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就是我的家,中国茶山在什么地方

  2024-06-17 15:02          0

在芳村呐。(五)曼撒隶属易武乡,实际上古六大茶山的曼撒已经被易武茶区的概念取代了,市面上近几年被捧红的茶山都几乎都在易武,比如:弯弓、薄荷塘、同庆河、刮风寨。(二)莽枝山、革登山两座茶山都属于象明乡辖区,之所以把这两座茶山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这个山头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接近了。

古六大茶山简介?

《普洱府志》记载:旧时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锛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散,因以名其山。“普洱茶”的故事,要从诸葛亮讲起。虽然难找到切确的记载,但是孔明山却是真实的矗立在西南边陲,孔明确实被奉为茶祖,孔明庙受世世祭拜,香火不绝。普洱茶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有南蛮小国给周天子进贡茶叶,之后,秦朝,汉朝,普洱茶的记载非常稀缺,似乎消失在茫茫大山之中,与中原断了联系。

直到诸葛亮南征,关于这段历史,由于蜀国无史官,所以从中原内部来看不是很清晰,但从西南,包括六大茶山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来看,则可以推出一条合理,相对真实的脉络。大致是,诸葛亮南征,有许多西南小族随从,同时平定西南叛乱后诸葛亮苦思稳定西南之法,而在南征过程中他发现那些深山之中竟然到处都有品质优异的古茶树,远胜于中原各地,这,成了他的突破口,于是分封族长头人等,以各族语言特色命名古六大茶山。

教人采茶,制茶,再将茶卖到中原,从而中原得了好茶,西南民族得了粮米钱财。后期,有各族为了争茶山大打出手,互相伤了很多人命,诸葛亮出面调解,各族间也痛定思痛,希望惨事不再发生,因此,立孔明庙,每年在孔明庙前誓言和睦相处。攸乐,莽枝,蛮砖,倚邦,革登,曼撒,,这些山名一直都有,但真正将他们归为六大茶山加以重视的应该还是清朝时期的普洱府。

中国最有名的普洱在哪里?

在芳村呐。茶叶界的华尔街 ,宇宙炒茶中心,除了芳村茶叶最有名还有哪里?芳村是得天地之造化趁改革之东风,一举将过期低档的普洱神茶炒作成古往今来空前绝后震古烁今的第一名茶,不!普洱已经脱离了茶的范围,就像《西游记》里面说的“此茶乃3200年前种植,看过周文王被囚羑里,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北征匈奴,似这三千余年年,只采摘十公斤青叶,人若有缘得那茶叶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尝一口,就活四万七千年。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到底是哪里?

偶对古六大茶山的粗布了解是来源于网络,后来亲赴茶山后才加深了对这些流传了几百年的地名的认识。网络上对于古六大茶山现今具体位置及山寨情况的内容很少有系统的文章。多的,都是那些出名的寨子,比如班章、冰岛、南糯、景迈。这些寨子关联的文字和图片很多,可是像龙怕、直蚌、曼拱、新酒坊、曼丫、八总、瓦竜这些寨子恐怕大家就很陌生了。

其实我刚才提到的这些寨子都是古六大茶山极具代表性的寨子,下面我对古六大茶山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以解决如我一般,在学茶初期的童鞋对这些地名的困惑。六大茶山的地名分别是: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倚邦、曼撒。传说与诸葛亮有关,《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记载:“旧时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因以名其山。

”这里面有两个地名保留至今:倚邦和曼撒,而其他地名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分别更名改姓了。(一)攸乐山 现名基诺山,属于基诺山乡,行政上属景洪市管辖,辖区内以基诺族为主要民族。茶山以龙怕寨子为最大,另外两个代表寨子分别是洛特和帕尼。茶质在口感上个人认为更接近勐海茶区,苦涩度高,回甘快但持续时间稍短。由于地理位置更靠近景洪市再加上交通便利,龙怕寨是六大茶山里初制所最为密集的一个寨子,制茶规范程度也很高,且不论山头特点,工艺上算是比较成熟的一个茶区。

(二)莽枝山、革登山 两座茶山都属于象明乡辖区,之所以把这两座茶山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这个山头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接近了。莽枝山代表寨子有:牛滚塘(一组、二组)、秧林、大寨、曼丫、红土坡。革登山表寨子有:安乐村、新发村、直蚌村、新酒坊、莱阳河(没有茶树了)。从秧林到直蚌直线距离不到4公里,可以说莽枝山与革登山就像兄弟两一样不分彼此。

(三)蛮砖山 蛮砖属象明乡辖区,代表寨子有曼庄、八总、瓦竜。需要提醒的是,曼庄村委会搬迁到象明乡城西,老曼庄村才是茶山所在地。蛮砖茶的整体品质很高,但是目前属于价值洼地。个人认为茶质和口感不输易武一线茶区,近几年没有遭到热炒,性价比可以说是六大茶山里最高的一个茶区。(四)倚邦 隶属象明乡,倚邦的代表寨子有倚邦村、曼拱村、曼松新寨。

名声在外,贡茶产地,肯定好喝。为什么用肯定二字,因为洒家也木有喝过真正的“贡茶”那几十棵古树。这几年喝了很多曼松的小树,晕晕乎乎,直至今日也没总结出曼松茶到底该是个什么特点。(五)曼撒 隶属易武乡,实际上古六大茶山的曼撒已经被易武茶区的概念取代了,市面上近几年被捧红的茶山都几乎都在易武,比如:弯弓、薄荷塘、同庆河、刮风寨。

老牌的寨子有麻黑、落水洞、丁家寨、高山寨、三邱田、大漆树等。古六大茶山在市场上是这样的局面,易武占80%市场份额,曼松(看清楚哦,不是倚邦山仅仅是曼松)占15%,其他占5%。易武我可以理解,名寨子扎堆涌现的茶区,由不得它不有名气。但像蛮砖、莽枝、革登这些茶区,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专门的字号,这就十分诡异了。

论茶质,莽枝、革登、蛮砖的古树我不相信会比麻黑之类的差多少,论厚度新茶阶段的易武某些茶区茶还不及这些寨子(不要骂我),论价格只有易武平均水平的60-70%,怎么看都是极具性价比。我只能说,市场经济的大手又一次战胜了我们的认知,卖“易武”不管真假都大有利润可图,而这些被冷落的茶山就留给那些进山的茶客吧,女为悦己者容,茶为知己者生,聊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