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牛肉热与名岩杂说

  2024-06-17 15:02          0

对于岩茶热,先看一看普洱茶、金骏眉、武夷正岩茶他们“疯狂”背后的不同之处。普洱茶,如果没有所谓“越陈越香”带来收藏升值的投资价值,他何以能疯狂?有些著名的普洱茶企完全把普洱茶当作金融衍生品来运作,茶叶都成类金融产品了,其过程与结果何以能不疯狂?因此,有些普洱茶涉及“炒作”在所难免!当然,普洱的生普茶,最美妙的口感体验要在十数年之后,甚至需要更长时间的猜想与等待,并且这个等待还具有不可捉摸的不确定性,能带着历史的回味与好古的文化感,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物……

金骏眉作为一个单品,疯狂得很偶然,这种疯狂也是特殊时代的必然。他不曾被炒作,而是被某特殊的人喜欢,然后传开了,就有更多的人跟风喜欢,似乎就是这样。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红茶是当今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茶类,而武夷桐木村的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自然有被更多人接受的道理。

武夷正岩茶开始疯狂的时代,正是国家严控公款奢靡的年代,这不是很奇怪吗,但同时,它的疯狂也是在提出“实现中国梦”之后的年代。随着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富足,社会精英、个人自我的品饮体验开始具有更多的创造力与追求,他何尝不也是反映着当代社会正开启着一个有品的时代吗?

相较于普洱茶,武夷正岩茶更充分体现出了品饮的价值。武夷正岩成品茶,自次年起就进入了最美妙的口感体验期,两三年间其美妙的口感与丰富的变化,令人陶醉。同时,亦能长期存放陈化,同样可以体验历史的回味与好古的文化感。所以,相较于普洱茶,好茶何必须等上十年二十年呢?武夷茶,自宋元时期即为贡茶:从清朝至今,早已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制茶工艺;在近代,长期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茶品:作为六大茶类乌龙茶的鼻祖,其影响至国际茶文化、影响至中国的茶艺茶道。如此的武夷正岩茶,在当下盛世的中国,何以会不“疯狂”呢?

大家试想一下,相比较其他行业领域或其他茶产区,武夷正岩茶产区地域那么小、产量那么小、茶企规模那么小,具备了可以“疯狂”的先决条件。

无论是普洱茶的大地震,还是金骏眉的风光不在,我们也都需要正确的看待一个行业和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武夷岩茶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行业中人自己做好品牌定位、产品定位,不断的进行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行业自然就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当然岩茶热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厘清的东西,这些将有助于消费者正确认识和看待岩茶。市面上大卖的名岩字号茶除去价格因素以外,大抵上还有4种区别,即新老工艺之分,正货与仿货之别,便是仿货之中还有“正仿”与“歪仿”之较,还存在因经销商不同而产生的,在相同厂家、相同货号间产品质量的不同。工艺分之

所谓“老工艺茶”首重茶味,而后重保存时间,再后才是香气,由老工艺制得的“牛肉”、“马肉”茶味极重、耐泡、水体清晰度强,味甘甜、软口润喉,存放短则3年,多者可存5年茶不变味,汤水愈久愈顺。而新工艺茶则与老工艺茶完全相反,新工艺制茶最重香气,盖香鲜锐、岩韵极显,但在汤水中表现出茶味不重、“座杯涩口”,易于反青、杂味愈胜的问题。笔者认为,所谓新老工艺并无优劣之分,旧时武夷茶运输耗时,久存之下香气易散,所以在传统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中,重视水感、耐泡度与保存期的精制标准极大地满足了当时经销商与消费者们的需求,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物流业的发展,茶叶的保存条件相较以往已经大为改观,重视茶叶的香气和韵味,这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经销商与茶客们共同的追求。原料别之

再谈“牛肉”、“马肉”的真货仿货,顾名思义所谓真货“牛肉”、“马肉”便是在传统地理范围之内所种植的肉桂品种青叶原料而制成的肉桂精茶,例如:福州某知名老茶庄内有一款唤作“扫地僧”的一号名岩茶,其号称便是由武夷山“慧苑坑”,石背之上、背光之处、野生之种、老枞之树的肉桂原料所精制而成的产品,据店老板娘说“此种原料的价格就要比同一场区内的其他原料价格高上一倍有佘。”所以即便是在真正的“牛肉、马肉”中还是会有价格与质量的区别,故此在武夷山内才会有“岩上还有岩上岩、岩上岩茶上青天”之笑谈。

真伪较之

如今市面上的“牛肉”、“马肉”纵横交织,无良商人以次充好胡乱攀附名岩名种,此类举措屡见不鲜,这种行为便叫“歪仿”,而“正仿”或是“高仿”相较与“歪仿”、“乱仿”则有意思的太多,一般来说要想精制出一款“高仿”的名岩茶产品对于大部分的武夷山制茶师傅来说,这可算是一件门槛颇高的技术活,要想有“含金量”地制假售假、大销大卖,拥有高超地正货品鉴水平便首当其冲,作为一名茶师他需得切实地了解“真家伙们”的一切信息,包括土壤、树龄、树种、小环境等,甚至还要知道所仿产品确切的制茶日期、当日天气、工艺风格等等这些要素,这些必要的信息经过茶师脑中精确的数学建模之后,还需广泛寻找适合使用的原材料,最终才能成功地制成一泡“正仿”名岩茶,有些时候这些“高仿”的山寨假货甚至比真货的原料与工艺都还要来的出类拔萃,每每遇见到这样的“高仿”名岩茶,笔者无不是以一种如逢至宝的心去情温柔对待、细细品尝,饮到切实之处,拍手叫绝,多有恨不识此茶师之心情,此种妙处远不足与外人分说。

疑惑破之

除了那些经于名匠之手的“正仿”名岩字号茶以外,最有意思的不过就是那些相同产厂家内、相同标号,而味道却又不尽相同的名岩茶,友人遇见尝以为怪,其实则不然。举一例说来明:现有甲乙两商余同地域共为丙厂名岩茶“牛肉”之经销商,两者茶庄内“牛肉”卖价均不相等,丙厂为作协调便使用与甲乙两商各自售价相符之“牛肉”原料,或以不同精制手法再行加工之后分供于甲乙两商,从此以后甲乙两商各卖各家,互不相扰,这便是市面上同厂之茶有不同滋味之缘故。

我们都已知晓“牛肉”、“马肉”的好,但是又非那里风景独好,武夷大川之中名岩可不少,茶人客商你切勿自牢,若只是盯着一泡好茶你忘不了,岂不是误了那青春年少,无论是牛肉和马肉它有多少,这辈子喝过了一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