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胜地之一,盛产毛峰。九华毛峰是我省名茶中的后起之秀。
九华山属黄山西脉,由九十九峰组成,以十五峰为最高,海拔1342米,素称东南第一山。九华毛峰则产于群峰竟秀的九华山中。其产地山岗起伏,树木葱郁,飞瀑流泉众多,整个山群朝夕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多为棕黑色森林土及黄沙土,确为名茶生长的胜地。九华毛峰还因产于不同峡谷山峰,其品种、土质、小气候条件的不同,品质也各有千秋,如有的散发兰花香,有的则是板栗香。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墨客为之写下了赞美的篇章:“霜过收松实,春深摘茗芽。”“小亭茶泻松风细,香经杯停菊露浮。”“仙铛气味冷芝耳,僧碗芳香点茗芽。”
九华毛峰中的姣姣者,产于九华之颠,天台山之后的黄石溪(陵阳公社黄石大队)属道地的“黄石毛峰”。茶园多分布于崇山峻岭之中,茶松相交辉印,朝沐晨雾,晚浴露霖,土壤多为乌沙土和黄沙土,形成了“黄石毛峰”的独优品质。关于“黄石毛峰”的来由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唐朝天复(901—904年)年间,在九华山之巅的天台山后一石洞中,有一僧一道修行,日食黄荆根等野果为生,天长日久,脸肿头昏,在寻找草药之中,发现了茶叶,先是生煮羹饮,继而晒干收藏,天长日久,僧道用以晒茶的石块也留下了斑斑黄迹,谓之“黄石”;天台飞瀑流经洞侧而下,自成一溪,“黄石溪”由此得名。所产茶叶也称之为“黄石溪毛峰”,并以此道僧洞所产茶为最优。
南宋时期的周必大(1167年)在《九华山录》中赞美九华茶“味敌北苑”。而北苑茶在宋朝是作为贡茶,可见九华茶品质是超群的。据考证,当时出产的茶叶有“天台云雾”和“九华龙芽”
九华山栽茶历史悠久,据《青阳县志》记载:“九华山出产金地源茶,为地藏从西域携来者,今传梗空筒者是。”“茗地源茶,根株颇硕,生于阳谷,春夏之交,方发萌,茎条甚长,旗枪不展,乍紫乍绿……。”“地藏”名金乔党,唐至德二年(757年)来九华,引来西域(印度)的“梗空筒者”的茶种。从这段记载得知,九华山在一千多年之前就栽有九华本地的“茗地源茶”和印度的“梗空筒者”品种的茶树。
采制技术,九华毛峰采于谷雨到清明之间,黄石毛峰在雨前四、五天开采,采摘标准,一芽二叶初展。黄石毛峰采后进行拣剔,除去对夹叶和单片叶,采摘鲜叶依采摘先后,叶质老嫩分等级付制。春季后期一般只加工条茶。毛峰制法分杀青、揉捻、烘干三道工序。杀青要求高温快杀,并勤翻扬避免叶色闷黄,传统制法是边杀青边扇风。揉捻,用双手在竹篾帘上轻揉二、三分钟,使其成条,揉时手势要轻,避免茶汁揉出,有损白毫。揉后立即上烘,烘干分毛火和足火,足火温度稍低约60℃,翻动手势宜轻,烘至足干。黄石毛峰烘至足干后,用竹筷拣去茶梗、老叶等杂物(因用手拣会使白毫脱落或产生异味),并及时装入衬箬叶的竹篓或白铁筒内贮藏待运。
黄石毛峰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其品质特点是:条索匀整,叶色嫩绿微黄,茸毫披露,汤色绿亮,滋味鲜醇,香气高爽,冲泡数次,香气犹存。
九华毛峰分为一、二两个等级,其品质特点:外形细嫩,色泽嫩绿,白毫飞舞,条索紧结匀整,因而泡于杯中,芽叶慢慢舒展,如兰花伸腰。古人李之世游九华时曾这样描述九华毛峰:“碧芽抽颖一丛丛,摘取清芳悟苦空。不信西来禅味别,醍醐灌顶雪山中。”
九华毛峰的主要产地包括九华山周围的六个公社,以九华山中心的九华大队所产的毛峰为佳。九华毛峰主销苏州、杭州、南京等地。九华名茶即一级九华毛峰。近两年已作为出口毛峰,对外销售。九华毛峰年产500担左右(包括1982年的二、三级毛峰),是我省毛峰的主干,占全省毛峰收购任务的75%。
黄石毛峰的主产地在黄石溪大队,有一、二(道僧洞)、三、四(原始岭)四个生产队出产黄石毛峰。黄石毛峰销往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并作为“礼茶”送北京。黄石毛峰1977年首次加工出口颇受港澳人士好评,年产量30担左右,供不应求。
近年来随着九华山旅游和佛教的发展,各国友人及华侨纷纷来此拜佛许愿,并把九华毛峰奉为“佛茶”争相购买,无疑这对扩大九华毛峰的销路是大有帮助的。近年来虽然九华毛峰的产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但仍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及消费者的需要,愿九华毛峰今后的产量质量都有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