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叶底可以辨别茶树吗?

  2024-06-17 15:02          0

   好的茶叶价格在年年上涨,不为别的,就是由于古树茶的数量稀少,资源稀缺,价格高点也是必然,物依稀为贵嘛。然而可笑的是这一过程中也孕育出了一些“大湿”,“装家”,他们理所当然,胡编乱造,颠倒黑白。最可笑的例子就是大湿以盖碗里的叶底来评判茶叶是否纯料的标准。

 

 

   记得有一次,朋友带了几个人来喝自家的古树茶,还没有开泡,装袋里的散茶就被一个年龄稍微大点的那个人拿了过去,打开袋子就是一番抓了看看,闻闻,还很特别仔细的扒来扒去,很认真,感觉特别专业,看完后脸色凝重。甚至我都慌了,我问他,是我没有留好茶叶串为了吗?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然后我就开泡了,这个过程中,这个人先是闻出了什么什么香,还比较神秘的香味,还说这个茶叶萎凋了几分钟,中途的火候怎么样,揉捻了多久,甚至还特别牛的说第二天晒茶的气温如何。

 

 

   如果我是个外行人,甚至是这个茶不是我亲手做的,这些话一出来,我定深信不疑啊,说的那么流畅,那么专业,就如他亲手制作。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喝到最后的时候,他拿起盖碗,翻了翻盖碗里的茶叶,意味深长的跟我说,小兄弟啊,你这个茶叶料不纯啊。我也似乎明白了他刚开始的脸色凝重,我还很好奇的问他,老哥何以见得?

 

   他就开始了他很专业的见解了说:真正的古树茶,叶底应该是均匀的,包括叶片大小,长度,梗的粗细,泡出来相当漂亮,而不是像你这样叶底参差不齐。我的那个朋友跟我相视一笑,帮我回答了一句,我们的茶树不是“平头”(台地茶),绝对采不出一样的鲜叶标准。

 

 

   这是个简单的例子,但是很多人就被这样概念误解着,很多茶客都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着茶叶的纯度,花了钱,却买了一般的茶。作为茶农,我有必要和广大茶友科普一下茶叶的构造问题:就一棵春茶时期古茶树为例,茶树的顶部,是叶片最肥大,梗越粗长,水分越足的部分,鲜叶也是最漂亮的地方;往下到了茶树中部,叶片稍变小,厚度也变小,梗相对顶部也是要变细,颜色上没有顶部的深绿;再往下,到了茶树底部,叶片明显要小非常多,出现两片叶就开始变老的现象,梗很短,出现“马蹄”这些特殊的类型,这一区域,我们茶农也称之为“冒边茶”。

 

   现在了解了这些构造,大家也解了,就算是单株,它的叶底也绝对不是整整齐齐的。一棵茶树,顶部的质,加上中部的香,融合底部的韵,才造就了一杯上好的古树茶。茶友们一味追求纯料的同时,是否真正了解了茶叶的实质。“装家”虽懂,“大湿”虽妙,但这些实质是“嘴强王者”。「普洱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