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不发现于僧,但僧茶不分家
如果说《神农本草经》这段话是最早可信的依据,那么“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尝百草”的神农,便是茶叶最早发现的始祖了。而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则是以后的事。春秋孔子只“闻四方有圣者”(1),而未见其僧徒。虽然朱士行在《经录》里提到“秦王政四年,西域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始资佛经来。”但是这18名沙门却被秦王“怪其状,捕之系狱;旋即逐国外”。并未在中国站住脚,更未有对中国茶叶发生嗜好的情事。那么佛教传人中国在何时?“应在武帝通西域后,至明帝时天竺人来华,朝廷遵之,遂视为异闻,而传播于后世。实则中国佛教史.当以安世高(安息人。后汉桓帝建和年间来华—笔者)、支娄逛徽(月支人。后汉灵帝时来华—笔者)来时为始也。(2)
佛教传入中国后,我国饮茶习惯很快为佛教徒所接受,并且大受欢迎。这是因为和尚日夜坐禅,饮茶可以却睡;和尚以慈悲为怀,戒杀生,饮茶便成为唯一法宝。如是许多著名的茶僧也随之出现。如唐代的灵一、皎然,宋代的怡然。
佛教徒不仅用茶自饮、待客,供奉佛祖,而且举行茶会。如西藏喀温巴穆大喇嘛庙,四方云游僧和巡礼和尚常常到这里聚会,同时举行盛大的茶会。巡行和尚笃诚信佛,用茶款待全体喇嘛。全庙有4000名喇嘛,每人饮2杯,便需8千杯,当时费银50两。
二三月间,西藏喇嘛举行三星期盛大的祈祷会、在此期间还有大型的茶会。数千名喇嘛披着庄严的法衣排列成行,静坐在殿内的蒲团上。年轻的喇嘛,端出热气腾腾的茶釜,施主拜伏在地,将茶汤分给众僧。与此同时,施主大唱《赞美歌》。富裕的巡礼和尚,将点心或牛酩等物加进茶中。(3)苏纽某国王曾连续八日举行大飨宴。这种大飨宴也喝点心牛酪的茶汤。会后,信士们游山穷人携带茶锅、茶碗,在山腰上烧水喝茶,享乐一天。(4)
中国佛教传到日本等国,也是与传播茶叶同步。外国的留学僧回国时,往往带去传播的是佛道与茶籽、茶叶。日本史书载“茶与佛不分”。最早在奈良时代,圣武天平元年(公元729年,即唐玄宗开元17年)。日本天皇召集100名僧人讲《大般若经)4天,第二天赐茶给僧人。植武天皇建历24年(公元805年,即唐顺宗永贞元年)传教大师最澄来中国留学,带回茶籽试种于江州坂本;并带回厅装茶叶一箱送空海弘法大师二空海奉与嵯峨天皇。
著日本第一本茶经—(吃茶养生记)的荣西禅师,两次来中国,带回的茶籽在博多的圣福寺等佛院。
兴安岭以东的朝鲜,因佛教未占优势所以饮茶不盛行。
由此可见,茶虽不为僧人发现,然而茶与僧自古就结成不解之缘,而且是同步的,有僧必有茶。
二、自古佛寺多名茶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徒多居名山建寺。如是,方丈要百僧开辟山地,种植茶树,随着饮茶日益增多,僧人对茶叶的采制便加强研究,不断改进。于是历代都出现寺院出名茶的特殊现象。其中许多贡茶也产自寺院。如陆羽生长在僧寺,与吴兴释皎然为友,后陆羽居浙江吴兴若溪,著《茶经)三卷、《茶纪》一卷和《顾褚山记》二卷(后二书已佚)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明代无挣居士与五台山演镇、终南山明亮同试天池茶时。就研究茶叶品质与茶园的关系,以促进茶叶质量的提高。因此名茶产自山寺的多。如著名的顾诸山的贡茶紫笋,首先是产自吉祥寺。曾为清朝乾隆弘历所钟爱而每年进贡18斤的君山银针,产自君山白鹤寺。如湖北远安县的鹿苑茶,色黄如鱼子泡,白毫显露,条索如环子脚.清香醇和,回味甘凉,便是产于鹿苑寺。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以贡茶大龙团换取垂云茶的糠芽、雀舌,便是浙江杭州宝严院垂云寺香积厨的妙供。这垂云茶竟惹起东坡的诗兴大发,赞美“棣芽分雀舌”,是“妙供来香积”
日月流逝,盛衰衍变。佛寺古代出产名茶而今不见有的: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扬州大名寺、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雁岩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西山白云寺、建安北苑凤凰山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褚吉样寺、四川应灵县金山寺、绍兴云门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丰县普利寺(洞山寺);等等。
佛寺到今还在生产的名茶有:黄山松合庵、吊桥庵和云谷寺的黄山毛峰,东山洞庭寺的碧螺春,杭州龙井寺的龙井,徽州松萝庵的松萝,武夷天心观的大红袍.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庐山招贤寺的云雾;等等。
日本栽培名茶的始祖也是一位高僧。这位高僧就是明惠上人。他住在山城国葛野郡拇厚高山寺,将朋友赠的茶籽五粒精心栽培,每年移植,逐步育成茶园。并授蒸焙制法。后移植宇治,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遂培制出一种名茶。日本人尊明惠上人为茶的始祖。当时,茶叶为佛教徒的固有物,寺外几乎无饮茶者,经明惠上人的传播寺外的人们才普及饮茶、种茶。
名茶、贡茶多出于高山佛寺,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从地理环境来考察,佛寺多建在高山,气候湿润,云雾缭绕,土质肥沃,适合茶叶的繁殖,为生产名茶提供了生态环境。
2、从僧人主体和信仰的需要来说,则有这些方面:
(1)戒律坐禅的偏要。佛教戒杀生、戒淫。而饮茶能抑制情感的冲动。坐禅不睡,不吃晚餐,更需要饮茶。唐玄宗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降魔师,兴禅教,学禅时不睡,也不吃晚餐,只许饮茶。禅僧们各自备茶叶,到处煎饮。(5)
(2)认为饮茶能健康长寿。如西晋末教煌僧徒丹道开,每日服形如小石子的成药丸子伴茶饮一二升,不畏寒署。他所在的山上寺院郁垦荒植茶,以备时常饮用。(6)
东晋名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序文中写道:“跳足清淡,夜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可择甘脂,使唤童仆,要水要茶。”也正由于他常饮茶水而健康长寿。
唐代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东都有一位僧人,年达130岁,他一向不吃药,只嗜好饮茶。他到哪里只要茶喝,喝过一百碗还不厌恶。(7)
(3)结缘的工具。日本弘安年间,睿尊山城宇治桥东的桥寺再兴起的时期,在寺中设茶室,施茶给往来人等饮用,以结佛缘。
(4)茶助诗兴。凡名僧多善吟诗,常与文人来往。饮茶既可待客,又可有助诗兴,故历代不少著名文士与名僧往来,吟诗品茶,成为文坛盛事。历代著名文士题寺院茶诗的不少:如李白答族僧中孚赠玉泉寺仙人掌茶诗、杜牧题禅院茶诗、郑谷题兴善寺茶诗、皇甫冉送陆羽采茶栖霞寺茶诗、苏轼在广东惠阳题白鹤峰嘉佑寺茶诗,等等。写茶诗最多的莫过于陆游。他平生写诗一万首,做茶官10年,写出的茶诗达300多首。苏轼、白居易写的茶诗也有数十首之多。而名僧与名士饮茶而吟诗的也不乏其人。如唐朝名僧灵一驻锡余杭宣丰寺时,常与亢居士饮茶吟诗。一天,他与亢居士到山上,取泉水煎茶,边饮茶边欣赏山水。茶助诗兴,写下有名的(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诗日: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唐朝诗僧皎然,乃南朝宋谢灵运第10世孙。他与茶神陆羽结成忘年交,茶诗写得不少。有一年,他们在一处僧院共度“泛菊会”佳节,本来应该饮菊花酒。这种菊花酒是用瓮盛酒,以绢袋装晒干的白菊花二两悬于酒面一指高,密封瓮口,经宿取去菊花绢袋,而酒留有菊香。可是他们追求清心节欲,不饮刺激欲望的菊花酒,而饮用黄白金钱菊茶。
茶助诗兴,皎然即兴作诗(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道出了茶、僧、诗一体的底蕴。诗曰: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能助茶香?
三、“茶禅一体”的底蕴
唐朝大兴禅教,禅宗重坐禅,叹思不眠;又断食,断食要斋戒,通夜举行祈祷仪式,如不饮茶,不能坚持下来,于是提倡饮茶,再者为了健身长寿,因而茶水成为一种特殊的饮料。
上面讲的“茶佛不分家”、“茶禅一味”、“茶禅一体”是从生理的需要和戒律、祈祷的要求等角度进行观照的。是低层次的;如果要探讨“茶禅一体”的意蕴,必须从茶禅的哲学思想去考察。下面,试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初探“茶禅一体”的底蕴。
全体佛教,自一面观之皆为禅宗。就教义来说,始自小乘之上谛十二因缘观,终迄天台之一心三观,华严之法界观,莫不信禅。只有对禅的内容,解释互有差异。禅之形式,修行的方法,也为佛教所通用。所以有人持“佛即禅”说是有道理的。本文所讲的“茶禅一体”的禅,也包含有不属禅宗的佛教徒。
茶与禅看来是两码事,可是僧人解渴、参禅、祈祷、茶会要茶,于是种茶、焙制茶叶,这样使僧与茶发生了关系。茶道与坐禅的心境是一样的:茶道,讲究井然有序地喝茶,追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禅的修行,常以“法令无亲,三思为戒”,也是追求清寂。茶道和禅心,个中之情趣虽不一样,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僧者常说饮茶有三德;一、坐禅时,通夜不眠;二、饱腹时,可帮助消化;三、茶为不发之物,可抑制性欲。因而日本高僧、名茶始祖明惠上人提倡茶十德。这十德包括了茶道与禅心。即:一、诸天加护;二、父母孝养;三、恶魔降伏;四、睡眠白除;五、五脏调和;六、无病无灾;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九、烦恼消灭;十、临终不乱。
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在遗训里特别标榜“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这一宗旨。
唐代正定府赵州观音院住持从稳禅师。时人称他为赵州禅。他不仅仅认为吃茶健康长寿,〔他活到120多岁)更追求喝茶与禅心的契合。曾经流传“赵州禅吃茶去”的传说,可以说明从稳禅师把茶赋予禅意。
一天,某和尚去拜访赵州禅,赵州禅问道:“以前你来过这里没有?”和尚回答:“来过这里。”赵州禅说:“吃茶去(请喝茶)!”又有一个和尚来,赵州禅间道:“以前你来过这里没有?”那个和尚回答:“我没有来过!”赵州禅说:“吃茶去!”
寺院的院主听了.对赵州禅这样的回答颇不以为然,便问赵州禅:“你对两个情况不同的人都答以相同的一句‘吃茶去’,究竟是什么道理?”赵州禅叫了一声:“院主!”院主答道:“是!”赵州禅紧接着说道:“吃茶去!”
赵州禅为什么对条件不同的三个人,都用同样的“吃茶去”来回答。这个“吃茶去”就是茶道与禅心的默契。
“吃茶去”在表面上的意思是“请喝茶”,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但对于禅者来说,却是从稳禅师发现的禅意。
赵州禅的回答,关键在于“这里”。他所指的“这里”,不是有坐标轴的地方,而是指位置不定的“这里”。和尚来过“这里”或未来过,彼此认识或不认识,都不是重要的事,只要彼此在“这里”能真心地一起“吃茶”,就是达到“禅茶一味”的境界了。这与日本愚堂国师( 1616年段)所说的揭语“佛法原来无多字,吃茶吃饭又着衣”是相同的。
中国“茶禅一体”的文化思潮、哲学观念,随着佛教的外传而传人日本等国。
如中国的大灯国师、高僧圆悟克勤、元代高僧古林清茂,在宋元时代曾将中国“茶禅一体”的哲学观念传到了日本。古林清茂东渡日本到68岁圆寂为止,历访了京都镰仓等地,传播了临济宗的禅道和王羲之等人的书道以及抹茶之法。
赵州禅“吃茶法”这个主题,也传到日本,受到日本的重视。
创“茶禅一体”的草庵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是京都紫野大法寺一休和尚的门徒。他喝茶的起因是因参禅经常打磕睡而不安,于是向医生求救,医生劝他喝茶,于是他便喝起茶来。后来他觉得喝茶要有一定的规矩,于是逐渐立下吃茶的规矩.而创立了茶道。但是他的茶道的宗旨仍是继承荣西“喝茶养生”的观点。他之所以完成含有禅心的茶道,是由于他师父一休的启迪接受中国赵州禅“吃茶去”的主题。
当珠光创立茶道时,一休禅师问他:“要以怎样的心境来喝茶?”珠光回答:“可以模仿把茶传到日本的荣西禅师所说的‘为健康而喝茶’。”
这时,一休想以赵州禅“吃茶去”的主题去启发他,间道:“某和尚问中国赵州禅佛法的大意时,赵州禅答道吃茶去’,你对这种回答有什么见解?”
珠光默然。
一休叫侍立在一旁的另一个和尚端杯茶来,珠光刚把茶杯端在手上时,一休大叫一声,一掌将珠光手中的茶杯劈倒。珠光一动也不动,只对一休行了个礼,就站起来辞行。刚走到门口,一休突然叫道:“珠光!”
珠光回过头来答了一声:“是!”
一休说:“现在我们不谈喝茶的心得,只喝茶怎么样?”
珠光平静地答道:“柳绿花红。”
一休听了,就原谅了他。
为什么珠光答了一句“柳绿花红”,一休就原谅了他?原来这四个字出自中国宋朝大诗人、信佛的东坡居士的诗句:“柳绿花红真面目”。这“柳绿花红”是说所有的柳、花都是“露堂堂”地呈现在外,不是蓄意显示自己,只听自然界的安排。人对日常琐事。能以感谢的心情来感觉它的存在,必须经过一番修炼的功夫,才能达到那种境界。如今门徒珠光说出来,正充分体会了“不妄语戒”的禅意,所以一休原谅了他。
从此,珠光果然改变了喝茶的心境,而完成了含有禅心的茶道—将巧世纪日本建银阁寺、创立以抹茶作功夫茶的“茶禅一体”足利义政的书院式的茶道,而创“谨敬清寂”的草庵茶道。
珠光提出茶道之心是“谨敬清寂”,法名宗易的千利休将“谨”字改为“和”字,使茶道的禅意更推向一个深的层次。
他认为“和”不仅仅是和蔼可亲,而是把各人的个性予以调和,把不同的特性加以活用,变成不属任何人第三种风格。如此人与人之间才能融合。佛教社团的原语是僧伽,就是“和合”的意思。僧人称和尚,也是取和合为高尚之品性的意义。有敬才有和。
和合之后则心能一致。一致的心境,就是“寂”的境界。所以千利休创立的草庵和美茶非常讲究“和敬清寂”的意境与禅心。凡参加茶会的人,在清水钵前,用水漱口净手,再踏进一条称之为“闹市中的山居”的清静、洁身之路。这条路有森森的树木,有婆要的树影,有竹编的影壁。经过重重的遮拦,才由外庭进入内庭。这时一切烦恼消失了,心境十分净化。然后进人茶室。
在茶室,先欣赏壁完中的字画再领略火相的美妙。主人取出炭头,放好茶釜、烧炭。将蒙在燃炭上的白灰拂掉,让红彤彤的火炭集中,再将黑炭围在周围,这样嫩起旺盛的炭火构成美妙的火相。
如果说踏进茶室体现“和敬清”的禅意,那么观火相则体现一个“寂”字。已燃起猛烈火焰的木炭,用灰蒙盖,仍留有余温。这种状态就叫做“寂”。这种余火,尚可暖和溺水的人,使之苏醒;可烘暖心已冷却的人,使之慈悲。把人们的烦恼和智慧的“和敬清寂”相融和,这是茶道之心,也是禅心。
“茶禅一体”表现在茶、禅的诸多方面。
经行,这是“茶禅一体”的另一种表现。僧人坐禅磕睡来了,或者饭后感觉疲劳,便在一定的地方走走,或者在室内绕着圈子踱踱步,以调剂身心,这叫做经行。“若一杯(壶)茶让众人轮流喝”,这也是具有“说不尽的禅意”的“经行”。(8)
日本千利休在摒港举行的“丰收之秋”的茶会,就体现了“经行”的主题。
他邀请的客人有领主、农夫、渔人等人。按照规定的时间,第一个来的是渔夫,接着是农夫,再来的是两位豪门公子。四人先欣赏壁完里的插花、挂轴字画。回到座位半小时后,堺港领主才气喘吁吁地登堂,屈坐末位。主人先向主客渔夫致寒喧词,并欢迎全体客人点茶。于是主人捧和美茶先给渔夫、农夫,到领主殿下时只余茶底了。殿下从怀中取纸抹茶碗,摆在膝前,深施一礼,再将碗奉还主人。
在这里没有富贫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有的是“平常心是道”的“心心相通”。茶道的真谛,禅的根本,并不脱离现实生活的境界。
“茶禅一体”的意境并不只是在饮茶的僧禅上体现出来;凡夫俗子的饮茶、采茶,也能表现茶道与佛心的契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日本出动特殊潜水艇攻击雪梨湾,当时情势紧急,生死枚关,可是日本潜水艇中有一个人偷偷地煎茶给大家喝,同时还拿出他母亲给他的酸梅分给大家吃。此时此情,使人想起佛教的“别思量”。由于他有了“别思量”的佛心,把全部的精神、思想都贯注于喝茶中,所以,纵使他处在危急关头,也觉得坦然。这时,狭窄的艇也成了宽敞的“茶室”了。
采茶人专心一意地采摘,好象悠闲自在,实际上他〔她)们是很辛苦的。此时他〔她)们的心情是“摘茶更莫别思量”,与佛教所说的“处处分明是道场”是相同的。因而从某种愈义来说,也是“茶禅一体”。
佛教徒从却睡、健身、长寿嗜茶,到祈祷的供奉,举行茶会、创立茶道,是“茶禅一体”从萌生,到逐步完善,不断升华的轨迹。“茶禅一体”这种文化思想与哲学观念与同种茶、吃茶一样是在中国诞生的,并与佛、茶的东传而同步传到日本等国,对诸国的茶道起了促进、深化的作用。这是中国引以自豪的。可是,我们必须清醒地面对严峻的现实,曾是发现茶树的中国,如今面对国际饮料如咖啡、可可、可口可乐的挑战,销售疲软。曾经创建而外传如赵州禅“吃茶去”的“茶禅一体”的文化现象、哲学思想的中国,如今对这种哲学思想的研究少有人间津.而茶道也未继承、完善而发展.升华,却让它在岁月的流逝中日渐消失。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和有志之士的反思、重视与振作。
注释:
(1)《列子》。
(2)蒋维乔:《中国佛教史》,民国版,第9页。
(3)查理·鲍乐:《西藏人民》。
(4)《西藏旧传》。
(5)封演:《封氏闻见记》。
(6)《晋书·单道开传》。
(7)《旧唐书·宣宗纪》。
(8)日本竹田默雷禅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