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乡光山村是昌宁县的茶园主产区之一。2012年以来,昌宁县 把温泉乡光山村列为“万亩亿元示范村”,力争通过3年的建设,实现亩产干茶100公斤以上,亩综合收入1万元余元,实现群众增收1亿余元。两年来,县乡两级每年投入基地建设扶持资金50多万元,同时整合财政、交通、水利部门的资金820万元以上,予以重点扶持。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定思路。县乡确定了建设高标准、优质品种的茶叶专业村的目标,经过科学细致的工作和扎实有效的技术支持,建设万亩连片的茶叶示范村样板。 建设高标准化茶园,提高单产促增收。县乡集中力量改造低产低质茶园1750亩,改植茶树优良品种1500亩,抚育幼龄茶园1610亩,建设标准化茶园4500亩,努力做到茶叶产量产值的明显提升。至今年9月30日,温泉乡光山村已产干茶83.9万公斤,茶叶总产值达3356万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改良茶园覆荫树种,立体种植促增收。县乡积极引导茶农清除影响茶叶品质的传统覆荫树种,在1万亩茶园中规划种植了杞木、香樟、樱桃、油茶等优质覆荫树,茶园覆荫树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预计2014年樱桃、油茶等茶园覆荫树的经济收入可达1000元/亩以上;8—10年后,可达5000元/亩以上。
落实绿色防控措施,生态品牌促增收。县乡严格坚持《昌宁县无公害茶生产综合标准》,极探索茶园病虫害的物理、生物防控措施,严防农残超标,鼓励制茶企业申报雨林认证等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光山村积极为打造无公害有机生态茶叶品牌,分步落实了茶园绿色防控措施,首批已安装太阳能杀虫灯61台,设置了杀虫“黄板”81300张。
扶持制茶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促增收。县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保山昌宁红茶集团入驻温泉乡,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的松山分厂,建起了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 CTC红碎茶、CTC绿碎茶、高端名优茶生产线各一条,日加工鲜叶量30—40吨、年产干茶2000吨以上。大幅度提高茶叶鲜叶的下树率和利用率,示范村及周边茶农交售鲜叶的亩均已可增收500元以上。
推行茶园机修机采,提高效率促增收。乡县积极动员广大茶农自行选购茶叶机械,新增了修剪、割冠、采茶等茶叶机械375台,实现了茶农户均拥有1台以上茶叶机械的目标。推广普及机械化作业后,茶园修剪效率提高3倍以上,茶叶采摘效率提高10倍以上。
改善茶园基础设施,节能降耗促增收。县乡加大项目整合及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改善茶园基础设施,降低劳动成本,促农增收。目前,累计投资800多万元,修建茶园道路10条45.5公里,架设茶园灌溉供水管道10.16公里,新建75立方米水池2个、10立方米水窖25口,完成了以大团山为中心的光山村400亩高优生态茶园喷灌设施规划。
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企农联动促增收。县乡积极引导以茶园入股的方式组建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茶园承包经营权与管理使用权相分开的经营管理模式,有效地整合了现有资源,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提升了茶园管理水平,保证了鲜叶质量,满足了茶企的原料供应,实现企农合作联动,促进茶农增收茶企增效。今年以来,累计发展茶园基地5000亩、社员131户、茶所3个。专业合作社实行了化肥、农药统一购销和发放,生产技术措施统一落实,社员交售鲜叶价格比非社员平均高出0.5元/公斤,整体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