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普洱不是指专门给宫廷人喝的普洱,而是指选用宫廷级别料制作的普洱。其中定义宫廷普洱,是最高等级的普洱熟茶。先说这第一个误区:宫廷普洱。宫廷普洱,外形细致紧结,金毫显露。第二个误区:宫廷普洱并非专指熟茶。具体原因上面已经说了,宫廷普洱实际是指选用宫廷料做的普洱,虽然只专供皇室的,但宫廷指的主要是料的级别。
普洱茶的宫廷料是什么?
云南省农业厅2003年发布的《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描述了普洱茶的分级。其中定义宫廷普洱,是最高等级的普洱熟茶。以及熟普的等级,依次为宫廷级、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共七个等级。市面上常见的普洱紧压茶,比如饼砖坨茶,大多都是用一级至九级的茶以不同拼配比例压制而成,制作出不同的口味的产品。
而宫廷普洱和特级普洱,基本不会当做拼配茶原料,一般会将纯料单独制成产品。宫廷普洱的原料,是使用经过挑选的普洱顶级上芽中最细的芽叶。物以稀为贵,这等细芽,嫩度非常高,是所有茶料中最顶级的。宫廷普洱,外形细致紧结,金毫显露。茶汤有浓厚的糯香,有米汤感,汤质粘稠。入口后糯香醇厚,滑感强,甜度好。韵味绵长,品后有糯香余韵回荡。
普洱算是红茶还是绿茶?
我是茶客闲品锦锦,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普洱算是红茶还是绿茶?你要表达的应该是普洱茶是红茶还是绿茶。云南普洱茶主要分为普洱茶熟茶和普洱茶生茶两种,先说云南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熟茶不是红茶(红茶的工艺是全发酵茶),普洱茶属于后发酵,工艺跟红茶完全不同,所以不属于红茶;也不是绿茶,绿茶是经过高温烘青或者烤青,后期是不会变化的,绿茶一直提倡的都是喝新茶,要的就是鲜味,普洱茶生茶只要是按传统工艺制作,后期是一直会在变化,同一个茶,一个月跟两月的变化完全是不一样的,一年两年的变化同样不一样,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只要原料、工艺,后期储存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是确实能达到越陈越香的效果,所以普洱茶生茶不属于绿茶,绿茶隔年几乎就没有味道了,茶汤也只有略微的淡绿色,现在市面上很多做成普洱茶形状的饼就因为原料、加工工艺没有按普洱茶的工艺制作,所以很多茶友存放很多年拿出来的普洱茶样子的茶已经失去了喝与品的价值。
为什么普洱熟茶的历史只有50年左右,却有人冠以宫廷普洱的名号呢?
首先谢谢邀请。虽然本人喝茶不多,但基于爱好,对茶叶略知一二,咱们一起交流吧。对于这位朋友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有两个是误区,还有一个也值得茶友探讨的问题,咱们分开说说。先说这第一个误区:宫廷普洱。宫廷普洱不是指专门给宫廷人喝的普洱,而是指选用宫廷级别料制作的普洱。道光初年,阮福《普洱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
”大意是:进贡朝廷的皇家普洱茶,只取上好野生大叶乔木的芽尖制作。朝廷把所有的茶芽都采摘完后,剩下的才允许民间采摘和贩卖。很多不明大意的商家,为了标榜自己的茶好,对外只强调宫廷普洱专供皇室的身份,却不知实际指的是茶的选料级别。根据云南省农业厅2003年发布的《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描述了普洱茶的分级。
其中定义宫廷普洱,是最高等级的选料标准,依次为宫廷级、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共七个等级。第二个误区:宫廷普洱并非专指熟茶。具体原因上面已经说了,宫廷普洱实际是指选用宫廷料做的普洱,虽然只专供皇室的,但宫廷指的主要是料的级别。而之前进贡皇室的,主要还是生茶,虽然骡马人力运输途中会有发酵转化,但发酵程度很低。
所以即便把宫廷普洱理解为专供宫廷的普洱,用50年熟茶的历史来说它蒙人,也是不对的,因为当时专供的是生茶。最后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普洱熟茶的历史只有50年吗?通常我们理解的普洱熟茶“渥堆”发酵技术,是70年代由著名制茶人吴启英发明的,但这个只是我们为了加快普洱茶发酵进程,采用的一种人工干预的技术。而在1973年以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人工发酵茶。
而在当时运输条件的影响下,茶叶从云南到广州,香港,因为路途遥远,茶叶运输只能依靠“人背马驼”,这个运输周期很长,往往需要一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长期的风吹雨淋车马颠簸,茶叶运抵香港时,茶叶已经有了转化,茶汤颜色已经变深色了。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云南普洱茶就是一种发酵茶,只是发酵程度比较轻,与熟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的茶汤颜色,已经是红色了,而不是现在生茶的淡黄色或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