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为茶园增施有机肥

  2024-06-17 15:02          0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普洱市思茅区作为2017年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步伐,进一步把茶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从源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势明显

  有机施肥更生态

  素有“绿海明珠”“林中之城”美誉的思茅区历史上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茶叶种植生产历史悠久,传统茶园管理中,遵循节气。普洱市思茅区自古以来就有施堆肥、沤肥等农家肥的习惯。如今,思茅区畜牧养殖业已成规模,有机肥原料资源充足,为茶叶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近日,云南省农业厅土壤肥料工作站(以下简称省土肥站)的领导、农业技术专家及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负责人到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实地观摩指导思茅区2017年茶叶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项目,并对高山茶园专业合作社的100余户农户进行现场培训。

  “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核心基地4000亩茶园里,用彩旗隔离出来的就是肥效对照试验区,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生产基地监测试验点和投入品台账。通过布点监测、数据跟踪,预计明年有机肥替代化肥带来的‘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的效果就能显现出来了。”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农艺师陈平介绍说。

  据了解,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项目是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的通知》和省农业厅《云南省2017年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要求,以大力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茶叶质量效益提升为目标,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形成示范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运营模式,创建知名茶叶品牌,逐步构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目前,思茅区茶企、茶农在“三品一标”认证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已经建成投产2家有机肥生产企业。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思茅区将建成1座年产1.3万吨集约化有机肥生产厂,6座年产300吨小型堆沤制肥场,年产高效优质有机肥总量将达到1.48万吨。

  示范带动

  施肥增效又提质

  据了解,今年2月思茅区政府成立2017年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通过对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摸底,择优选取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新型实施主体——普洱董氏兄弟茶园有限公司、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和高山茶园专业合作社。该项目在思茅区南屏镇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茶园1.7万亩,辐射带动茶园10万亩,主要辐射南屏镇、倚象镇、六顺镇、思茅镇、思茅港镇5个乡(镇),直接惠及茶农1.05万户。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标准的有机茶园建设工作,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有机茶生产要求,增施有机肥保持提升有机茶质量和产量,每亩每年平均施用1500公斤有机肥。建成了有机肥发酵场1560平方米,年加工有机肥能力为2000吨,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扩建3000平方米有机肥集中生产厂房及生产线。

  以有机茶种植、加工为主的普洱市原生茶业有限公司2600亩茶园基地虽然已获得欧盟和美国有机认证,但产量低每亩只能达到77公斤,需要通过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提升有机茶质量和产量,每亩茶园增施有机肥1000公斤,施肥后力争亩产达到120公斤,单产增加50公斤,同时茶树增加营养逐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生物药防虫,达到生态有机状态。

  思茅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项目实施后,示范区土壤质量明显提升,经第三方检测,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5%,达到0.72%。原有无公害食品标准的10000亩合作社茶园,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方式,将实现化肥减量15%。

  思茅区通过实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生草覆盖、种植绿肥等措施,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肥力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茶叶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