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俭茶事怎么样,精行俭德才是茶文化的真谛

  2024-06-17 15:02          0

2002年,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策过一个展览,叫做《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茶文化中的道,是寓于茶事过程中所表现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意识。

如何理解茶文化?

谢谢邀请!制造焦虑,让人急功近利!传承文化,让人潜移默化!焦虑,让人快速接纳,迅速丢弃!文化,让人缓慢接受,传承永久!茶文化是一个健康的文化体系,涵盖面很广,知识量庞大,传承了几千年,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中,融合中。难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全面地理解和接受。因此,我认为,理解茶文化要从健康生活上来解释。“形而下者谓之器(物质)。

”从物质层面来讲,茶文化包括:茶叶品种,栽培方法,生长环境,采摘方法,制作条件等等把茶叶生产出来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包括茶叶的使用过程中观察和感受到的“色,香,味,形。”的物质特征。包括泡茶方法中使用的器物:杯,盘,托,盏,壶,桌,椅,凳,几等辅助用品以及水,火,灶,台,布等。包括品茶环境:位置环境(亭,台,楼,阁),天气情况,室内装饰,室内布置等等。

包括人文环境:书,画,诗,棋,艺,曲,歌,舞等等。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形而上者谓之道(意识)。”茶文化的高端,很多方面是意识形态上的表现,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具体情况。茶文化中的道,是寓于茶事过程中所表现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意识。中国茶道讲究的“和,静(敬),怡,真”,日本茶道讲究的“和,静,清,寂”也是与茶文化相关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中国茶文化怎么样?

这么深厚的历史,中国茶文化真的是瑰宝啊~在茶圈里面,“廖宝秀”三个字可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茶器方面有什么问题找她准没错,她只要提供了回答,一定是最靠谱的。廖宝秀1979年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是器物处研究员。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大约有2万5千件瓷器,她埋头于陶瓷器中,一研究就是近40年,“可以说这两万多件瓷器,我基本上都上手过。

”中国人饮茶史上许多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是经由她的研究,才得到解答。比如,古代人到底是怎么喝茶的?宋代的“点茶”、“斗茶”,是怎么回事?“煮茶”和“煎茶”,有什么区别?唐人的“末茶”,如何变成了日本人的“抹茶”?现代人的泡茶法兴起于何时、如何演变而来?这些问题,她都通过详尽确凿的资料,一一进行考证、核实。

今年年初,北京故宫出版社出版了《历代茶器与茶事》,是她三十多年来研究成果的结集,借此机会,我们和她好好聊了聊茶,了解了我们祖先的传统,今人的传承。清雍正 茶器一组 唐 茶器一组自述 廖宝秀 编辑 石鸣我最早是对陶瓷感兴趣,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后,一直都在研究陶瓷。陶瓷器里面有很多都是茶器,我自己喜欢品茶,对茶文化又有兴趣,所以就顺便研究了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