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四要素:环境、礼法、茶艺和修行

  2024-06-17 15:02          0


茶道,品赏茶的美感之道,是喝茶、品茶和茶艺的最高境界,其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喝茶能静心静神,能修身养性,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环境、礼法、茶艺、修行等四大要素,如下:
环境:茶道的环境要清雅幽静,使人进入到此环境中,忘却俗世,洗尽尘心,熏陶德化。
茶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茶事活动,茶道对环境的选择、营造尤其讲究,旨在通过环境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因而需要一个与茶道活动要求相一致的环境。茶道活动的环境不是任意、随便的,而是经过精心的选择或营造。
茶道的自然环境,如松间竹下,泉边溪侧,林中石上。茶道的人造环境,如僧寮道院、亭台楼阁、画舫水榭、书房客厅。茶道特设环境,即专门用来从事茶道活动的茶室,茶室包括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茶室的室外环境是指茶室的庭院,茶室的庭院往往栽有青松翠竹等常绿植物及花木,室内环境则往往有挂画、插花、盆景、古玩等。
礼法:茶道活动是要遵照一定的礼法进行,礼既是礼貌、礼节、礼仪,法即规范、法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仪容、态度、语言、动作。茶道之礼有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的礼仪、礼节、礼貌。
茶道之法是整个饮茶过程中的一系列规范与法度,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一些规定,如位置、顺序、动作、语言、姿态、仪表、仪容等。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国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茶道的礼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损益,与时偕行;在不同的茶道流派中,礼法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礼法内容却是相对固定不变的。
茶艺:茶艺即饮茶艺术,茶艺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
首先以习茶方式划分,古今茶艺可划分为煎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其次以主茶具来划分,则可将泡茶茶艺分为壶泡茶艺、工夫茶艺、盖碗泡茶艺、玻璃杯泡茶艺、工夫法茶艺。再次则以所用茶叶来划分。工夫茶艺依发源地又可划分为武夷工夫茶艺、武夷变式工夫茶艺、台湾工夫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
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道离不开茶艺,茶道依存于茶艺,舍茶艺则无茶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作为一门艺术,也可以进行舞台表演。因此说,表演茶艺或茶艺表演是可以的,但说茶道表演或表演茶道则是不妥的。因为,茶道是供人修行的,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可表演的是茶艺而不是茶道。
有茶道而无茶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茶艺而无茶道,茶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修行: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通过茶事活动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
中华茶道的修行为“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心,修命即修身,性命双修亦即身心双修。修命、修身,也谓养生,在于祛病健体、延年益寿;修性、修心在于志道立德、怡情悦性、明心见性。性命双修最终落实于尽性至命。
中华茶道的理想就是养生、怡情、修行、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结果,是茶道的理想,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茶道的宗旨、目的在于修行,环境亦好,礼法亦好,茶艺亦好,都是为修行而设,服务于修行,修行是为了每个参加者自身素质和境界的提高,塑造完美的人格。
如果你对文章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在下面留言评论;喜欢我分享的文章,可以互相“点赞+关注”,你的关注是对我的鼓励,也是促进我进步的原动力。

免责声明: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