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毓龙的《说杭州》曾提到汪庄:“汪庄原名清白山庄,在清波门外夕照山麓,占地三十余亩,三面临湖。营建多年,民国十六年尚未完全竣工。主人惕予,名汪自新,别号蜷翁,安徽绩溪人。业医,世为茶商,有汪裕泰茶庄。后又以贩古玩起家。”文中钟毓龙特别提到汪庄在建筑时侵占湖面甚多,曾遭到杭人的反对。对此,阮毅成在《三句不离本杭》中亦回忆说:“汪庄在建筑时,侵占西湖湖面甚多,杭人讼之于官,汪允俟其百年之后,将庄屋捐赠地方政府,作为公用,始免拆除。”
对于汪庄主人汪自新,钟毓龙除介绍其世为茶商,有汪裕泰茶庄,后又以贩古玩起家外,还称其“业医”。原来这汪自新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人,他28岁开始在上海悬壶济世,两年后赴日本学习西医,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了中华女子产科学校和协爱医科汪惕予专门学校。他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中西医最 新、最重要的学理,发行各种医书17种,其中16种冠以“汪氏医学汇编”之名,后人因而称他是中西医结合的鼻祖。
在《说杭州》中,钟毓龙曾逸笔草草,叙及汪自新的种种雅好:“主人身着短衣,正杂花匠间操作。庄中花卉四季不断,固酷爱花者也。承其导观各处,亭台楼榭,陈设富丽,布置颇见匠心。所有联对皆其自撰自书,篆隶均有。且癖好琴,筑有琴堂,藏琴百余张,建坊题曰‘千今百古琴巢’,其屋亦名‘今蜷还琴’楼。其夫人赵素芳亦善操琴。又移古墓前之石翁仲等陈列园中,实为创见。据告,建筑费逾十五万银。尚拟建一塔,大过雷峰,每层可置酒四桌,其财力及抱负如此。又云,琴堂建成亦将捐为公用。汪庄琴堂中收藏古琴甚多,杭州沦陷时悉为日寇掠去。”阮毅成亦回忆称,1928年6月22日,他们夫妇第一次游汪庄,曾见有古琴多张。“汪庄主人好琴,特在庄内建精室数楹,名曰琴堂。并雇琴工制琴,名曰汪琴”。1929年举办西湖博览会时,汪自新被聘为评议部委员。当时,博览会艺术馆工艺组所展出的名贵古琴,多出自汪氏珍藏。
另据“年轻时与汪庄庄主汪自新的二儿子汪振寰曾为友人,新中国成立前常去那儿玩耍,知道汪自新风度翩翩,既是茶人,又是文化人”的郑志新回忆:“汪自新是个多有雅趣的人,极爱品龙井名茶,游西湖山水,好鉴赏书画以及徽墨端砚,善弹古琴,故在上世纪20年代,在汪庄开设杭州汪裕泰茶号。茶庄极重质量,每当西湖龙井新茶上市,汪家父子必亲自从上海赶到汪庄,认真验收茶区各茶行代购进的新茶,择优汰劣,分级包装上罐,绝不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清明前后,大批外地和本埠茶商、散客来汪庄购茶,汪庄专在临湖的绿柳丛中筑一‘试茗室’。室内敞明雅洁,陈设古色古香,茶具又均为精品,宜兴紫砂、景德镇精瓷、福州漆器茶具,还有巴黎进口的玻璃杯,应有尽有。顾客可一面品啜龙井香茗,一面选购茶叶和茶具。当场品试,当场敲定,待你三杯下肚,精美包扎的龙井茶就送到你面前了,所以汪裕泰货真价实的名气远播全国。同时,汪家极重品茶氛围。汪夫人善琴,家中藏有好琴几十把,聘些操琴高手在茶厅助雅兴,叮咚琴声委婉动听,逗引得不少文人雅士时时在此流连忘返,赏琴之余还可在庄内欣赏名人字画、古玩,雅趣盎然,平添品茗购茶不少乐事。如此风光如此茶,一时名声大震。”
也许是厌倦了商界疲于奔命的周旋,也许是出于骨子里的隐逸情怀,尽管汪裕泰茶号“在上海有七个分销处,差不多都设在市中心,各具特色。因而是上海滩上天字第一号茶庄”,但汪自新后来还是将生意交予儿子打点,自己长期定居汪庄,营茶抚琴,论医著书。据郑志新介绍,汪自新的儿子“亦继承家风,无一般富家子弟的纨绔气。长子汪振时精研医学,医术超群,医德高尚;次子汪振寰,曾去日本留学,回国后专攻茶业。此人精明强干,颇有现代商人的眼光。每天穿上工作服,在茶楼看茶评茶,很少坐写字台,又少有旧商人习气。休息的时候,便与家人和青年店员打网球消遣”。他还称汪振寰“是个眼界开阔的人。他注重外销,在上世纪30年代,他不仅派专人去北非摩洛哥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设庄推销中国绿茶,打开外销渠道;而且重金聘请上海圣约翰大学有外文基础的毕业生为高级职员;还雇用江西籍外销技工开设制茶拼配厂,一时与华茶公司在茶界并雄”。
汪自新字“惕予”,意即随时检点自己。然而,在那战乱动荡的年代,无论他如何自我检点,仍然无法做到独善其身。虽然他甚至在庄内建了“汪公之墓”,大有终老于此的打算,但世事无常,不久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汪自新只得离开自己倾心打造的梦幻家园,潜回上海。1941年,抑郁寡欢的汪自新在上海病故,其时,他苦心营筑的汪庄早已沦为日军马厩。在《三句不离本杭》中,阮毅成曾回忆说:“迨抗战时期,杭州沦陷。日寇在庄内驻军,并作为马厩。胜利之后,我军接驻,迭有换防,仍行养马。古琴早已无存,某日,琴堂正梁忽然折断,屋顶亦圮。原因是年久失修,以致梁木腐坏。幸未有人在屋中,未曾伤人。汪庄在战前,并以莳菊著名。山阪石隙,皆为菊花所布满,不知几千万盆。沦陷期中,悉遭凌夷。”
新中国成立后,汪裕泰茶号并入国营茶叶公司,渐被世人所遗忘,只有西子湖畔的汪庄,仍在叙说这位徽州茶商的传奇。 (原题《汪庄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