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非酒精类饮料。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天然的茶产品开始受到了社会各年龄层消费者们的关注。然而,如果抛开添加各种成分的新式茶饮,其实纯茶饮对于年轻消费群体而言,并没非常大的吸引力。从产品定位上分类,功夫茶的主要消费力量多是中年或中年以上人群,年轻人则是奶茶、加香茶、袋泡茶的消费主力。
随着茶叶消费人群年龄层的向下移动,正确把握年轻人的消费观显得尤为紧要。但是毕竟今天的饮料市场不断成熟,喝茶不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略带苦涩的口感和过于保守的设计更难讨年轻人的欢心。
让设计语言传播“产品心声”
“讲好茶叶故事”向来是树立、宣传茶文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对茶叶历史与轶事的追本溯源,确实起到了对茶文化的宣传,但是这种方式对年轻消费群体而言,趋于保守,无法产生共鸣感,继而无法产生购买欲望。讲典故、说历史的方式年轻消费者并不买账,他们需要的是贴近生活、可以感知的富有创新的产品。面对“新”人,要讲“新”故事。
成功的产品设计通常是基于对消费者群体的深刻理解。“设计语言”是用来描述如何将品牌价值和用户思维转化为产品外观设计、情感和功能的术语。茶叶的包装囿于中老年消费者的定位,不管字体、器形还是色彩,在视觉传达上也都算是远离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同时一些主流
茶叶品牌的广告,也主要诉求对象基本集中在70后以上的人群身上,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喝茶老旧的形象认知。面对年轻消费群体,富有活力与创新的设计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茶叶科普推介待加强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喝茶,而且对于茶叶有许多误解,认为茶叶苦涩;并且认为大多数茶叶都是拼配的,还认为拼配的就是低档的。这都是茶文化知识科普不到位所导致的结果。因为“守旧思维”传统茶企与消费者的“沟通”出现问题,无法获得消费者认同感。
茶的魅力不容忽视,而茶叶加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项流程,都凝结了无数制茶人的心血。产地、原料、采摘、炒制、配比等等,稍微一个微小的改动,都可能产生不同的香气和滋味变化,背后都会流传一个故事;但是,也正因为传统厂商的科普缺位使得年轻消费者与喝茶渐行渐远。
产品推广应清晰远瞻
纵观目前中国茶企的推广方式,相较于国外的农产品推广还较为落后,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产品策略存在极大盲目性。许多产商并未作出较为明确的产品定位,在没有充分市场分析的情况下之下盲目跟风推出新产品,混乱的推广并没有起到对现有客户与潜在客户的教育引导作用。
市场定位不确定。一些茶企在发展过程中,并未能进行客观的自我定位,对于自己公司的业务范畴、品牌形象均不明确,甚至跨行业发展,在这些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忽视长期利益。在产品定价策略上不能做到简单易懂、明码实价,给原本对于茶叶感兴趣的年轻消费者,人为地增加了许多阻力。
那么,年轻人真的不能接受茶吗?
答案是否定的,但需从以下三个方面革新:
第一,给年轻人更多接触茶的机会。
相较于咖啡的便捷性,消费者在购置茶叶之前,还需另外花费一笔资金用于购买相关产品,包含茶桌、茶器皿等等,这无形中便提高了年轻人的消费门槛,而传统茶馆较高的单位价格,更是限制了年轻人接触茶的机会。
第二,让喝茶简单化、生活化。
我们在提到“中国茶文化”时,就不得不提及“仪式”这个词。在国人的既定思维中,茶文化似乎就是一种仪式,而仪式又都讲究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等等。
我们印象中的中国茶艺就是一种仪式,程序复杂繁琐。茶艺师们穿着传统服饰,正襟危坐,举手投足间完成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之后,茶友们才能品到茶。
程序多、时间久,打压了年轻人的积极性。本来大家还对茶饱含热情,结果一套动作下来,兴趣也慢慢被磨平了。偶尔为之,还有雅兴,经常如此,未免就太费精气神了。无形中,年轻人会把喝茶这件事想得很复杂化,生活在快餐时代的他们,更想要的是伸手即来的茶饮。一旦把喝茶当成仪式,就容易变成偶尔为之。
第三,喝茶可以随时随地。
首先,让我们想象一下,非周末休息日,大家最可能在哪里喝茶?家里?办公室?还是茶馆?
许多人可能脑海中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一群人,悠闲地静坐在茶馆里,品茗聊天,洽谈工作或联络感情。总之,此时的茶仿佛就是为了社交而生。而这些,恰恰与年轻人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相违背。
试问,如果有一天,我们手中拿着一杯茶,穿过拥挤人群、压过马路,没有人对你的举动充满质疑,喝茶像随时随地喝饮料一样稀松平常。此时的茶,已经变成人们的生活习惯,是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人们自然也就不会纠结“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喝茶”这样的问题。
年轻消费者们的关注点一直在变,中国茶业必须依据年轻消费者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甚至引领消费方向,才能真正地吸引年轻消费者。在品茶年轻化的问题上,并非是年轻人不愿喝茶,更多的是茶企不愿了解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