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是多少,茶叶中的氨基酸有什么作用
2024-06-17 15:02 0
本文目录一览
- 1,茶叶中的氨基酸有什么作用
- 2,茶叶含有什么成分
- 3,茶叶的化学成分
- 4,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1,茶叶中的氨基酸有什么作用
茶树叶片中有几十种氨基酸,其中有八种是人体必需的,但人体又不能自已合成,必须从外部吸收的。茶中主要有茶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等,这些氨基酸垫定了茶叶的基础香气、滋味,如绿茶的板栗香、鲜爽,就是以谷氨酸、茶氨酸散发的香气、鲜味为主体。人人知道氨基酸是营养物质,喝茶有益于健康就此成立。尚客的茶多种多样~~你可以去看看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于是我们讨论茶叶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茶叶氨基酸不仅代表着茶树营养的供给与转化,也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其重要的程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较恰当,那么这个茶的口感就表现出醇爽的特点。实质上氨基酸是组成茶叶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类物质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汤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关系。部分氨基酸还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香气,如腥甜、海苔味、鲜甜、紫菜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优细嫩绿茶当中常被发现,这是由于这些茶当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较高。此外,有些氨基酸还能与其它物质相结合,在制茶过程中参与良好香气的形成。我们知道茶叶氨基酸好,那么在选购茶叶时,哪种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比较高呢?这里先说一个最简单的窍门: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2,茶叶含有什么成分
讲解各类茶叶中的茶多酚和什么要素有关系,以及各类茶叶含有的茶多酚
00:00 / 02:41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3,茶叶的化学成分
中国茶——东方神奇的树叶,历史悠久,包含万千。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密码,等待我们去解读。探知茶,解读茶之密码,首先,从茶的化学成分开始。茶叶的滋味,是由几十种呈味物变化的综合反映。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茶叶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到目前为止,茶叶中经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有700多种。1、水分(75%~78%)水分是茶树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制茶过程一系列化学变化的重要介质。制茶过程中茶叶色香味的变化就是伴随着水分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制茶时常将水分的变化作为控制品质的重要生化指标。茶鲜叶的含水量一般为75%~78%,鲜叶老嫩、茶树品种、季节不一,含水量也不同。一般幼嫩芽叶、雨水叶、露水叶、大叶种,雨季、春季的含水量较高,老叶、中小叶种和旱季、晴天叶含水量较低。2、茶多酚(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茶叶多酚类物质是存在于茶树中以儿茶素为主体的三十多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亦称“茶鞣质”、“茶单宁”,包括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苷类、花青素和花白素类、酚酸和缩酚酸类等四大类物质。茶多酚是茶叶区别于其他植物的很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且是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茶多酚的含量一般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茶叶中多酚类的含量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环境,茶树品种,老嫩程度等。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3、蛋白质(占干物质总量的20%~30%)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4、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1%~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1%~4%。茶叶中的氨基酸已发现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26种,且各种氨基酸季节变化规律明显,氨基酸总量表现为春高、秋低、夏居中的趋势,这也是春茶较为鲜爽的原因。对于茶叶来说,氨基酸可是个宝贝,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贡献者,它不仅在口感上中和了多酚类、咖啡碱的苦涩味,同时也能演化出千遍万化的迷人香气,是高等级茶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生物碱(占干物质总量的2%~5%)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5%;其他含量甚微。咖啡碱具有苦味,咖啡碱的含量在茶树中各部位有较大差异,以叶部最多,茎梗较少,在新梢中随着叶片的老化而下降,且随季节有明显变化,一般夏茶比春茶含量高。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亦可作为鉴别真假茶的特征之一。咖啡碱对人体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提神、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助消化等。6、糖类(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寡糖、多糖及其少量其他糖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含量为0.8%~4%,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含量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以上,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7、果胶(占干物质总量的4%)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4%左右。果胶的存在有利于茶叶加工过程中手工揉捻成形,且跟茶汤粘稠度等有关。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8、有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3%)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棕榈酸、亚油酸、乙烯酸等。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有些有机酸本身虽无香气,但经氧化后转化为香气成分,如亚油酸等;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9、类脂类(占干物质总量的8%)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8%左右。对形成茶叶香气有着积极作用。类脂类物质在茶树体的原生质中,对进人细胞的物质渗透起着调节作用。10、色素(占干物质总量的1%)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部分,含量仅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左右。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水溶性色素有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条红素和茶褐素等。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六大茶类的色泽均与茶叶中色素的含量、组成、转化密切相关。11、芳香物质(占鲜叶总量的0.02%)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在茶叶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中,芳香物质含量并不多,一般鲜叶中含0.02%,绿茶中含0.005%~0.02%,红茶中含0.01%~0.03%。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虽不多,但其种类却很复杂。据分析,通常茶叶含有的香气成分化合物达三百余种,组成茶叶芳香物质的主要成分有醇、酚、醛、酮、酸、酯、内酯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等十多类。鲜叶中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高沸点的沉香醇、苯乙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12、维生素类(占干物质总量的0.6%~1%)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0.6%~1%。维生素类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维生素C含量最多,人们通过饮茶可以吸取一定的营养成分。13、酶类(若干)酶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体,是生物体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功效高、专一性强的特点。离开这类化合物,一切生物包括茶树在内就不能生存,茶树物质的合成与转化,也依赖于这种物质的催化作用。酶是一种蛋白体,在茶树生命活动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参与一系列由酶促活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故又被称为生物催化剂。酶蛋白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有易变性失活的特点。各类酶均有其活性的最适温度范围,一般在30C~50℃范围内酶活性最强。酶若失活、变性,则就丧失了催化能力。茶叶加工就是利用酶具有的这种特性,用技术手段钝化或激发酶的活性,使其沿着茶类所需的要求发生酶促反应而获得各类茶特有的色香味。14、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茶叶中无机化合物总称为灰分,是指茶叶经550灼烧灰化后的残留物,茶叶灰分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灰分主要是一些矿物质元素及氧化物。灰分中能溶于水的部分称之为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50%~60%。嫩度好的茶叶水溶性灰分较高,粗老茶、含梗多的茶叶总灰分含量高。灰分是出口茶叶质量检验的指标之一,一般要求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5%。茶树鲜叶中水分占绝大比例,鲜叶经加工制成干茶以后,一般只要求保留4-9%的水分。因此,通常需要4kg多鲜叶才能建造1kg干茶。干茶中约有35-45%的物质是能溶于沸水的,这部份能溶于沸水的物质统称为“水浸出物”,由于鲜叶的老嫩不同,其所制成的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也不一样。水浸出物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如上文所提到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果胶、无机成份、维生素、水溶色素和芳香物质等。其相对含量和比例共同决定着茶叶的口感和质量。图喝茶不是一种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会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4,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茶叶中有很多的成分是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的,主要有哪些主要成分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叶中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于是我们讨论茶叶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 在茶叶当中,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茶叶氨基酸不仅代表着茶树营养的供给与转化,也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其重要的程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较恰当,那么这个茶的口感就表现出醇爽的特点。 实质上氨基酸是组成茶叶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类物质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汤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关系。 部分氨基酸还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香气,如腥甜、海苔味、鲜甜、紫菜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优细嫩绿茶当中常被发现,这是由于这些茶当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较高。此外,有些氨基酸还能与 其它 物质相结合,在制茶过程中参与良好香气的形成。 那么在选购茶叶时,哪种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比较高呢?这里先说一个最简单的窍门: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有时我们在冲泡茶叶时,汤面上漂浮着一层白白的细毛,很多朋友以为这茶汤不干净,以为是灰尘,但其实不然,这是茶叶自身生长的毫毛,越嫩的部位含茶毫越多,而茶毫的主要组成物质就有氨基酸。因此,无论白毫也好,金毫也好,大家品茶时最好瞅个仔细,认真辨别清楚是真浑浊还是“假浑浊”。 茶叶氨基酸在不同的茶树品种、 种植 环境、栽培 措施 和加工工艺下,会表现出更多的分布规律,这是由茶叶氨基酸这类物质的合成原理以及生化物理特性所决定的。我们了解这些,对把握茶叶的品质会有更清晰的概念。 (1)对不同的茶树品种:小叶种含氨基酸比大叶种多,而小叶种的细嫩部位含量又比粗老部位多。因此,我们似乎都在追寻嫩的茶,总感觉越嫩的茶叶,品质越好,这其实也不无道理。 (2)对不同的种植环境:北方的茶生长维度高,气温相对低,光照相对弱,所含氨基酸多,而南方的茶生长维度低,气温相对高,光照相对强,所含氨基酸相对也低。在同一纬度,高海拔的高山茶比低海拔的低山茶氨基酸含量高,人们常说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跟这个就很有关系。 (3)采用遮阴种植 方法 的茶树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如日本煎茶。有些茶园种植遮阴树就是为了遮挡部分太阳光,从而使茶叶生成更多的氨基酸。 (4)在不同的制茶工艺所制成的六大茶类当中,不发酵的名优绿茶和后发酵控制良好的黑茶所含的氨基酸较多。前者工艺可最大限度保留鲜叶原有氨基酸,后者工艺可在后发酵过程合成大量氨基酸(主要通过微生物作用)。 氨基酸的保健功效很高,在人的生理过程中,氨基酸是合成多肽及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通常两个氨基酸脱去一个分子水就变成二肽,n个氨基酸脱去n-1个分子水后就会变成多肽或者大分子蛋白质。茶叶的氨基酸提供了人体生理代谢所必需的氨基酸,从而促使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 相关实验证明,茶叶氨基酸有助于大脑进入状态,对人的思维、记忆、学习等脑力活动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茶叶氨基酸还可以抑制由咖啡碱引起的人体兴奋,使人镇静,促使注意力集中。茶叶知识学习网觉得:早上工作,品饮一杯清清细嫩的名优绿茶,实在是非常不错。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叶的咖啡碱 咖啡碱在茶叶中的含量很低,但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碱,估计大家都比较熟悉,是相对于酸而言的一类物质,而这类物质都能使pH试纸变成不同程度的蓝色;生物碱,顾名思义,是指一类仅仅来源于生物界的碱类物质,这类物质都含有一个共同的元素——氮(N),或1个N分子,或好几个N分子,因此生物碱又被称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较广。 而嘌呤碱呢?可以把嘌呤理解为两个并起来的环状的分子结构,两个由分子组成的"圈圈",这个"圈圈"因为都带有4个氮(N)原子,所以也属于生物碱的一类。如果这"圈圈"再接上其它的一些不同的分子或基团,那么我们又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圈圈碱”,即不同的嘌呤碱。这其中就有我们十分关注的影响茶叶滋味的咖啡碱(接上了3个-CH3)、茶叶碱和可可碱。由于含量的关系,咖啡碱是最最主要的,所以聊到茶叶的生物碱,我们也都是着重的聊咖啡碱(又叫咖啡因)。 茶叶中的咖啡碱约占茶叶干物质的2%~5%,约占到了茶叶生物碱总量的95%以上,与茶叶氨基酸一样,均为茶树氮素循环的重要物质。实际上,咖啡碱与茶树的生长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茶叶新稍哪里生长旺盛,哪里的咖啡碱含量越多;茶树哪个季节长得快,哪个季节的咖啡碱含量就多。 咖啡碱是苦的,而且苦的有点让人难受,几乎不能转变成回甘。咖啡也含有较多的咖啡碱,初次喝咖啡的那个苦呀,印象特别深刻吧。但是茶叶的苦却并非仅仅因为咖啡碱那么简单,还有多酚类化合物、茶皂素、部分苷类等共同作用形成。如果要简单的辨别,那么咖啡碱是苦而不回甘的,多酚类化合物则能转变成回甘,转变的快慢则又在于不同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比例关系及刺激性的强弱。 咖啡碱还是形成茶汤爽口感觉的重要物质。因为咖啡碱能与儿茶素,茶黄素形成络合物,从而提供了一定刺激性而又较为协调的爽口感。此外,在冬天冲泡绿茶和红茶容易出现"冷后浑",也是因为咖啡碱与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等形成络合物的大分子,从茶汤中析出,从而出现茶汤冷后变浑的现象。不过冷后浑的茶反而是更好的,说明茶中的这几种主要的滋味成分含量较高。 茶叶咖啡碱的一般分布规律,有些独特的地方。对于茶树新稍的老嫩程度,其与茶叶氨基酸的分布规律是一致的;在不同的品种和季节性上,似乎又与茶多酚保持一致。因此,这滋味成分的“三国”,还有点“演义”。 (1)茶树新稍,越嫩的部位,含咖啡碱越多,反之越老的原料,含咖啡碱越少。 (2)大叶种类含咖啡碱普遍比中小叶种要多,似乎都是因为大叶种长得飞快呀,这可是从咖啡碱生物合成的途径得出的结论。 (3)夏季气温较高,茶树生长最旺盛,夏茶所含咖啡碱最高。茶多酚也是一样,于是夏茶往往就是又苦又涩的。想不想从茶叶当中找到浓咖啡般的感觉?你可以夏天最热的时候去云南摘一些芽头炒成绿茶试试。 (4)咖啡碱在温度达到178℃时开始变成气体升华,因此高温长时炒制或有挥锅工序的茶叶咖啡碱含量相对较少,茶叶 烘焙 过程咖啡碱部分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咖啡碱虽然是茶叶滋味的重要组成物质,但却并不是说含越多便越好,大家还要往下看看,了解它的功效和作用。对于某类人群,甚至并不适宜喝含有咖啡碱的饮料。 咖啡碱的功效作用较多,茶叶冲泡后约有80%的咖啡碱溶解在茶汤中,人喝了茶后,咖啡碱在人体内会迅速被分解,以甲基尿酸或尿酸的形式被排出体外,因此不会在人体内产生积累。喝茶多了,上洗手间的机会也多了,如果想知道茶叶含咖啡碱多不多,那就得看你喝了后有多快就上洗手间。 (1)兴奋作用。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从而使头脑清醒,帮助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为啥喝茶睡不着觉呀?就是你惹了咖啡碱。 (2)利尿作用。咖啡碱通过兴奋血液运动中枢、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的过滤率来实现利尿作用。对于心脏性水肿、水滞留等症状有显著疗效,也对肾结核和肾结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三个字:护肾的。 (3)强心、解痉、平喘作用。主要由于咖啡碱可以松弛冠状动脉、促进血液循环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可以解痉平喘、治疗支气管咳喘。 (4)解酒精毒害作用。咖啡碱能提高肝脏对物质的代谢能力,增强血液循环,把血液中的酒精排出体外,缓和与消除由酒精所引起的刺激。不过千万别以为“酒喝多了不怕,咱有茶来解。”喝多了,你迟早要吐的。 茶叶中的咖啡碱对大脑有兴奋作用,对心脏有一定的刺激性,这使得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 儿童 、心脏病人及神经衰弱患者只能远离茶叶。茶叶知识学习网听说现在有茶叶专家在培育和开发低咖啡碱的茶树品种,力求制出低咖啡碱茶。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芳香物质 在有氧环境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茶叶香气逐渐减弱,甘美口感逐渐丧失,陈味开始显露,直至质量完全变劣、陈化,失去饮用价值。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脂类物质,特别是一些游离的不饱和脂肪酸,它们都是构成茶叶香气的重要化学基础,但又是一些很不稳定的成分。在温度较高和有氧的条件下,脂类会发生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的进一步氧化分解,就会产生具有不良气味的低分子醛、酮、醇等挥发性物质,这是引起贮藏茶叶香气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贮藏过程中亚油酸、亚麻油酸等游离脂肪酸的变化与脂类物质基本相似。 目前普遍认为,绿茶具有"新茶香"的成分主要是二甲硫、正壬醛、顺-3-己烯乙酸脂和其它一些未知成分,在有氧的情况下这些成分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趋势十分明显,贮藏2个月,二甲硫较贮藏前减少43%,正壬醛减少80%,顺-3-己烯乙酸脂减少39%.而与此相反,贮藏过程中新产生出1-戊烯-3-醇、顺-2-戊烯-1-醇、2,4庚醛、3,5-辛二烯-2-酮和丙醛等。贮藏中这些物质逐渐产生,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增加。这些物质在贮藏前(新茶中)未曾发现过,这些化合物具有青草气和油臭味,由于它们的阀值很小,即使产生的数量极微,也会感到有不愉快的陈化气味。 另外,类胡萝卜素也易被氧化,绿茶贮藏过程中2,6,6-三甲基-2-羟基环己酮,β-环柠檬醛,α-紫萝酮,5,6环氧紫萝酮,等胡萝卜素的氧化物也有一定的增加。这些化合物与绿茶的陈味也有很大的关系。 红茶贮藏过程中香气变化更为复杂,随着脂类物质的水解和自动氧化,除了一些陈味物质的含量增加外,红茶中很多具有花香和果香味物质如苯乙醇、橙花叔醇等一以及对质量有利的异丁醛、异戊醇,芳樟醇等含量显着减少。这种变化不但使茶叶失去香味,还会显示陈味和酸败味。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在绿茶中含量较丰富。在有氧环境下茶叶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会因发生水解、褐变等一系列化学变化而减少,从而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由于维生素C氧化产生的2,3-而酮古罗糖酸极易与氨基酸发生羰氨反应;同时,2,3-而酮古罗糖酸脱水、脱羧后会产生褐色的羟基糖醛聚合物。使绿茶褐变,茶色泽和汤色变深、变暗,失去茶叶应有的新鲜感,从而降低了茶叶质量。 据研究,在有氧环境下绿茶贮藏4个月后,维生素C由贮藏前的306.75mg/100g下降至191.59mg/100g,下降幅度达37.54%,贮藏8个月后,下降至173.57mg/100g,下降幅度达42.32%,贮藏12个月后,下降至166.10mg/100g,下降幅度达45.85%.研究指出,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保留量为80%以上时,质量变化较少,当保留量下降至60%以下时已可感觉茶叶显着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