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所说的云南普洱茶与历史上所称的普洱茶都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只是加工中造型和发酵程度不同。现今的云南普洱茶成品分普洱散茶和普洱压制茶两大类,出口普洱散茶主要由六个级档,普洱压制茶则有云南普洱沱茶,云南沱茶,普洱方茶,普洱茶砖,云南七子饼茶等。
1973年以前,云南每年都调给广东口岸茶叶公司晒青毛茶数千担,广东口岸用云南晒青毛茶混合本地茶、越南青茶制成“普洱散茶”独家经营出口。1973年昆明茶厂试制普洱茶成功后,由云南自营出口,晒青毛茶乃停调广东。
以后广西、湖南、四川等省也先后用小叶种茶制普洱茶出口,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昆明茶厂于1973年试制大叶种普洱茶成功,乃在全省逐步扩大生产,开始自营出口,当年试调香港德信行七子饼茶10.2吨,金额1.63万美元 ;1974年在广州交易会上,成交出口港澳和新加坡七子饼茶12.37吨,金额2.53万美元;1975年出口饼茶、云南青、普洱茶、红茶合计104吨,金额23.43万美元;1976年又增加沱茶、茶砖两项出口;到1985年普洱茶出口港澳增至1560吨,金额249.17万美元;之后几年普洱茶出口港澳每年大体保持1000多吨,占全省普洱茶出口总量的80%以上。
80年代初,云南普洱茶开始进入日本市场,1981年出口542吨,以后几年的出口量在100多吨至200多吨之间,多为散茶,成为云南普洱茶主要出口的第二个市场。
云南普洱茶出口售价平均每吨为1700美元左右,高于其他省普洱茶出口售价约30%,出口数量约占港澳普洱茶市场销量的三分之一,因而云南普洱茶在数量、质量和价格上都具有左右港澳茶叶市场的能力,在日本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逐渐打开了销路,赢得了客户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