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对普洱茶认识肤浅几乎没有什么概念的时候,2003年秋天,偶然跑到一处当年默默无闻的古茶山,稍微游荡了那么几天。兴趣点显然不在茶叶上,但茶叶无所不在,临走前当地茶农还郑重相托,想让我这个“山外人”帮忙推销一下茶叶,并报出了价格:每个357克茶饼,10块到15块不等。
该茶山现在已经声名远播,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此地所产茶叶,早年清代就已经“中国有名”且“名动京师”,目前享有的声誉,“复兴指数”恐怕不到62﹪,不过当地人早已恢复到他们祖辈那样以茶为生状态,收入水平估计与茶价一样,也是飞速增长,用他们话来说,“这种情况2003年的时候,恐怕做梦都梦不到”。作为名茶山的“标志性临时建筑”,进入村寨的唯一一条公路路边,设有一个哨卡,负责检查进入车辆,防止携带其他地方的茶叶进入,冒充地产“名山茶”。
一些被防止进入的茶叶,产地被认知度,也许还停在2003年。目前云南名气较大的茶山,基本位于哀牢山以南无量山以西地区,主要在213国道和214国道沿线分布,这两条国道的路线,与古代茶道的路线其实基本吻合。而这两条的国道,自建成迄今,一直作为重要的交通线使用,这多少会让人联想到,茶山的知名度,与交通条件特别是2007年以前的交通条件,有不小的关联。
的确如此。不少远离重要交通线的茶山,即便现在的交通拥挤大为改观,土路改进为油路,但知名度以及茶价,似乎还停在2003年,例如临沧永德大雪山周边古茶园。2012年开春明前,我到那一带跑了几天,眼见那些基围100厘米以上古茶树所产毛茶,仅仅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栽种的台地茶,单斤价格高上两块钱左右。可惜之余,不由得想探究了一下原因,发现其他客观条件以外,加工技术层面上,的确比较粗糙,储存也条件不佳,装毛茶的编织袋,很随意地置于厨房一角。
连杀青的炒茶锅,也很难做到专锅专用。这是个恶性循环:茶价不高,没有精工细作的必要;加工粗放,再好的茶青,做出来的毛茶,也值不了几个钱。这种不良情况,如果没有“外力”介入,似乎很难发生改变。不恰当的外力,不仅缺乏建设性,还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像2007年,茶价突然间飞涨十数倍,正常采茶都唯恐来不及,于是刀斧相向杀鸡取卵。
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古茶园,离中心城市距离相对较近,价格上要稍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一带的茶农,通常只采春茶一季,夏秋茶则视情况而定,有余力自采则采摘,没有时间则不采。请工采摘加工肯定不现实,茶价往往抵不了工价。与一些名茶山的疑似过度利用相对应,这些面积更为辽阔的古茶园,长期处于被忽视半荒废甚至荒废状态。
冷热不均,“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可以想见,这些经过多次“高产茶园改造”劫后余生的古茶园,其实命运仍旧岌岌可危: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一旦收益更好的经济作物出现,就可能在劫难逃,等不到“名气恢复”那一天。(普洱杂志 作者:敢于胡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