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家花茶店采访时,一位八旬老伯表示他想购买一些花茶自己喝,有没一斤十几元的。店员说最低价是一斤100多元的,并且只有一种选择。老人听完失望地走了。茶客小王突然发出一句感叹:“现在的老人真可怜,想喝茶,却找不到符合自己心理价位的产品。”
都说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是巨大的,为何很多商家都喊着生意不好做,纵观茶叶市场一斤80-400元的茶叶占总需求量的五成左右,很多茶企把500元作为民生茶与高端茶的分水岭,大部分的民生茶都要卖到三四百元甚至400多元一斤,几十元到200元之间的价位几乎是一个断层,而作为普通百姓自家的消费品,这个区间的产品受欢迎度更高,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有这样的需求摆在那,也只有成为民生的产品,才有可能被很快地消耗掉,但是大部分的茶企都在为迎合少部分人的口味绞尽脑汁,换上简装显得更亲民、用小包装显得不那么贵……尽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营销手段。
今年一家花茶企就瞄准了这一市场需求,首先,在工艺上进行创新,研发出先进的连窨技术,将花二次利用的时候,让茶坯将花香吸附到极致,改良了原来做“低端茶”的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品质反而得到提升。
其次,从机械化程度上去创新,当下,人工成本高企,而且效率低,如果能达到更高程度的机械化生产,就能又快又节约地生产出满足主流市场需求的民生茶。
在工艺和机械化程度上去琢磨去创新后,该茶企研发出一批一斤30元左右的花茶,从品质上来说,因为工艺进步了,该产品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斤十几元的花茶好得多,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在品质提升的基础上,相信物价水平与二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这样的价格那位想买十几元一斤茶的老伯是很乐于接受的。
再者一旦成为民生的东西,百姓的需求就会被大大释放,从一个批次来说该茶企保证了相当的利润,从长远来看,它以量赢得了市场,效益颇为可观。
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是希望商家从技术上去突破,去研发新的工艺,在老百姓最喜欢最需要的价位上,多研发一些产品,让人眼花缭乱的营销方法比起实实在在能用平价喝到健康的生态茶,对我们来说更有吸引力。
来源:东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