用消费者的语言与习惯,讲消费者关心的茶故事;要用民族化、区域化、国家化、民间友好的形式,表现中国茶的元素;突出生活方式,突显消费者特点;内容上要力求体现中国茶的传播历程,茶的发现、茶的健康等。有科学支持,用实事说话,以实景展现,贴近与融入大众生活,启迪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追求。
在以世界的语言,从用户的角度来讲中国茶故事的过程中,以哪些核心元素来展现,以何种形式来表现中国茶呢?
中国茶由十大核心元素构成。一是中国茶公共品牌的形象设计。二是神农。为了人类健康,通过不懈追寻,发现茶的健康养生功能,由此拉开茶业发展的序幕。三是《茶经》。一部影响茶与人类生活的茶书。四是茶马古道。全面展示茶促进人类交往,茶对人自强不息精神的诠释。五是茶字演变。荼(tu),槚(jia),荈(chuan),蔎(she),茗(ming),大约在东汉时与“茶”字通用,为茶的雅称。反映中华民族对茶文化价值传承的不懈追求。六是茶制作工艺的发明创造。展示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七是茶道。茶叶与美学,茶与艺术的全面融合,影响人们生活。八是茶器具。茶器给人带来美的生活享受,茶通过茶器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九是茶的人文情怀。深度展示中国茶与人类生活方式。十是茶科技与现代元素展现。未来茶与人类的关系将走向何方。要用现代手法诠释茶的文化内涵,展示中国茶的时代风采。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当代视角展现中国茶。
中国茶文化的全球推广与传播要实施国家行为。这是由中华茶文化的民族文化价值所决定的。通过中国茶的全球推广传播,使中华茶文化的全球传播与推广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剂。
在全球推广传播中国茶公共品牌,需要强化与做好中国茶全球公共品牌设计与内容定义。站在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价值角度来定义中国茶。与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相融合,展现中国茶内涵。以推进茶文化生活化与艺术化为重点,通过茶文化的生活化,广泛开展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茶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茶文化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多彩的中国茶文化。
创新中国茶全球推广与传播方式。重点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主体、传播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广泛创新。首先,树立传播优先观念。以中国茶公共品牌的推广,引领茶产业的全球输出;其次,做好产业跟进。茶文化传播的目标是为茶产业输出服务,以文化传播促进产业发展;第三,创建立体多样化的传播体系,建立出版、礼品赠送、各类论坛平台、及国家公共平台的传播。第四,国家奖励传播。创建国家传播与民间传播相结合,形式传播与产业传播相融合的综合性的传播体系。
创建“世界茶节”。通过世界性茶叶节日,实现茶人组织起来。组织供给侧,形成全球产品的供给;组织需求侧,引领全球茶业大市场。组织中国茶公共品牌全球传播的话语权,实现适应市场到全球引领导市场的转变。实现联合起来,就是要面向全球区域市场,实现中国茶人的大联合。实现团结起来,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开拓广阔的全球市场。
加快创建“中国茶海外中心”。将其打造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茶的窗口,合作的平台,交流的舞台。成为中国茶根植全球的有力支撑。我们相信,未来是中国的时代,也是中国茶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