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武夷岩茶大红袍中的苦、涩、干与锁喉

  2024-06-17 15:02          0

原标题:喝岩茶会觉得舌头发干、发涩?到底是谁闯的祸?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喝完岩茶之后,舌头会发干、发涩?

这种感觉该怎么形容咧...像是嘴巴被干毛巾吸干了水分?或是吃了生柿子?

可是,“舌头干涩”真的是因为喝岩茶引起的吗?

小微给大家总结了几种可能性,看看究竟是“谁”闯的祸?

引起“口干舌燥”的原因是复杂的,单从体质方面去考虑,就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 阴虚体质引起的经常性口干舌燥;

2、 生理性口干,可能是季节干燥、季节转换引起的;

3、 心理原因,长时间焦虑、抑郁、失眠等,也有可能引起口干;

4、 全身病变、支配涎腺分泌的神经功能障碍、药物等引起的口干...

这些原因会造成唾液分泌的减少,从而导致口干舌燥。

然而!

以上和岩茶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咱就不详细分析啦!

毕竟关于“医学”,小微是门外汉啊......

这个可能性还是灰(fei)常大的!

通常是刚刚焙好的岩茶,“火气”比较大,喝了舌面会有干涩的感觉。

岩茶通常有几种情况是需要焙火的:一是武夷岩茶的“新茶”,必须要经历焙火、复焙和退火等一系列与“火”打交道的过程,以形成岩茶优异的品质;二是因为种种状况而需要拿去复焙的岩茶......不管是何种情况,刚刚焙好的岩茶,“火气”较大是肯定的。

如果你喝完岩茶舌面觉得干涩,可能是岩茶还没“消气”呢!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等待!多等一段时间岩茶的“火气”完全消了,就不会出现舌面干涩的状况啦!

嗯...这是极有可能的!

多酚类的羟基过多,是会让舌头发涩、发干的。

原理是这样的:茶多酚与口腔黏膜上皮层组织的蛋白质,它们两个结合了,还凝固成一不透水层,这一层薄膜,会产生一种味觉感,就是涩味。要是多酚类的羟基很多,所形成的不透水膜就较厚,这种感觉就像是吃了生柿子,那叫一个“涩”啊!

反之,要是多酚类的羟基相对而言是较少的,所形成的不透水膜薄,并且不牢固,逐渐离解,就会形成先涩后甘的味感,一般回甘快的岩茶,可以说是好茶哟!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也喝不到不干涩的岩茶。

岩茶茶汤还处于高温的时候,就“咻”的一下喝进去,那是会烫伤口腔的,从而产生干涩的感觉。

在风选的时候,附着在茶表面的灰尘等没吹干净,也有可能引起舌干......

总之,会让你的舌头发干、发涩的岩茶,未必就全是不好的岩茶。茶友们可不能错怪了岩茶喔!

解密武夷岩茶大红袍“锁喉”的原因

原标题:岩茶“锁喉”的原因,现在终于有答案了!

有的岩茶像刺猬或者被惹毛了的孩子,会扎人。喝进去,整个口腔和喉咙都是不舒服的。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它这种状态归为“锁喉”。“锁喉”和岩茶的品质息息相关。

“锁喉”,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挂喉”。这是品茶以后,在咽喉处出现干涩、吞咽不适、紧缩发痒甚至是有异物感的现象。好的岩茶饮用后齿颊生津,咽喉润泽,感觉十分舒服,甚至能明显感觉到良好的“喉韵”。而“锁喉”则是与此相反,让人从口腔到咽喉都不舒服,巴不得多咽两口水顺顺。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锁喉”?

首先,与山场有关。

山场就像是茶树的“家”,“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好不好直接影响茶树品质。

通常情况下,“锁喉”的茶树都生长在土壤条件恶劣,又是向阳区域,光照时间长,且处于相对缺水状况的环境。

这种环境生长的茶普遍水感淡薄粗糙是因为内含物质的严重协调失衡。在此基础上,后期的工艺又不够精细,无法弥补和改善,这样的茶叶喝起来自然就会出现挂喉、刮喉、干涩这样的现象。

其次,与工艺有关。

茶叶焙火过高和急,则茶叶会出现焦条、叶片内质碳化,这样的茶喝起来往往会感觉到明显的颗粒感,咽下后,会觉得喉咙部分干涩、紧缩。

焙火程度不够的茶,而且在捡剔、风选等环节不过关的情况下,茶叶喝起来不仅感觉茶汤纯净度不够,咽下时也会出现异物感,严重的还会有发痒之感。

刚刚焙过火的茶,因为火气尚存,因此喝起来往往会在口腔上颚和咽喉处出现麻点、刺激感和干涩感。这也是出现“锁喉”的原因之一。

与人体健康状态有关

当人体处于不适状态时,感官系统也会出现失调。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口感浓重、刺激性强、茶性温和。假设品饮者处于上火、发烧、喉咙发炎阶段时,品饮武夷岩茶总是感觉“火上浇油”。所以,此时喝岩茶难免会出现“锁喉”现象。

与存储条件有关

茶叶的吸附性很强,在存放过程中会吸潮、吸附其他杂异味。假设茶叶的存放条件不当,就容易滋生细菌、霉菌,或者被其他有害物质污染,这样的茶喝起来不仅使得喉咙干涉,不舒服,更会使得咽喉发痒。这时候可不仅仅是“锁喉”这么简单了,还可能引发肠胃不适呢!

一款会“锁喉”的茶,就跟武侠小说里的“见血封喉”一样“致命”。是所有喝茶人避之不及的缺陷。不过,喝到“锁喉”的茶,一定要认清是山场、工艺原因,还是自己的原因噢。

 

扩展阅读——茶叶中的苦与涩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儿茶素,儿茶素分为单体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其中酯型儿茶素约占70%,是影响茶叶苦涩味的主要成分。

长期以来,业界一直认为,多酚类物质的合成积累主要在茶树地上部分,根部仅含有微量多酚类物质。黄酮醇也属于多酚类物质,在茶叶中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影响茶叶的涩味。

茶树根中实际含有约8%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以聚合形式存在。这表明茶树酚类物质的合成积累,存在显著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关键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其实说通俗一点,茶叶中的苦、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

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当口腔黏膜的蛋白质凝固时,所引起的收敛感觉就是涩味。茶多酚与口腔里蛋白质形成一种膜,这层膜是不透水的,所以会感觉到涩味。

涩味不是基本味觉,而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造成的结果。很多人不明白,一直主观的认为“涩”是一种味觉表现,这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