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论证道:“武夷岩茶(大红袍)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就以‘晚甘侯’之名而闻名。”而武夷岩茶(大红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则始于唐代。唐代诗人徐夤《谢尚书惠腊面茶》诗中,便有“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之句。当时武夷岩茶(大红袍)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为腊面茶,开始少量进贡皇宫,为皇帝所宠爱。北宋时武夷岩茶(大红袍)仍为贡品。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朝廷特置龙凤模印,遣使到建州和武夷山一带,监造团茶以别于一般的庶饮,龙团凤饼从此诞生。文人墨客品饮之余,雅兴大发,争相咏赞。民国《崇安县新志》载:“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尧臣)、苏轼、蔡襄、丁谓等从而张之,武夷岩茶(大红袍)遂驰名天下。”宋朝南渡以后,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著名学者荟萃山中,斗茶品茗,以茶促文,以文论道,极一时之盛。而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武夷山,又成为僧道众竞相建寺造观的场所。僧道众凭借武夷岩茶(大红袍)之魅力参禅悟道、修静炼丹,且僧道们大多能躬耕茶园,精于茶叶制作,茶事由之大兴。元朝,武夷岩茶(大红袍)名闻遐迩,朝廷创建御茶园于四曲之畔,“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武夷岩茶(大红袍)进入鼎盛时期,明初茶贡照常,但贡茶须按新的制作方法,即废除制作龙团凤饼,改制成芽茶入贡。嘉靖三十六年(1557),废止四曲御茶园。明清两朝,少量茶叶仍作为贡品献给朝廷。《武夷山志》编纂者董天工为此赋诗写道:“武夷粟粒茶,采摘献天家……”明末清初,武夷岩茶(大红袍)独特的制作技术脱颖而出,出现介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乌龙茶(即现在所称的武夷岩茶),全国其它茶区群起效尤,武夷岩茶(大红袍)名声大起,遂大量出口境外,先是从分水关出境,辗转北行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城进行边境贸易。这条道路史称“茶叶之路”,与丝绸之路同享盛名。茶叶到达恰克图之后络绎进入英国和北欧各国。鸦片战争之后,武夷岩茶(大红袍)大量从福州、厦门两个海岸出口,年产量在光绪年间达35万公斤。但因管理落后,产地分散,操作落后,因此,销量受到限制。清末至民国初年茶叶销路仍很兴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武夷岩茶(大红袍)外销量锐减,产量陷入低潮。民国19~23年(1930~1934)间,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掌握政权,茶叶成为苏区进行对外(县)贸易的重要交换物资。换回苏区紧缺的棉花、布匹、药品、食盐等。民国23年以后,由于崇安县政府对革命老根据地进行摧残、封锁,许多茶区被迫移民并村,茶园荒芜,茶农外逃,茶园面积锐减至3000亩,产量缩小至1.75万公斤,武夷岩茶(大红袍)业,颓败殆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持革命老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一些基点村、同时也是重要茶区的桐木、溪源等村迅速恢复茶叶生产。武夷山景区内的岩茶名丛、单丛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扩大栽植。茶园面积逐渐扩大,产量和外销量逐年提高。1984年全县茶叶面积44099亩,为1949年8700亩的5倍。产量60.78万公斤,为1958年15.26万公斤的4倍。在此前后,新的岩茶品种——肉桂茶经过改良、试种、推广,大获奇效,1989~1993年,连续5次获得国家农业部、商业部等颁发的国家级名茶大奖,武夷岩茶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在这一时期内,由于完善茶叶生产的各项责任制,国营茶场(厂)、集体茶场(厂)、茶叶专业队、个体茶叶专业户等竞相发展茶叶,茶叶生产遂进入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90年代起连续3年由南平地区行署与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第一至第三届的武夷岩茶节,扩大了武夷岩茶的销路,武夷岩茶进一步畅销于香港、台湾等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1992年12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提出5~7年内把武夷山市建设成武夷岩茶(大红袍)城的战略目标。1993年全市茶园已发展到6.4万余亩,年产量151万公斤。
第一节 茶园建设
一、茶园形式
唐宋至今,武夷山种植茶树大都利用高山斜坡地、岗陵缓冲地或平坦洲地。采用这些方式所开辟茶园的特点是面积较大,且连接成片,大多由专营茶叶者的各个朝代的官办茶场,民国的茶叶示范茶场和解放以来的国营茶场、集体茶场管理。此外,武夷岩茶(大红袍)区农户皆以植茶为家庭副业,茶叶栽培区域的分布范围较广。农家的宅旁、菜圃、山塝、田垅都可随意种茶,不受限制。此外,还有倚山傍岩垒砌石壁,筑成梯状田园,然后挑土填充,始成大型盆栽型的茶园和寄植石缝路边的“寄植岩凹式”茶园。
规则阶段梯园 此类茶园面积稍大,大部属地势稍平整的缓斜山坡,或谷中底层缓斜地,将地分切成或大或小之阶段、沿边砌筑石岸的茶园,俗称“茶山”。
不规则阶段梯园 此类茶园面积大小不一,阶段大小高低视形式视地形而设置。也称为“茶山”。
斜坡园 此类茶园利用土层稍深,斜度较小之山坡地垦辟成园,也属“茶山”之列。
平地洲园 沿溪边平地、沙洲地可利用植茶。利用山头平坡地,或坑中之盆地,因地势较平,开辟茶园。
石座植园 此类茶园以武夷山风景区境内为多,系茶树盆栽式,通常利用岩凹或石隙之处,依地势砌石座,培土植茶,在武夷山随处可见,无处不栽,植株多是名丛。此种栽培方式工程浩大,所费甚巨。据民国24年(1935)调查,筑成一立方丈之石梯壁需费银圆10元左右,常年必须修梯壁和添土壤,费用亦属可观。且山地起伏跌宕,茶园零散分布,管理尤感不便。故在昔日茶市旺盛,茶商获利优厚之时,茶园经营管理尚无问题,但至茶市衰落,茶商自亦力所不及,遂不免日趋荒芜。
寄植茶园 利用天然的石缝,如复石之下,道路之旁,把茶树寄株其间,听其自然成长。
现代茶园 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园、路的综合治理,采用近代科学建园。具体实施为:近山缓坡,等高梯层,缓路横沟,深耕普垦,表土回沟,施好基肥,良种壮苗,合理密植,精心培育,快速建园,高产稳产等一系列的措施。武夷山市现代茶园建设始于民国29年。当时,茶叶专家张天福到崇安县创建福建示范茶厂,并建立茶树品种园面积390亩,结合生产进行扦插、茶子播种期以及茶苗种植期等试验。品种园创造高标准的良性生态环境,亩产比老式茶园平均增产2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辟国营崇安茶场新茶园和茶叶科学研究所品种园等,都是严格按照高标准的坡园和平地园的规范建设的,注重周围道路、水沟、水池的合理安排,提倡环山缓坡路面种草,路旁上向设沟,路边栽树,以达到高产的目的。1987年崇安县农业利用外资办公室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发红土壤项目,安排试验红土壤改造种植茶园1200亩,主要措施为高标准挖定植沟,重施基肥、密植,以达茶树速生、丰产、高龄的目的。
90年代初提倡开发山地种植茶叶,1992年12月市政府提出力争在5~7年内新开发茶园10万亩,建设有特色、上规模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城”的战略目标。新增加的茶园大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开辟。技术规范可概括为40个字:规划连片、劈草炼山、全垦除杂、测量划线、缓路横沟、表土回沟、等高梯田、适量基肥、推广良种、合理密植。在山地开发中,新开垦的茶园以及改造低产茶园后达到的新标准为:(1)茶树生长健旺,覆盖率达85%以上,无杂草,病虫少;(2)没有断行和缺丛,土壤疏松无裸露;(3)山地茶园排灌设施较完善,能排能蓄防旱涝;梯壁内侧有横沟蓄水或竹节沟;(4)隔年、隔行深翻改土。坚持年年修剪,树冠和采摘面大;(5)能保肥、保水、保土,单产每年显著提高,亩产超百斤以上。
二、面 积
武夷岩茶(大红袍)园的面积,千余年来总的表现为递增态势,中间有几度停滞不前或倒退,则系战乱所造成。
唐宋时,武夷岩茶(大红袍)种植地多限于武夷山方圆120里之内以及少量较平坦的洲地。唐时约千余亩,宋时增至2000亩左右,植地多在谷中底层缓斜坡地,为梯段茶园、石座式茶园,面积较小。山内约1000余亩,山外数百亩。山内多分布在三十六峰的壑谷和九十九岩的凹地。
元朝设武夷御茶园,种植在四曲一带,仅有面积数百亩。加上民间种植之茶园,全县约有2400亩。清道光年间为武夷岩茶(大红袍)黄金时期,“茶山袤连百十里,茶厂林立。”武夷山“无岩不茶”。同时,洲茶种植面积渐渐扩大,开始连片栽培。全县面积约有5000亩左右。
民国初年,全县茶园面积近8000亩。以后由于军阀混战,民国9~12年锐减至5000亩。民国19~24年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执掌政权,提倡发展茶叶,并想方设法突破封锁,运到苏区以外进行境外贸易。县乡各级苏维埃政府经济委员会还指令茶农垦复废弃的茶园,开辟新茶园,并实行各项奖励制度,茶园面积逐渐增长。民国23年,面积从5000亩扩大到9000亩。民国25年,县苏维埃政府暂时停止活动,中共崇安县委率领地方红军上山进行游击战争。崇安县政府为割断红军与当地人民的联系,强迫移民并村,许多专营茶叶的村庄被毁于一旦,茶农流离失所,茶园成片荒芜。以洋庄溪源自然村为例,民国16年全村茶山面积1710亩,共有中小茶厂40家,年产茶叶近6万斤。民国26年国民党崇安县政府强迫移民并村,赶走茶农,拆毁茶厂,致使1710亩茶园成为荒地。以生产“正山小种”红茶著名的桐木村为闽北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基点村之一。民国18年茶园面积为1.4万亩。县苏维埃政权暂时停止活动后的民国25年,就被强迫移民并村。次年,茶园面积锐减至0.8万亩,民国29年再次锐减到0.5万亩,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茶园荒废殆尽,仅有0.05亩。当时,全县茶园面积不到7000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安县人民政府加强革命老根据地的经济工作,提出“重建老区,繁荣老区”的战略目标。作为老区特产之一的茶叶,被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项目,茶叶面积逐年扩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崇安县人民政府把发展茶叶生产列为振兴崇安的重要措施之一。1982年,茶叶局在位于武夷四曲的元朝御茶园旧址范围内建立武夷名丛、单丛观察园,占地面积5亩,种植165个品种,其中有著名的大红袍、肉桂、天女散花、铁罗汉、水金龟等50多个品种。这个观察园成了武夷山茶叶名丛的荟萃地,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这一年,福建省科委投资20万元,在武夷山建立200余亩武夷肉桂茶高产优质栽培园地,并列入福建省科技星火计划。陈德华和姚月明等科技人员承担这一课题实验重担,把观察园内的单丛、名丛大面积外移栽培。经过几年艰苦试验,武夷山肉桂茶基地开发获得成功,1984年,已实际完成种植面积212.4亩,其中县茶场51亩,综合农场14亩,县茶叶科学研究所30亩,天心村60.4亩,星村村17亩,亩产达150公斤,比预定指标增加100公斤,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武夷肉桂茶基地开发项目荣膺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昔日名丛,如今已成为武夷岩茶的佼佼者,并大量转化为商品应市。
1992年出口武夷肉桂茶2万公斤,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1985年,崇安县人民政府把扩大茶叶面积、发展茶叶生产列为贫困乡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先后投资53.6万元,为贫困乡(村)开辟和垦复茶园共6520亩,促使贫困乡(村)发展茶叶,脱贫致富。
1987年,崇安县人民政府着力发展武夷岩茶(大红袍),选定武夷岩茶(大红袍)重要产地的星村镇建成科技示范镇,指出在茶叶生产方面要加强的科学重点措施是:成立茶叶科技组织,建立茶叶科技示范点,改造低产茶园,每年改造面积3000亩。同时,培训茶叶技术人员,提高茶叶加工质量和茶叶包装水平。
1988年,崇安县建立乌龙茶出口生产基地,同时成立基地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基地建设的条件为:生产区集中连片,专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品种优良名贵,技术力量基础好。崇安县人民政府与符合以上条件的崇安茶场(后改称武夷山市茶场)、综合农场、曹墩村、黄村村、星村村、井水村、巨口村、天心村、武夷乡九龙山茶场、仙店村和县茶叶局乌龙茶茶厂、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分别签订合同,发放基地建设资金129万元,主要用于改造低产茶园和开辟新茶园。
1990年,市人民政府做出开发山地,开拓茶叶生产的部署。1992年全市茶园增加至46268亩,比1981年增加36%。
1993年底,全市共有茶园6.4万亩。
第二节 繁育和栽种
一、生长条件
武夷岩茶(大红袍)区分为岩茶区和洲茶区。岩茶大部分倚山傍岩而开辟,多为梯田式茶园,俗称茶山。洲茶多种在溪边平原。
武夷岩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摄氏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岩茶(大红袍)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武夷洲茶区的自然条件也很适合茶树的生长。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斑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茶经》称茶山之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岩茶(大红袍)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明代徐《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气宜茶”。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以独特的“花香岩骨”,使同属自叹不如。
二、名茶选育
(一)品种名称
现代的武夷岩茶都以茶树品种命名,茶种茶名相得益彰。品种很多,茶名繁杂最为突出。为便于应用,除了极品岩茶外,其他都归为特殊茶名,使人顾名思义地识别等级的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分类、分档,几经变易。清雍正十二年(1734)崇安县令陆廷灿所作《续茶经》载有:武夷岩茶最佳者,名曰功夫茶,功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茶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洲茶名称有龙须、凤尾、紫毫、兰香、清香等。乾隆十八年(1753)崇安县令刘靖在《片刻余闻集》提到: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功夫,次则功夫,次则功夫花香。光绪十二年(1886),郭柏苍在《闽产录异》中的排列为奇种、名种、小种、次香、花香、种焙、揉焙、岩片。此外,梁章钜在《归田琐记》、施鸿保在《闽杂记》中都对武夷岩茶分类、名称作了记载。
民国时期,武夷岩茶分类也较繁杂。民国10年(1921),蒋叔南在《游记》中, 将岩茶分为上奇种、奇种、茗种、小种四等。廖存仁分武夷岩茶为:提丛、单丛、奇种、名种、焙茶。林馥泉则比较详细,归类为名丛奇种、单丛奇种、顶上奇种、奇种、名种 、焙茶等。依茶树分类为:菜茶、水仙、乌龙、奇兰、桃仁、铁观音、梅占、雪梨、黄龙、肉桂等。依地域分为大岩茶、中岩茶、半岩茶、洲茶。依制茶时间季节分有:首春茶、先春茶、二春茶。依茶名品种又可分别制成:菜茶可制成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半天腰、水金龟等;用水仙制成者有水仙、水仙米、奇种、名种;用乌龙制成者有乌龙、铁观音、奇兰等。武夷岩茶的花名有素心兰、正太阳、正太阴、不见天、水红梅等八百多个。所谓“花名”,是茶商参照茶树名称,另为茶叶成品所起的美称,即于茶叶包装时,各包加以命名,俗称为花名,藉以招徕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名称分类有所改进。50~60年代,则分为名丛、提丛、单丛、品种、岩水仙(包括水仙米)、洲水仙、外山水仙岩奇种(包括种米)、洲奇种、外山青茶、焙茶、茶头。作为商品茶,则除名丛、品种单独加工成堆外,水仙分特级到四级,奇种分特级到四级,另加武夷粗茶、细茶、茶梗三唛。70年代后样价改革,则分名岩名丛、普通名丛、品种、水仙、奇种五大类型。前三类分上中下三等,水仙、奇种则分为十一个等级。此外,岩茶还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春茶最佳,秋茶次之,夏茶因天气炎热,内质较差。
初涉茶苑的人,对武夷岩茶的分类及名称感到繁杂难记,其实它是有规律的。所谓武夷岩茶,现今特指生长在武夷山上的茶叶,都是制成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其分类主要是根据品种、地域而定的,先有岩茶、洲茶之分,后有小种、奇种之分。还有按季节之分为春、夏、秋茶。现在大都以茶树来命名,采于什么茶树之茶,则叫什么茶。如采于肉桂茶树之成品茶,则叫肉桂。所谓品种是要形成一定数量,如水仙、乌龙、佛手等等;所谓名丛、单丛是指从菜茶中,依据个性特征命名,数量上很少,也形成不了批量,只能称之为名丛、单丛,不能等同于品种。
(二)名丛选育
名丛源于品种,高于品种,且拥有个性特征,为武夷岩茶平添不少韵趣。武夷名丛源远流长。清咸丰年间(1851~1861),武夷岩茶全盛时期,所出现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丛,更是脍炙人口,作为传统名丛,流传不少神奇传说。到民国初年,名丛、花名已不胜枚举,单慧苑茶厂就达830多个。武夷山不愧为名丛王国。
武夷慧苑岩茶花名
铁罗汉 素心兰 醉西施 白月桂 正太仑 水葫芦
夜来香 金狮子 红月桂 瓜子仁 醉贵妃 赛文旦
正雪梨 巡山猴 绿蒂桃 正碧桃 过山龙 醉海棠
醉毛猴 金丁香 仙人掌 桃红梅 正碧桃 瓜子金
醉洞宾 白雪梨 并蒂兰 正芍药 正瑞香 绿芙蓉
白杜鹃 付独占 碧桃仁 正玉兰 白射香 白吊兰
绿莺歌 金观音 正蔷薇 月月桂 红孩儿 白奇兰
粉红梅 金柳条 绿牡丹 正黄龙 绿独占 罗汉松
白瑞香 正肉桂 石乳香 正毛猴 正珊瑚 水金钱
莲子心 苦 瓜 石中玉 不知春 万年红 正木瓜
万年青 石观音 水金龟 正梅占 四方竹 满树香
月上香 八步香 四季香 英雄草 千里香 满山香
奇兰香 虎耳草 一枝香 龙须草 金钱草 观音竹
灵芝草 叶下红 满地红 满红红 太阳菊 渊明菊
精神草 日日红 半畔药 老来红 状元红 沉香草
东篱菊 凤尾草 蟹爪菊 水沙莲 午时莲 佛手莲
千层莲 八角莲 瓶中梅 岭上梅 出墙梅 庆阳兰
莺瓜兰 石吊兰 四季兰 金蝴蝶 金玉蟾 金石斛
金英子 金不换 玉狮子 麒 麟 玉莲环 红海棠
红鸡冠 红绣球 鸡爪黄 玉孩儿 绿芙蓉 大桂林
水中蒲 绿菖蒲 水中仙 老君眉 老来娇 老翁须
点点金 向日葵 剪春罗 剪秋罗 国公鞭 蟾宫桂
孔雀尾 万年松 关公眉 马尾素 七宝塔 珍珠球
叶下青 人参果 石莲子 吊金龟 双凤冠 威灵仙
过江龙 佛手柑 双如意 提金钗 小玉桂 一枝香
一叶金 翠花娇 蓝田玉 洛阳绵 节节青 王母桃
花藻石 紫金冠 石钟乳 隐士笔 同心结 竹叶青
洞宾剑 天明冬 不老丹 马蹄金 五经魁 芭蕉绿
西园柳 虞美人 夹竹桃 香茗涩 天南星 小桃仁
云南碧 絮柳条 梧桐子 宋玉树 步步娇 笑牡丹
莲花笺 夜明珠 绣花针 观音掌 紫金锭 名橄榄
紫木笔 迎春柳 野蔷薇 山上臻 十八草 墨斗笔
醉和合 还魂草 胭脂米 醉水仙 白苍兰 白豆蔻
白杜鹃 白玉梅 金紫燕 赛龙齿 赛羚羊 赛珠琪
赛玉忱 赛络阳 出林素 玉如意 玉美人 正水枝
正玉盏 正斑竹 正玛瑙 正参须 正荔枝 正松罗
正白毫 正紫锦 正长春 正束香 正琉璃 坠柳条
正浮萍 正银光 正唐树 正荆棘 正罗衣 正棋楠
红豆蔻 玉兔耳 岩中兰 七宝丹 五彩冠 白玉霜
向东葵 海龙角 倒叶柳 蕃芙蓉 初伏兰 向天梅
玉常春 虎爪红 月月红 正青苔 正白果 正凤尾
正萱草 正桑葚 正竹兰 正玉菊 大夫板 万年木
君子竹 紫荆树 千年矮 九品莲 金锁匙 水杨梅
水底月 月中仙 四季竹 忘忧草 正唐梅 玉女掌
等264个
其它就不一一列出了。
武夷岩茶区的历代栽培专家、茶农,从武夷“菜茶”原始品种的有性群体中,经过反复单株选育,积累了名目繁多的优秀单丛。单株选择,分别采制,最后以成品茶质量是否优异为标准,经反复评比,对品质优异者,依据品质、形状、地点等不同特点命以“花名”。再从各种“花名”中评出“名丛”。工序严谨,颇具匠心。这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区选育名丛的独到办法。
武夷山选育名丛早在宋代就已进行。清陆廷灿的《续茶经》提到:“武夷五曲朱文公书院内,有茶一株,叶有臭虫气,及焙制出时,香逾他树,名曰‘臭名香茶’,又有老树数株,云文公手植,名曰宋树。”清末民国初,名丛、花名如花似锦,斑斓悦目。蒋希召于民国10年在武夷山《游记》中记有:“武夷产茶,名闻全球……武夷各岩所产之茶,各有其特殊之品。天心岩之大红袍、金锁匙,天游岩之人参果、吊金龟、下水龟、白毛猴、金柳条,马头岩之白牡丹、石菊、铁罗汉、苦瓜霜,慧苑岩之品石、金鸡伴凤凰、狮舌,磊石岩之乌珠、壁石,止止庵之白鸡冠,蟠龙岩的玉桂、一枝香,皆极名贵。此外有金观音、半天腰、不知春、夜来香、拉天吊等等,种类繁多,统计全山将近千种。”这些都说明武夷岩茶区选育名丛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由于自宋元至明清数百年之积累,才迎来清末武夷岩茶全盛时期。武夷岩茶的名丛、花名有近千个之多,大致可分为八类,但都首先需要有优异品质为先决条件,然后依据其不同特点命名。
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有:不见天、石角、岭上梅、过山龙、水中仙、金锁匙、半天腰、吊金钟等。
以茶树形态命名的有: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国公鞭、一枝香等。
以茶树叶形命名的有: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以茶树叶色命名的有:太阳、太阴、白吊兰、水红梅、绿蒂梅、黄金锭等。
以茶树发芽迟早命名的有:迎春柳、不知春等。
以成品茶的香型命名的有:肉桂、白瑞香、石乳香、白麝香、夜来香、十里香等。
以传说之栽植年代命名的有:正唐树、正唐梅、宋玉树等。
以神话传说或几种因素相结合而命名的有: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吕洞宾、白牡丹、红孩儿等。
这些花名、单丛通过长期的选育,再进一步提选,武夷四大名丛就是这样形成的。不但香正味醇,而且佳话连篇,情趣盎然,韵味无穷。
大红袍 享“茶王”之誉,盛名之下传闻颇多,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其实大红袍主要是以其“嫩叶是紫红色而得名”,其树干较粗,分枝颇盛,叶深绿色,叶缘斜上伸展,光滑发亮,近似水仙叶形,“岩韵”极为明显。大红袍最奇特的4棵植株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的岩壁上,成为著名景观之一。抗战期间,崇安县县长吴石仙在该岩壁上镌刻“大红袍”三字(但据林馥泉调查,“大红袍”石刻为天心寺僧于民国36年所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科技人员长期的实验,大红袍已培育成功,品质超出老树,已批量生产销售。
铁罗汉 是武夷山最早的名丛。此树原长在慧苑的鬼洞,另说长在马头或竹窠。其特征是树丛较高,生长茂盛,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经引穗培育,生长良好,味亦极佳。
白鸡冠 原长在止止庵白蛇洞口,其树势不大,枝干坚实,分枝颇多,生长旺盛。叶色淡绿,幼叶薄绵如绸,树梢顶芽微黄且弯垂,茸毫显露似鸡冠,故得雅名,已培育成功。
水金龟 该茶树原产于牛栏坑岩石上端,属天心永乐禅寺庙产。一日倾盆大雨,茶园崩塌,植株溜到坑底山下。兰谷岩厂主便筑阶护围,傍有细流润之,命之为水金龟。自此天心庙和兰谷岩分争此茶,多次诉讼,耗资千金,水金龟由此名声大振。该树皮色灰白,枝条略有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有光泽,人工培育已获成功。
第三节 境内外移植
一、移植四川
北宋元符二年(1099)春,四川茶农王雅父子把武夷奇茗移植到川北万源县。1988年,四川万源县文物保管所进行全县文物普查时,第一次在大巴山崇山峻岭的该县石窝乡古社坪村,发现了一方保存完整的摩崖石刻,记载着武夷岩茶(大红袍)移植川北的经过。摩崖石刻全文如下:
紫云平(坪)植茗灵园记
窃以丰登胜概,垭洼号古社之平(坪)。从始开荒,昔日“大黄舍宅”。时在元符二载,月应夹钟,当万卉萌芽之盛,阳和煦气已临。前代府君王雅与令男王敏,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可复一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敏思前代作如斯活计,示后世之季子、元孙,彰万代之昌盛,覆茗物而繁盛。至于大观中,求文于蓬莱释,刻石以为纪。可传体面观瞻,历古今而不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也。
诗曰:
筑成小圃疑蒙顶,分得灵根自建溪。
昨夜风雷先早发,绿芽和露濯春畦。
大观三年十月念三日王敏记
弟王古
兄王俊
该石刻确凿地说明了这事实,即:王雅与其子王敏,于北宋元符二年春天,万里迢迢地把武夷山奇茗移植到川北万源县。石刻所说“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即是此意。石刻中的“建溪绿茗”亦即武夷岩茶(大红袍)。此有范仲淹咏茶诗为证:“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武夷山在建溪上流的崇阳溪之畔,故武夷岩茶(大红袍)常有建溪茶、建茶或建州茶之称。范仲淹著诗极力赞美武夷岩茶(大红袍)之时,武夷岩茶(大红袍)正以求“腊面茶”的贡茶形式,极享盛誉于京城和全国。蜀人王氏父子慕茶名,羡其利,历经周折将已享名百余年的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茶苗移植于四川万源县的古社坪,诚可信也!种植之后,效果极佳。石刻中的记载可资证明。“可复一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石刻记载刚移植时“时在元符二载”,而撰文勒石时(即石刻的落款时间)为大观三年(1110)。前后相距十一年。恰为“一纪”的约数。虽历一纪时期,而种植之茶苗长势颇好,茶主欣喜之情跃然,故勒石以为丰碑。另外,摩崖刻文中的“仍喜根转增郁茂”和赞诗“分得灵根自建溪”中都提到“灵根”,从而揣度王氏父子采取“茶苗移栽”方法来襄此善举的。
二、移植台湾
据《台湾通史》载:“台北产茶约百年,清嘉庆时有柯期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麟坑,发育至佳,继以茶仔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还有史籍说:台湾南极县鹿谷乡有个咸丰举人叫林凤池的,在他到省城福州“考举”以后,曾到武夷山游玩,返回台湾时,为了报答乡土亲人,带去了36棵矮脚乌龙茶苗,分送乡亲种植,并按照闽北乌龙的采制办法采制(实际上经多年的演化,在制作上已有所不同)。后来林凤池晋京,将新制的乌龙茶敬献给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即以山名赐称“冻顶茶”。冻顶乌龙茶饮誉海内外已百余年,成为一代名茶。台商查源寻根,从武夷山到建瓯,以求“冻顶乌龙”能在祖籍地繁衍发展,建瓯凤山茶场所制清香乌龙,酷似冻顶茶品,叶片紧结,其状如珠,清香醇厚,风味独特,成为该县一枝青茶新秀。
大观三年十月念三日王敏记
弟王古
兄王俊
该石刻确凿地说明了这事实,即:王雅与其子王敏,于北宋元符二年春天,万里迢迢地把武夷山奇茗移植到川北万源县。石刻所说“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即是此意。石刻中的“建溪绿茗”亦即武夷岩茶(大红袍)。此有范仲淹咏茶诗为证:“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武夷山在建溪上流的崇阳溪之畔,故武夷岩茶(大红袍)常有建溪茶、建茶或建州茶之称。范仲淹著诗极力赞美武夷岩茶(大红袍)之时,武夷岩茶(大红袍)正以求“腊面茶”的贡茶形式,极享盛誉于京城和全国。蜀人王氏父子慕茶名,羡其利,历经周折将已享名百余年的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茶苗移植于四川万源县的古社坪,诚可信也!种植之后,效果极佳。石刻中的记载可资证明。“可复一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石刻记载刚移植时“时在元符二载”,而撰文勒石时(即石刻的落款时间)为大观三年(1110)。前后相距十一年。恰为“一纪”的约数。虽历一纪时期,而种植之茶苗长势颇好,茶主欣喜之情跃然,故勒石以为丰碑。另外,摩崖刻文中的“仍喜根转增郁茂”和赞诗“分得灵根自建溪”中都提到“灵根”,从而揣度王氏父子采取“茶苗移栽”方法来襄此善举的。
三、移植国外
除了武夷岩茶(大红袍)(成品)之外,武夷岩茶(大红袍)树在19世纪也成为殖民者觊觎的目标。道光十四年(1834),印度总督本廷克(Ben-tinck)组织茶叶委员会,研究中国茶叶在印度种植的可能性。由于清廷禁止外国人游历内地,该会秘书戈登(Gordan)遂乔装潜入中国,并设法在武夷山购买大批茶籽,于次年初偷偷运往加尔各答,育成42000株茶苗,分别植于阿萨姆、古门、台拉屯等地,尔后又聘请中国茶师于道光十八年(1838)仿武夷岩茶的加工工艺,制出了第一批成品茶(8箱),运至伦敦,英国朝野为之轰动,奠定了现在第一产茶大国印度的茶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