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春茶正飘香,茶农上山采茶忙。
2月27日,天气放晴,水城县龙场乡戈波村村民黎芳华起了一个大早,穿上围裙,背个背包走出了家门。最近几天,她都和本村二三十名村民一道,前往位于本乡雨湾河村水碾组的六盘水国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茶园里采摘“水城春”第一批春茶。
“我们这里的春茶发芽早,每年过完年就进入采摘期,今年我们在茶园采茶已经两三天了,多采多得,每天至少有100元的收入,采完春茶,接着还要采摘夏秋茶,整个采茶过程从2月一直持续到10月。”黎芳华笑着说,每年单单采茶,她们一家就有上万元收入。
“水城春”茶生长在1400至2000余米之间高海拔地带,在同等气候条件下,春茶开园比本省主要产茶区早10至15天,比江浙一带早20至25天。
“海拔相对低一些的茶园,在年前就开始进行第一批春茶采摘了。”同行的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谢坤林说。
近年来,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及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资源环境,紧紧抓住发展壮大茶叶产业的大好时机,围绕“早”字下功夫,在“特”字上做文章,正打响“凉都出好茶·天下第一春”的品牌美誉。采摘现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附近收购,采摘的茶青,立即被送到该公司龙场有机茶加工厂,通过杀青、炒茶、烘焙、做形等一系列的制作后,香气四溢的春茶就炒制而成。
“公司对在册的精准贫困户所采的独芽茶青的收购价为160元每斤,合作社和一般茶农为100元每斤,最大限度让利于老百姓,让广大困难群众依靠茶叶产业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谢坤林说。
龙场乡是“水城春”的主要原产地之一, 谁曾想到,这个几年前还大面积种植玉米的地方,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立足当地优势,通过发展茶叶产业迅速走上了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发展的路子,并一跃成为全市最大的茶叶产业基地。
因为有了茶叶产业,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和公司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采取“三变”模式带领村民发展茶叶种植。
有了专业技术指导和回收保证,茶农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他们挖掉苞谷杆,种上新茶树,参与到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中来。不少贫困群众通过种植茶叶,走上致富之路,成为了靠茶叶脱贫的茶农。
目前,龙场乡的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涉及800余户1300余人,其中贫困户560户,去年户均增收1450元,依靠茶叶产业脱贫12户。
看着种茶能致富,去年,龙场乡娱乐村贫困户李德全放弃了外出务工,把自家的1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茶叶,还在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龙场有机茶加工厂学习制茶工序。
“在这里学习制茶,不仅为自家的茶叶产业发展打基础,每个月还有1580元的工资,通过学习,我有信心把茶园打理好。”李德全乐呵呵地说。
在龙场有机茶加工厂,以“茶旅一体化”为建设理念,建成了培训中心、体验区,茶文化展厅及茶艺演绎区等配套设施,为周边农户提供培训岗位和就业岗位。不仅如此,麻窝村建成了“黄金芽”示范茶园基地600余亩,采用“三变”政策让166户茶农平均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以上。目前,该基地正在进行基础设施改善,下一步,游客在这里可以采摘、观光、娱乐、休闲。
龙场乡只是水城县开展“产业革命”的一个缩影。目前,水城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31万亩。
“我们始终坚持把茶叶产业做成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特色产业、朝阳产业、扶贫产业,为决战贫困、决胜小康夯实基础,把茶叶产业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致富产业,实现茶农脱贫致富的梦想。”谢坤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