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七之事》仍具权威性

  2024-06-17 15:02          0
本文认为《茶经•七之事》引录的48条各类茶事,历经1200年依然具有权威性。而当代所谓新发现的诸多唐以前茶史茶事,或子虚乌有,或有意杜撰。

关键词:《茶经•七之事》;权威;新发现;杜撰

《茶经•七之事》引录了神农至陆羽所处中唐时代的48条各类茶事,历经1200年依然具有权威性。其中除个别茶事尚待商讨以及《茶经述评》补遗的《华阳国志》、《僮约》等5条中唐以前茶事(其中1条待确认)外,陆羽凭一人之力,博览群书,如此全面、准确地搜罗出这么多茶事,足见其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随着当代茶文化的空前繁荣,各地非常重视茶史茶事的发掘,但到目前为止,除了茶籽化石、大茶树等考古、植物学方面的一些重大发现外,多地所谓新发现的中唐以前人文方面的茶史茶事,没有或少有超越《茶经》的。而各地出于地方利益或其它目的,杜撰了一些中唐以前的茶事,尤其是人物方面的,混淆了茶史,笔者在此作一梳理。

子虚乌有吴理真

2011年7月以来,笔者先后在多家茶报刊、网站发表了《宋僧吴理真是如何演变成西汉茶祖的》、《宋僧吴理真〈行状〉考述》、《教授指出“吴理真为西汉茶祖”含诸多文史错误》等文章,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绝大部分关注茶史的专家、学者认同笔者的考证,以雅安当地为主的少数人员虽然力辨,但至今拿不出新的史料,所说都是原先发表过的牵强附会的老调,更找不南宋以前关于吴理真事迹的任何只言片语。

2013年4月下旬,两位到宁波参加“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的专家,与笔者说起吴理真之事,不约而同地提醒笔者,从多角度来看,这一无作者、无碑刻落款的《甘露祖师行状》画像碑,行文粗略,自相矛盾,文理不通,可基本判定吴理真是一位虚构人物。此前的2011年,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茶文化专
家丁以寿经过考证,也认为吴理真是虚构人物。而著名茶史专家、南京大学教授朱自振,则早在1996年出版的《茶史初探》中已经指出所谓的西汉茶祖,纯属子虚乌有。

这令笔者恍然大悟!这位无籍贯、无家世、生死近似神话的僧人,其姓名颠倒后即为“无真理”,正如《水浒传》中的军师吴用谐音“无用”、“无庸”一样,可理解为作者对世事的一种调侃。试想,古往今来,凡皇帝、领袖赐封、表彰的人或事,都是天大之事,当时、当地的地方志焉能不记?如果为宋孝宗敕赐为“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吴理真该是高僧、名僧无疑,所有佛教典籍均查无此人,岂不怪哉!还有各种文献出现的僧人,除了反面人物,都庄严端正,而该画像碑上的吴理真形象则很不严肃,甚至有些邪气。还有诸多疑点不作赘述。

《甘露祖师行状》画像碑上的吴理真形象很不端庄,甚至带有邪气

笔者在上述文章中已经认为至多是宋僧的吴理真被神化为西汉茶祖,是中国大陆1990年代茶文化复兴以来的最大“忽悠”。笔者另有专文《子虚乌有吴理真》,对虚构的吴理真进行深度论述。

“神农得茶解毒”之说并非出自西汉《神农本草经》

当代很多权威茶书均记载,“神农得茶解毒”之说出自西汉《神农本草经》,而参考这些权威茶书作为引述依据的茶书、茶文则难以计数。然而所有持此说的权威茶书,至多只配发古本《神农本草经》的封面,而没有记载相关内容的书影,这在照片、扫描高度发达的当代,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实际上,《神农本草经》并无此说,该书记载的365种中草药中,茶是作为“苦菜”记载的:“苦菜: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生川谷。味苦寒。名医曰:一名游冬,生益州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还有一说是该语出自《本草衍义》。这一广为流传的古语,竟然搞不清出处,也可以说是茶文化学术的一大瑕疵。

2011年,笔者查考到目前发现最早记载“神农得茶解毒”之说的文献,是清代陈元龙编撰的著名类书《格致镜原》,他在该书《饮食类•茶》章节中均有如下引录:

《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校刊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三月的文渊阁影印本《钦定四库全书•格致镜原》书影

《格致镜原》引录该语时,只注明是《本草》,未说明年代与作者,由于目前尚未发现其它文献引录该语,给后世留下了疑问。但从结尾“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透露的信息,可以理解此《本草》不可能是唐以前的版本,而可能是宋代以后刊印的笔记类稀缺版本,很可能是明代版本,因印刷甚少而散佚了,或尚有存世而未被发现,如清代稍晚于陈元龙的陆廷灿的著名茶书《续茶经》,也未见引录。

《茶经》在“六之饮”、“七之事”中三次提到神农氏,并引录了汉代《神农食经》的记载,这也从侧面佐证了西汉《神农本草经》没有茶事记载,否则,非常严谨、博览群书的茶圣陆羽,焉有不引之理?

笔者的另一个观点是,确立神农茶祖地位的,根本不是没有茶事记载的《神农本草经》,而是陆羽的《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通过《茶经》的广泛传播,神农的茶祖形象才得以确立并世代相传。

《史记》未记载霍山黄芽

关于霍山黄芽,霍山相关网站、中国黄茶网、人民网等多家网站介绍:“清光绪《霍山县志》载,霍山黄芽之名已肇于西汉。《史记》记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霍山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

笔者查阅《史记》并请教安徽茶文化专家,确认《史记》没有记述,至于清光绪《霍山县志》有无记载不得而知,很可能是1993年新修《霍山县志》或正在编修的《霍山县志》志稿所说。2013年9月,笔者通过传真、电子邮件请教于霍山县方志办公室,一直未见回音。

明代书画不能作为孔子茶事依据

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文化圣人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有趣的是,在茶史上无任何记载的孔子,前几年被山东等地将他列入了茶人行列,推出了孔子茶道,还说他是中国茶文化的最好代言人、形象大使云云。当好事者追问出处时,答案是明代一幅画中有孔子饮茶画面。虽然儒家学说与茶文化多有相通之处,但在孔子是否见过茶、喝过茶都不清楚,没有茶史记载的前提下,就将他包装成茶人或与茶事相关,岂不可笑?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随便将不知之事说成知之,不仅不严肃,也是有违孔圣人为人处世原则的。

刘刚、樊云翘饮茶升天未见记载

相传东汉末年,上虞县令刘纲、樊云翘夫妇,一次到四明山旅游,发现此地风光如画,遂辞官隐居修道于此,后得道升天,今余姚梁弄镇境内的升仙桥,相传为他们夫妇升天之地。得道升天是神话传说,当代一些茶著说他们是饮茶得道升天,于是又成了东汉茶人,但据笔者了解,任何史籍未见相关记载,显然是当代人想象的。

诸葛亮茶事仅是传说

近年,云南尊三国诸葛亮为茶祖,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按理说,云贵高原是茶树原产地,诸葛亮曾亲自带兵在茶山作战,当地又多瘴气,他和将士饮茶或用茶都顺理成章,遗憾的是,茶史中并无任何记载。据陈景胜先生在2010年第10期《茶博览•普洱茶与诸葛亮》一文介绍,目前能查到最早的记载是清道光年代的《普洱府志》,但记的是“旧传”、“相传”,可见诸葛亮茶事至多只是传说,不能作为学术依据。

至于当代有关诸葛亮茶事的传说,只是好事者的想象而已,笔者在下文对当代传说另有话说。

达摩无茶事记载,眼皮变茶树是神话

菩提达摩(Bodhidharma,?~536,另说532、528),通称达摩,意译为觉法。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罗门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从般若多罗大师。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到全国多处,到处以禅法教人。相传达摩修禅面壁九年,期间为了表示禅修的决心和毅力,他割下自己的眼皮,狠狠扔在地上,然后继续面壁修行。有趣的是,被他扔在地上的眼皮竟然长成一棵绿影婆娑、绿意盎然的树木。有人将此树说成是茶树,并把达摩封为中国禅茶始祖。众所周知,
眼皮变树木或茶树本身是神话,不能作为茶史依据,而茶史中也没有任何有关达摩的茶事记载。

当代传说的梅福、叶法善茶事是好事者想象的

2003年,笔者与杭州钱时霖先生合著《中华茶人诗描》,临安茶友发来资料,说汉代著名隐士梅福(约前44-约44),曾在临安九仙山隐居植茶,目前后裔在东天目山梅家村以植茶为生,其中一支从梅家村移居杭州西湖梅家坞,在那里培育出了稀世珍品龙井茶,并说有当地方志为证。似乎也顺理成章,但我们从未看到过梅福植茶及其它茶事,这位茶友又拿不出方志依据,只是当代为宣传当地茶文化而想象出来的传说而已,最终被我们否定。但当地一直在宣传梅福是植茶始祖,2011年还举办了“首届中国(临安)茶祖文化旅游节”,并把梅福植茶之事写进了2011年出版的《临安县志》,此后,相关文章则以此为依据。

在2012年8月中旬举办的第四届宝鸡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会论文集里有一篇《唐朝高道叶法善世家、排佛及涉茶考》,作者引用叶法善家乡浙江松阳当代关于他饮用家乡卯山茶养生、治瘟疫的传说,演绎出叶法善茶事业。叶法善(616—720)字道元,括州括苍(今浙江丽水松阳)人。有摄养、占卜之术,历高宗、则天、中宗朝五十年,时被召入宫,尽礼问道。睿宗时官鸿胪卿,封越国公。无病而终,享年105岁。熟悉茶史的人都知道,叶法善没有任何茶事记载。笔者与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先生交流此事,余先生表示,他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已在大会论文综述中提到此事。

将传说用于学术论文,是学术的大忌,如今却见怪不怪。经他人二传、三传,以讹传讹,最后似乎弄假成真了。好在2012年12月正式出版的《第四届宝鸡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五辑)已删去叶法善一文,笔者非常感谢论文编者认真、严谨的学术作风。

“茶为万病之药”语出荣西《吃茶养生记》

当代包括权威茶书《茶经述评》等很多茶书,均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之语,出自唐代宁波籍大医家陈藏器的《本草拾遗》。2010年前后,很多报刊、电视台讲座以《茶为万病之药,勿忘饮茶健身》为题,作了广泛宣传,一时认为该语为陈藏器的经典茶语。还有“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也被认为是《本草拾遗》之语。

因为说到宁波的茶文化元素,笔者化功夫作了考证。笔者怀疑此语与大医家的身份及《本草拾遗》的文体均不相符,详细查阅《本草拾遗》未见此语,请教了诸多专家、学者不得其解,最后经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建南先生指点,才知道此语出自日本荣西的《吃茶养生记》。

曹先生还送我一册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平安竹苞楼藏的刻本《吃茶养生记》,荣西在该书中两次提到《本草拾遗》,其中卷之下写到:

《本草拾遗》云,上汤(为“止渴”之误)、除疫云云。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诸药各治一病,唯茶能治万病而已。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平安竹苞楼藏《吃茶养生记》书影

文中从“贵哉茶乎”开始的文字,是荣西之语。传到中国后,被传为“诸药各为一病之药,唯茶为万病之药”。这就是此语和上句“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的由来了。这是笔者查考出茶文化中人云亦云的又一例证。

该藏本附有汉文训读符号。个别文字与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吃茶养生记——日本古茶书三种》中的《初治本吃茶养生记》不同,其中“上汤”两字明显为《本草拾遗》原文“止渴”之误。

荣西作为嗜爱茶饮高僧,不需要医家的科学严谨,作此夸张之语是可以理解,也与该书开头之语“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相呼应。

当代关于茶史的传说多为杜撰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定名为“十年内乱”,实际影响不止十年)的人都知道,在那全国空前的“破四旧”的荒唐岁月里,任何关于历史的传说,都会被说成是“封、资、修”而受到无情打击和批判,轻则游街批斗,重则牢狱之灾,人们谈旧色变,没有人敢冒此风险。

历史其实是很容易遗忘的,比如今天说起“十年内乱”的荒唐事,很多人不会相信竟有此事。如果没有文字记载,民间很多口头传说在“十年内乱”期间(实际影响不止十年)基本断代,其破坏性比任何战争、天灾更厉害。如1980年前后,一日本茶文化代表团到杭州品尝了龙井茶之后,希望能品尝瀑布仙茗。当时接待人员不知瀑布仙茗为何地名茶,查阅《茶经》后才知道产于余姚,而当地此茶早已失传,科技人员经过努力才恢复创新。现在再说当地有什么什么传说,岂不成笑话吗?

对于方志,笔者以为民国前后是个分水岭,民国之前,方志主编多为学养高深的专家、学者,政治、炒作的成分相对较少;当代则比比皆是,尤其是1980、1990年代编修的方志。

笔者因此想到,如今各地未见于史籍的所谓茶文化传说,大多是当代好事者想象杜撰的,作为新编故事还可以,千万不要作为茶史和学术资料采信。

不要随便将历史名人贴上茶事标签

以上几例说明,一些人为了种种目的,随意将历史名人贴上茶事标签,虽然能蒙蔽普通读者,但认真、严谨的专家、学者不会轻易引用,而一旦披露出真相,效果会适得其反。

笔者为此希望各地在宣传茶文化历史时,务必以史为据,不要随便将历史名人贴上茶事标签,不要混淆茶史,以免今人和后人笑话。一些人认为茶史不妨可以想象,殊不知想象茶史、尤其是唐以前的茶史,将会改写当地乃至全国的茶史,造成真假难分。如果这种现象得以蔓延,那么所有历史名人、尤其是茶产区的名人都可称为茶人或与茶事相关了了。当今茶道大行,仍然有很多不喝茶的人群,又何必去难为古人呢?

结语:学习陆羽认真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

当代出版业高度发达,信息爆炸,为什么古代陆羽可以凭一己之力整理出《茶经•七之事》,当代难以超越呢?除了一些人缺乏历史观和学术意识外,更多的则是出于种种功利目的。湖州茶人张西廷曾写过一篇好文章——《该向陆羽学什么》,其中写到“要象陆羽那样勤奋努力,求真务实”。史贵真实,在茶圣面前,那些出于种种功利目的杜撰茶史的始作俑者、好事者,难道不为之汗颜,不需要反省吗? (完)

提示:本文仅供学术讨论使用,发表稿件不代表“西湖龙井资讯平台”赞同或否定文章观点。

参考文献

清•刘喜海《金石苑•三巴汉石纪存》.刻本.道光丙午(1846)
清•代顾观光等.2007.神农本草经.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陈椽. 2008.茶业通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清•陈元龙.1987.钦定四库全书•格致镜原.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蔡镇楚等.2007.茶祖神农.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日本荣西《吃茶养生记》.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平安竹苞楼藏本影印本
日本荣西著、王建译《吃茶养生记——日本古茶书三种》. 2003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