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的茶山脚的荷绿色脱贫办法多

  2024-06-17 15:02          0

  “山顶的茶,山脚的荷,绿色脱贫办法多!”这是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说的是镇上结合地域特色,搞“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普定,这个贵州省乃至全国喀斯特石漠化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干部群众坚持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了生态持续改善、群众持续增收的良性循环,走出了绿色脱贫的新路。

  7月1日一大早,太阳刚刚照亮了普定县化处镇朵贝村的山坡,36岁的任茹已经在茶园里忙着采摘夏茶,在山脊的另一头,42岁的李康发正在为茶树薅草、松土、黏虫,他俩是朵贝村普通的一对夫妻,因为村里发展茶产业,他们再也不用抛家别子在外打工了。朵贝村在山顶,没有水田,旱地也多是坡耕地,庄稼除了玉米就是土豆,村民的日子过得很难。虽然这里出产的朵贝茶是西南名茶,但是由于没有规模种植和技术支撑,出门打工成了村民的唯一选择。2012年年底,村里的“种茶把式”国应武带头搞起了茶叶种植合作社,村民们以土地入股,大户出资、村集体负责监督。合作社从山下的水库里扬水上山,解决了水源问题,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帮着合作社选育出了朵贝古茶树的茶苗,村民再也不用重复“种了一坡、收了一箩、煮了一锅”的无奈,朵贝茶不仅染绿了千亩土地,更带来了每亩5000多元的纯收入。

  合作社社长国应武告诉记者,村里200多人都在茶园工作,建档立卡的80多户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都在合作社上班,脱贫不是问题。随着朵贝茶的名气越来越大,茶叶供不应求,价格一路走高,现在在县里的支持下,国应武联合22家合作社成立了“朵贝茶茶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上亿元,未来将走“茶绿旅一体化”的路子。

  “山顶的穷村都能致富,我们咋还没脱贫?”就在朵贝村的山下,有着1000多亩水田的水井村前几年却没找到脱贫的路子。由于山区水田地力不足,作物单一,水稻附加值又低,一亩年产值才千八百元,人多地少的水井村收入一直上不去。自从返乡创业的吴海和当上了村委会副主任,水井村开始发生了变化。30岁出头的吴海和,见识多、点子新、干事快,他看准了乡村旅游的前景,说服村民把土地流转出来搞规模种植。2012年他们搞的是千亩油茶花,每逢春季游客络绎不绝,可收入增加并不明显。2014年,普定县以村为单位,给每村100万元的集体创业帮扶资金。有了这笔钱,吴海和看到了希望,他在全村大会上签下军令状,搞起了千亩荷塘。选良种、挖荷塘、建沟渠,为了种荷花,全村人齐上阵。一年下来,千亩荷塘每亩产藕6000多斤、莲子200多斤,加上来赏荷品茗的游客带来的旅游收益,短短一年水井村人均增收6000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普定县副书记、县长赵开运介绍,在脱贫攻坚的这场硬仗中,普定县干部群众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摸索出了两个生态循环: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地力上升—生产发展的环境保护循环,绿色经济—生态治理—绿色产业—区域发展的经济发展循环。走出一条以农业园区为载体,适合喀斯特山区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5年来,普定县每年减少石漠化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201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近50%;每年减少贫困人口2.3万人,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减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