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周公是哪个朝代的,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

  2024-06-17 15:02          0

此外“鲁”相关的词汇中的“任性”之义,如“鲁莽”、“粗鲁”、“鲁直”等也源自鱼儿摆尾的这种所谓“失礼、不庄重”的天性。以黄帝为例,他的长子青阳(也叫“少昊”)驻节曲阜附近的“铸”,事实上“青阳”本义就是“东方”的意思;黄帝庶长子夷鼓驻节涿鹿一带的幽燕;黄帝本人驻跸河洛地区的新郑。

古代的国公是什么官?

国公,封爵名,位等同或低于郡王 ,为封爵的第三等, 公爵的第一等。该封爵亦传至越南。北周始置国公一爵,居于郡公、县公之上。封爵亦传至越南。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公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一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西周时的公国有四:宋国、虢国、州国、虞国。周朝的公爵只封给前朝的后裔,而周公之国鲁国只是侯爵国(鲁周公本人由于是三公之一也可称“公”,但仅限其本人,而不世袭。

)按照周朝的封地制度“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从封地来说其实周朝是延续夏商的三等爵位,不过将第一级在封给宋国、虢国等时予以了特殊的“宾礼”地位明显优于其它侯国。所以在本质上周朝公爵和侯爵可以视为一级。秦、汉朝的二十等爵制内无公爵,只有汉末有魏公曹操。以后魏晋置五等爵,有郡公、县公,隋唐宋有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唐朝有胡国公秦叔宝、郧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蒋国公屈突通等; 宋朝有莱国公寇准、晋国公丁谓、许国公吕蒙正、申国公吕夷简、魏国公王旦、楚国公范仲淹等。

唐宋时期国公较多,尤其宋朝许多的文臣都被封为国公。明初一循元代旧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还有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如封侯而世袭伯。

公、侯、伯封号分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禄以功为差。明朝规定公爵俸禄五千旦至两千五百旦,郡王俸禄六千旦。朱元璋册封的十几个国公为一等公爵,朱棣册封及明英宗追封的六个国公为二等公爵,衍圣公是圣人之后亦是二等公爵,居于文官之首。

国公位高爵显,地位已经不次于公主和郡王,内阁大学士也要退后半步。明朝所有的国公: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信国公汤和、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宋国公冯胜、郢国公冯国用、越国公胡大海、黔国公沐英、凉国公蓝玉、蕲国公康茂才、郧国公廖永安、庆国公廖永忠、颍国公傅友德、韩国公李善长、江国公吴良、海国公吴祯、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能、荣国公姚广孝、淇国公邱福、定国公徐增寿、融国公柳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