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足尖对心尖的震撼

  2024-06-17 15:02          0

亲爱的田:

昨天我和海伦看了《茶马古道·德拉姆》―我们被你影片的壮美所震撼。看之前我不知道该期待些什么,因为我对那个地方不了解。你的影片除了是一部诗一般的作品之外,更是一部永恒的历史教材,向世界展示了那个地区不同文化和宗教的融合统一。影片的音乐、影像祥和的气氛,总之所有的一切,还有那里的人们,令我们深深地感动。

马丁·斯科塞斯

2004年5月18日

这是美国电影大师好莱坞著名导演马斯科塞斯先生给田壮壮写的一封信。作为田壮壮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德拉姆》的拍摄带有一定的风格化,田壮壮充分运用了他在电影方面所擅长的讲故事的技巧,讲究人物的完整性,讲究用光、色彩和构图。怒江边峡谷、激流、碎石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真实表现了云南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这部由日本NHK电视台投资制作的纪录片,是中国第一部高清晰度数字纪录片。正如斯科塞斯在写给田壮壮的信中表示,该片令他"震撼"及"深深地感动"。而这,也是茶马古道给人的震撼和感动。

其实,茶马古道给人的震撼和感动还不仅仅是一部《德拉姆》。大约在同期,王洪波、何真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大马帮》和云南著名作家范稳的一部长篇小说《水乳大地》也给许多人带来了类似的震撼和感动。而在更早之前,云南著名作家汤世杰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情死》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是现在的纪录片和小说,甚至连一部当年虽然畅销,但却早已尘封,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也被重新挖了出来,大为流行。伴随着这一切的,是一股迅速兴起的丽江热、香格里拉热。一时间,滇西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游的"三江并流"地区成为了一片现代人无比热衷和向往的地理、文化、时尚圣地。

而这一切,最重要的起因,却是因为茶马古道的发现和命名。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云南迪庆的深山老林中,中文系毕业的几位青年人,带着某种迷离的惆怅,在几条古人留下来的老路上行走。那几条人迹罕至的道路,几乎快要被时代彻底废弃的道路。在当时崇尚快速、现代、先进的文化语境中,这种道路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但他们却凭着诗性的敏感,朦朦胧胧地触模到了眼前古道某种幽远、神秘、博大的丰富内涵。那是一个激情洋溢,热衷命名的时代,于是,他们也漫不经心地把眼前的古道命名为"茶马古道"。

想不到,1991年,他们漫不经心的命名成了正式的命名."茶马古道"这个文化地理名词开始逐渐传播开来。

茶马古道的发现,开始是无意识的,感性的。但这样的开始,也许是最好的、最纯正的开始。因为它触及到了一种存在。一种朴素的,但却静百给人震撼和感动的存在。

况且,这种感性的无意识,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尤其是那么多领域的那么多文化人的无意识。这种集体的无意识的背后,一定有一种深邃的因由。尽管那种因由,不是这里所能赘述。
然后,茶马古道成为一种学术活动,涉及地理的、历史的、民族文化的多维学科交叉的学术活动。这是一种有明确意识的学术活动,它的进行,极大地推进了云南地方史、地理文化史、民族史的研究领域和深度,成为一场极为成功的云南地方传统文化整合运动。

正是因为有朴素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开端和理胜的、深入的学术研究活动,以茶马古道为核心的这一场云南地方文化整合运动带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产业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文化产业价值。

而在这种产业价值中,旅游行业可能是受益最大的一个行业。而另一个受益最大的行业无疑就是普洱茶产业。

只要回顾一下2005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和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普洱茶文化活动就明白了。正是从这一年和这一个活动开始,普洱茶开始迅速热起来。

是的,无论是更名还是普洱茶马帮进京,都免不了有炒作的嫌疑,但这种炒作,并不是凭空开始的,而是有长期酝酿和准备的。也就是说,是有根基和成熟思考的。因为,经过许多人的多年努力,茶马古道,以及在这条古道上所附着的一切已经热起来了。而作为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负载之物―普洱茶,此时只不过是顺势而为,把普洱茶又化顺理成章地嫁接到了茶马古道文化上,同时,也把这一场以茶马古道命名的文化整合运动推向高潮。

今天,茶马古道已经正式命名20周年.回首这一场进行了20年的文化整合运动,我们应该说,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产业价值上,这一场风起于萍末之端但却飞扬于青云之上的文化整合运动是极为成功的,至少,它是当代中国各个地方的文化整合运动中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

而之所以成功的最重要秘诀,恐怕还要回到文章开头的男封信中的两个关键词:震撼和感动。

震撼,是因为有一种壮美,无论是来自怒江的还是金沙江的、澜沧江河谷的壮美,都是云南奇特的、得天独厚的大地之美。

感动,深深感动,是因为来自生活在这片壮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以及他们内心的宗教、文化和感情。

而震撼和感动,如果以茶马古道的大故事来讲述,那开头只能从普洱开始。因为,这里是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