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网友@新传
饮茶法是茶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发展到今天的饮茶法是丰富的。从历史看,产生了芼茶法、煎茶法、点茶法、末茶法、泡茶法等形式和变革。在世界的不同国度,虽或多或少吸收了中国历代饮茶法,如今都带上各自浓郁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融合在本国的饮茶方式之中。
在本文的研究中,将饮茶法规定在一定饮茶行为方式,当它定义在以饮茶方式为对象、具有规范仪式和审美创造的活动[1]的范畴时,我们也称之为茶艺。它由主体、客体和主客体的连接三者组成,茶艺的主体是人,茶艺的社会性使对主体的描述,特别强调自古以来的分茶礼概念,即茶会的集聚性,以及“以礼立人”的思想。茶艺的客体是五大元素:茶、水、器、火、境,这五大元素历代茶人都有论述。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是技法,技法要求主体的原则是“心技一体”;技法施与客体的原则是“物尽其用”;技法还使主体与客体互动起来,使茶艺中的“精行俭德”“天人合一”“茶禅一味”等思想得以实践。
茶艺文化具有历史性、思想性、民俗性、艺术性、科学性等特点。就其艺术性方面讲,茶艺作为一种形象的认识,它具有仪式化、人格表现、情趣与意象、大众性四大审美特征,概括地讲,仪式化使茶艺成为一个可认知的审美对象,人格表现是茶艺的审美核心,情趣与意象是茶艺的审美内容,大众化是茶艺作为日常生活美学存在的特征。
一、茶艺审美特征之一:仪式化
仪式化概念最早从古典进化论中获得理论依据,是指具有作为诱发因素功能的行为,进一步增进其功能的强度、准确度和精密性而趋向于特殊化的过程。随着仪式化的进行,行为特征变为显著而简单化,其本质内容不断重复,一部分内容被强化,最终形成一定形式的行为,称为“仪式”。仪式属于行为范畴,是一部以行动来描写和揭示着的文化志。[2]
茶艺的仪式化,即是通过具有文化精神和宇宙观象征意义的饮茶行为,在传播中不断重复饮茶的思想、技能、程式,使茶艺主体的气质、行为和客体的茶、水、器、火、境等要素规定得越来越明晰、准确和严格,最终形成特殊化的形式,完成的茶艺的仪式化过程。
(一)茶艺仪式化具有规定性与特殊性的特征。
由于中国茶艺文化从文人意识或者说诗人意识中起源,在中国古代,它作为一种象征精致文明的生活方式被世界各地广泛模仿,因此,仪式化的饮茶行为被视为对清高脱俗、风流儒雅的气质要求和承认。伴随这种同志意识和共同理想的培养,有特别意义的茶艺行为和器物被一一规定,以区别一般的饮茶态度。
茶艺程序规则的规定性,以位置、动作、顺序、姿势、移动线路等五要素分解并且仔细要求最为显著。这在日常生活饮茶中并不需要,功能上也找不到“非此不可”的理由,但通过这样的规定能较快地进入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殊形式之中,承认特有的身份。茶艺中对茶器具的规范性和带有审美意识的精致要求,也更加促进与日常生活的饮茶区分开来。
陆羽《茶经》问世,其主要的功能即在于仪式化的规定性和特殊性。陆羽开发了饼茶,又研究出完整的一套煎茶法,更是制作出成套茶器来执行他的煎茶法,甚至著书立说推展茗饮,形成“比屋之饮”,从而把中国饮茶法从俗饮的阶层,提升为生活艺术的阶层,确立了茶艺的范式。
(二)茶艺的仪式化的实现过程
茶艺仪式化的实现,首先表现在技艺的要求,也即茶艺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技术、技法、技巧,完成客体:茶、水、器、火、境的恰当呈现,来体现仪式化的规定性与特殊性。茶艺仪式化的技艺要求有:
1、科学原则,也即“合理合德”,是对客体的认识。不同茶类各有茶性,各具色、香、味、形的茶品,因而“依物德”而选用的沏泡茶器具、水品、火候、程序等,都有不同,在此基础上实现仪式化的第一步:对客体进行规定。“合理合德”是茶艺仪式化的基础。
2、技巧性,以追求“气韵生动”为最终目标,主要针对主体要求。它通过三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首先对程序进行规定,同时通过标准化练习使规定具有形象的传达。第二阶段,强调主体意识介入而产生与客体的互动,“诚意而致知”,实现动作规范、细腻、到位,从“熟能生巧”达到“心技一体”。第三阶段可谓进入美学领域,其技巧和对客体的赏识已逐渐传神达韵,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以“守、破、离”为行为和情趣的表现,完成了仪式化的过程。
技艺与艺术在一定的区域相通起来,仪式化进入了茶艺更高级层次的艺术要求。冈仓天心是这样界定日本茶道艺术的[3]:“茶道是基于崇拜日常生活俗事之美的一种仪式,它开导人们纯粹与和谐,互爱的崇高,以及社会秩序中的浪漫主义,茶道是一种对不完美的崇拜,就象是在难以成就的人生中,希求有所成就的温良企图一样。”
从仪式化而进入审美境界,可能是茶艺以一种精致文化的面貌存在于社会、并为文明社会普遍推崇的主要原因。仪式化的过程使茶艺超越了日常生活中饮茶的一般态度,以特有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成具有独自性的文化形态和审美领域。
二、茶艺审美特征之二:人格表现
摄影:网友@新传
作为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形象的表达,其哲学性要求被放置在一个较高的地位,因此,其中反映的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之间的秩序与浪漫,以及祈愿理想的人格和社会图景等,被认为是茶艺的核心内容。
人格化也即宇宙的人情化,是人们将典型的理想、价值、信念、情感等移情到外物身上,茶艺的人格表现就是茶人们在茶艺活动中发生的移情作用,这种移情作用不仅是茶人的典型人格在茶艺中的反映,还体现出茶艺又反过来对茶人的人格影响。
茶艺的人格化首先表现“君子比德于茶”。陆纳、桓温以茶示俭、以茶比德。陆羽提出饮茶惟“精行俭德”之人最宜,寄托了中国茶人的精神。刘贞亮的饮茶“十德”更是宽广: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表达了茶人的价值取向和与茶交融的情怀。同样,茶艺待客历来被视为君子之礼。
其次表现为“君子习茶育德”。茶艺作为塑造完整人格的手段,被历代茶人们重视,在当代也同样,吴觉农《茶经述评》:“(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庄晚芳《中国茶史散论》:“茶道就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茶人们一致认为茶艺的习得过程是对东方文化中最高道德的继承和弘扬。
茶艺的人格化还表现为“君子德茶合一”。在茶人们来看,只有生活于艺术之中的人才能理解艺术所含有的真正的价值。所以,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努力保持在茶室时所表现出的风雅态度。茶人们无论在何处都不失去一种特有的沉稳娴静。茶人们自己本身就力图成为一种艺术,这是与一般艺术家所不同的[4]。
《乐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茶艺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和生活方式,抒发茶人们以“合爱同敬”的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和在秩序中寻求浪漫的企图。
艺术总是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和关怀,它的理想世界,它的社会凝聚力,茶艺的人格表现也因此受到历代世界茶人的关注。
三、茶艺审美特征之三:情趣与意象
茶艺通过仪式化和人格表现完成了它基于日常生活又超越于日常生活的典型性对象形成过程,茶艺是一个过程式的活动,它即是写实的,又是理想的,超现实的。茶艺作为生活艺术形态同样追求情趣与意象之美。
(一)茶艺审美的观照:技艺与茶汤
摄影:网友@新传
朱光潜先生认为,(艺术)创造是表现情趣于意象,可以说是情趣的意象化;欣赏是因意象而见情趣,可以说是意象的情趣化。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快感。艺术即是打破中间隔阂,获得的恰到好处。
茶艺是一种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它通过饮茶行为的审美创造再现饮茶生活的现实,是人们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相结合的形象反映。茶艺将表演者的情感和想象力融入到由茶、水、器、火、境组成的意象之中,通过由不断训练获得的表现技法,传递出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并通过对茶汤形成的“观照”,使表演者与鉴赏者合成一体,达到“啐啄同时”的恰好快感,这时的茶汤已不存在生理上解渴的实用目的,“无所为而为的玩索”、超现实而安慰于理想的境界成为人生享有情趣的栖息地。
技艺和茶汤恰到好处的呈现过程,是茶艺审美活动的核心内容。
茶艺形象的艺术表达有两重类型:一是生活艺术,它运用茶艺的规定性和特殊性,即使是日常饮茶生活,也能进行具有审美情趣与意象的展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平淡的生活中来创造美、表现美,在志趣相投的人群中来感动美、体会美,用茶艺之美来还原生活。二是舞台艺术,深化茶艺是审美创造的作品意识,强调多样艺术元素在茶艺中的结合和运用,通过抽象与夸张,用茶艺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美的生活。
茶艺的生活艺术类型表达,重在茶汤形成的观照;茶艺的舞台艺术类型表达,重在技艺交融的观照。但作为茶艺,应同时有技艺和茶汤完整呈现的基本要求。
(二)茶艺审美的内容
茶艺的审美内容有茶叶的色、香、味、形之美;茶器具的悠远感、和谐感之美;茶境的自然、含蓄之美;茶技的气韵生动之美;由表演者和鉴赏者共同构成的礼、乐情趣之美;回归理想家园的深沉凝重之美。
茶艺审美活动中涉及了视、听、嗅、味、触和运动等多种感官,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描述了“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释躁平疴,怡情悦性”的茶艺实践与欣赏过程,可见它是多感官的多样调和,最终与精神价值相关联,因而参与茶艺审美活动需要极为敏感细腻、丰富豁达的情感。鲁迅在《喝茶》的文章中也说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喝茶不是目的,直至会品茶、至有特别感觉,才到达享受清福的境界,“清福”从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即为“无目的”的愉悦情感享受,所以饮茶的生活方式被许多中国文人艺术感地接受,发出“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陆羽《茶经》)之感叹。
而更能引起民族共鸣的是,茶人们通过茶艺文化抒发了他们悲天悯人、顾念天下苍生百姓的襟怀、追求趋于天地境界的圣人情怀等理想信念,比如卢同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等,带着这样的价值认同,饮茶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之日常生活文化的代表,传承至今仍钟情所至、历久弥新。
茶艺自被界定以来就不再是纯自然的饮茶行为了,它作为“第二自然”被体会(创作)、被享受(欣赏),结果是“无心于万物”又“情系天下”,实践了“无利害关系而生自由的快感”“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审美原则。
四、茶艺审美特征之四:大众性
大众性是与贵族式精英趣味审美的区别,是现代美学基于传统美学发展的一个观点。在雅俗分赏的传统等级社会,茶艺也同样经历了特殊阶层的存在:魏晋南北朝的贵族制社会,处于贵族阶层的士大夫们缔造了洋溢着自由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时代文化,将饮茶方式从内容到形式都加以美仑美奂的提炼,伴随着“魏晋风流”的文化动力,使饮茶成为上流社会美的生活的风流的组成部分[6]。从魏晋南北朝、唐宋、以至明清,茶艺文化在领导东方文化发展的中国的上层社会,赋予了美而“风流”的生活方式的象征,受到当时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广泛模仿。
但茶艺在参与者范畴的审美特征上,作为“制礼以节事,修乐以道志”的一种载体为历朝所推崇,却突现出它“在上为礼、在下为俗”的双重性,它是贵族阶层与大众共同参与的。比如,作为宋徽宗著书《大观茶论》,对茶、水、器、火、境的详尽论述,对“烹点之妙”的精细描述,不仅反映了宋代茶艺“莫不盛造其极”,斗茶及各种茶会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兴盛,也反映出最高权力机构对茶艺作为国家普遍行为的推崇。南宋朱熹《家礼》中详细记载了茶礼程式,并规定每个家庭必须掌握的平常的祭祀礼节,因其频繁而被称为“通礼”。
“上风既流,下人则化”,茶艺在文化领导阶层和大众的共同推动下,丰富存在于生活。日常生活中仪式化的客来敬茶、以茶为聘、以茶祭祀、“清茶四果”、“和尚家风”等饮茶风俗和表现一直延续至今,“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吃茶订婚、茶与婚姻的各类仪式,象征着美好愿望。用茶艺来表达民众欢快情感的更多:白族三道茶、傣族竹筒香茶、回族的罐罐茶、藏族的酥油茶等,有的意在借茶喻世,有的重在饮茶情趣,有的以茶示礼联谊,艺术表现形式都十分欢快、热爱。
茶艺的诞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即身而道在”之说密切关联,因而“茶禅一味”是提得最多的话题,日本也有把茶道置于审美的生活宗教来研究,描绘了充满禅意的美学意境。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茶艺作为艺术实践一直没有与日常生活分开,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崇高与典雅,促成了茶艺的大众化,形成了大众的“诗意”。
“诗人不做做茶农”,在今天的中国,最能真切地享受到饮茶情趣的可能还在于民间大众,安溪、云南、潮洲等盛产茶的地方,体会饮茶“其乐融融”“合爱同敬”之风尚也更为动人。“当代审美文化中,由艺术现实所确立的,是一种艺术、艺术活动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直接对话——艺术与大众之间实现了一种人与艺术形象、日常生活与艺术活动的双向动态交流,而大众则从中直观自己的现实文化处境。”[7]不管形式上有多少变化,包括世界各地,以茶表达美好情感的愿景是共通的,这一点使茶艺具有普世性。
茶艺是一种审美化的仪式,是仪式化的生活艺术,这种伴有极大参与性和历史意蕴仪式的艺术,能深刻地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审美趣尚,也传达出中国文化理想的圣人情怀。我们需要基于发展的中国思维的日常生活美学理论建设[8],有了理论平台,才能实现茶艺美学真正体系化、普世性。不容置疑,茶艺美学是中国的,也将是世界的。
来源:浙江树人大学 作者:朱红缨
参考文献:
[1]朱红缨.中国茶艺规范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7
[2]杨民康.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宗教学、仪式学与仪式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比较研究[J].民族艺术.2003.3
[3]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J].民俗研究.2003.2
[4]冈仓天心.茶之书[M].张唤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5]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6]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王德胜.走向大众对话时代的艺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视野中的艺术话题[J].思想战线.2005.2
[8]高建平.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J].学术月刊.2007.5
○更多有趣有料的文章,请关注茶叶网微信(fjtea520、fjtea100)和茶叶网微博(@茶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