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道教与茶文化的渊源最为久远而深刻。中国茶文化无处不浸润着道家思想和道教精神。在道教未正式形成前,茶便已和神仙结缘。如茶的发现,相传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道教称茶为“灵芝” 仙草,意即为神仙发现,神仙食用的神物。
闽北有仙人赐茶的传说。如政和锦屏茶树的发现,据传,南宋时,有一白发老翁路过锦屏,见乱石丛中的茶树是茶中上品,便入户到了姓范的人家讨茶喝。范氏端了白水给老翁喝,老翁方知村里的人不知茶为何物,就带着范氏到山上采茶,并教他采摘、初制。村民就把山上仙人指点的茶树,称为“仙岩茶”。 锦屏从此成为名茶之乡。又如武夷山星村有5株茶树与众不同,叶皆对生,茶叶品质优秀,传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所栽,人称“吕仙茶”。
公元前245年,有郭洞阳、郭岐二人结庐之地是今建瓯与顺昌交界的郭岩山。《史志》载,东汉灵帝时(约公元168年),道士岐公,原隐武夷山修炼, 一日登玉女峰, 南望郭岩山有紫气抬升, 遂不恋玉女风姿,前来郭岩山修炼。岐公在郭岩山麓遍尝百草后,对既有药用神效又能泡饮养生的野生茶十分推崇,其弟子多次来郭岩山恳请岐公回武夷主持, 岐公终不肯离去, 只将郭岩茶苗相赠。如今郭岩山老枞,便以此典故命名“岐公老枞”。郭岩老枞茶源头在道教。
闽北地处偏远,直到唐代始有道教传入。建瓯城南云际山有一道观,传说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故宅。旧志记载,吕蒙的后裔将家宅捐出作为寺庙,初名“林泉”,唐朝武德元年进行了扩建,后人重建改名“三清宫”。三清宫下方有一泓古老名泉——“鹿乳泉”,又叫“陆羽泉”。武夷山集儒释道于一山,唐中叶后为道教的“第十三福地” “第十六洞天” 。随后进入繁荣时期,武夷山成为全国道教最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吸引许多道士在此修行。其中有吕洞宾、王文卿、白玉蟾、张三丰等著名道人。道教南宗的实际创立者,朝廷赐封“紫清真人” 的白玉蟾,在武夷山修习内丹十三年,主持止止庵事,极喜饮茶,深得茶道真缔。他作过多首茶诗流传至今。
道教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和茶的自然属性、品性和功效紧密相联,所以道士大多爱茶、懂茶、嗜茶。武夷山天游观静参羽士,对当地所产茶的特性、品第甚为精通。
道教修炼,主张内省,崇尚自然,清心寡欲。道教以生为乐,重生恶死。求仙成仙,茶是“天梯” 。历来道教视茶为仙饮,饮茶能“轻身延年”,能增长功力道行。故茶成了道家修炼的重要辅助手段。茶的益处很多,最早是以药品进入人类生活的。中国茶文化绵延千年而不衰,正是植根于茶的养生功能。道教在“打醮”时祈祷作法等场合,献茶也成为“做道场”的程式之一。
道士们品茶也种茶,凡在道教宫观林立之地,往往是茶叶盛产之地。武夷山为道教圣地,“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产茶之奇而奇。” 据史载:“凡岩茶皆各岩僧道采摘焙制,远近贾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觅,市中无售者……五曲道院名天游观,观前有老茶,盘根旋绕于山水石之间。每年发几十枝,其叶肥厚稀疏,仅可得茶三二两,以观中供吕纯阳,因名曰洞宾茶”。道士们都于山谷岭坡处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以饮茶为乐,提倡以茶待客,以茶为祈祷、祭献、斋戒、甚而“驱鬼妖”的供品之一。
茶对于道教内修的作用,不仅仅是驱睡坐忘,还注入“道” 的思想:一是“无为” 思想;二是“自然” 主义,即天人合一,返朴归真。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茶作为道家待礼之物,并纳入道的范畴、礼之规范的人。茶最早为礼出于道教。据《道经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记载:“老子出函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老子曰:“食是茶者,皆汝之道徒也。”
品茶论道,感悟自然。道教源于道家,道家更钟爱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