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到底是什么茶?相信大家都不是很了解。我想,一方面是降低单价,一方面是提高回购率。黑茶一般是煮着喝的多,其他常见的煮着喝生普一般是老黄片,白茶是寿眉,熟普是老茶头。所以说,超市里卖15元二两的绿茶,可能其进货的价格也是15元,但重量单位是一斤。
茯茶是什么茶?好喝吗?
茯砖茶出自于陕西咸阳市泾阳县,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特色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一般情况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艳明亮。茶中特有的金花(学名:冠突散囊菌)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并经权威专家通过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毒理学研究、安全性评价、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茯砖茶“金花”的多种提取成分具有显著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等功效。长期饮用茯茶,能够促进调节新陈代谢,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对人体起着有效的药理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茯茶的出现,大约在公元1368年,采用湖南安化黑毛茶为原料,手工筑制,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故称“泾阳砖”;茯砖早期因为用湖南安化黑毛茶制作又称“湖茶”,还因当时只能在三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
由于清代前期须在兰州府缴纳三成至五成砖茶作为税金,这批茶交给官府销售,贮存一地边地府库,交换马匹,此为“官茶”又叫“府茶”。其余的砖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令在指定的销区销售,故称为“附茶”。原本是销往西北地区,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蒙古等游牧民族地区特需商品。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的人群饮用。特别是对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凉地区,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游牧民族。
茯茶的分级,按制作方法分为手制和机制两种,一般情况下手制的价值高于机制。安化黑茶的原料叫黑毛茶,黑毛茶(指没有经过压制的黑茶)的等级划分,历来并没有权威通用的标准,但若按采摘时间的先后,及部位来划分,则可依次分出个五级十六等。然后在制作茯砖茶时跟据所需制作茯砖茶的口味等需求来配比,茶叶都是芽尖含量越多,等级越高,但是由于要考虑到茯茶的松紧度在发花时会影响出花,会加入适量的茶梗,茶梗有调节口感香气、形成紧压茶内部空隙创造适宜温湿环境(以利后期加工和转化)等作用。
普洱茶到底属于什么茶?
普洱茶到底是什么茶?相信大家都不是很了解。可以说在中国的茶叶分类史上,一般按照茶叶的制作工艺和发酵的程度:轻发酵,中发酵,重度发酵来把茶叶分为红、白、绿、黑、黄、青(乌龙茶)。可是有这么一款茶因为它的特定工艺,在茶叶的形态和口感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人们对它的划分产生了很多的分歧,那么这种茶是什么茶呢?这里我们要说的就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类型。从普洱茶生茶说起,鲜叶采摘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摊晾后制作为生茶。生茶的茶气很足,刺激性很强,香气清韵,是一种轻发酵茶,这点上与绿茶是极为相似的,因此有人把生茶归类为绿茶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普洱茶熟茶呢?是要经过渥堆发酵,经历潮水,翻堆,摊堆,筛检后才制作成功,按照发酵的程度是一种重度发酵茶,又由于茶叶的颜色黯黑,和黑茶相似,因此被别人当做黑茶来看待。由于做茶工艺的差异,导致了普洱茶的生熟有别,无法给普洱茶正式的定名种类。虽然我们可以从香气、味道、汤色、口感、厚度、汤质做出评价,可是与其他六大茶类比起来,普洱茶的相似之处太多,导致普洱茶的正名之旅,也就非常困难。
但是仅从制作工艺上,那么我们可以把普洱茶生茶列为绿茶,熟茶列为黑茶,而其他老茶就要按照年份和特点进行品评分类。可以这么说,普洱茶既脱胎于六大茶类的制作范畴,又不属于单一的茶类,普洱茶拥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在时间的流逝下,带给人的惊喜不断。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只要茶叶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好的,为什么要纠结普洱茶的分类呢?买到普洱茶,喝到一口令人愉悦,舒服的好茶,才是最重要的。
喝茶越喝越渴的原因是什么?
要说喝茶越喝越渴,那这世间就没有什么能解渴的了;但太多茶友在喝茶的经历中,确实有些茶越喝感觉越渴,要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要搞清楚造成口渴的「常与非常」:口渴之常:口渴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简言之也就是当人体细胞外液之中的溶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液,细胞内外液之间形成浓度差,就会导致细胞脱水,下丘脑得到反馈,就会发出信号也就产生了口渴的感觉,也就告诉我们缺水了,需要马上补充水液,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吃饭饭菜咸了,会立马感觉口渴的原因,氯化钠短时间内摄入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浓度增高所致。
渴之非常:老理都知道,喝茶远比喝白开水要解渴,那是因为茶汤中含有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果胶、果糖以及多种益生微量元素,也就是说茶汤的浓度属于等渗液,能够快速的补充进入细胞内液之中,缓解脱水而起到解渴的作用。但喝了茶非但不解渴还越喝越渴,这就要找茶品自身造成的渴之非常:①茶青农残超标:茶园日常管护过程中违规或超量施撒农药、化肥等而导致鲜叶残留超标,泡茶过程中大量溶出到茶汤之中;喝了这样的茶汤,同时也过量摄入农残,会破坏细胞壁的通透性而影响水液的吸收代谢,所以就会非但不解渴而越喝越渴。
②新工艺烘青提香:还有一种情况,就算是茶青没有农残超标,但在制茶过程中为了降解鲜叶中产生苦涩滋味的生物碱和氨基酸类物质,采用机器高温烘青的方式加工并同时提高香气,这样做不仅仅灭活了鲜叶中生物酶的活性,破坏掉易于被吸收利用的益生物质,更会导致茶品的燥性十足;温燥的茶汤喝得越多,会造成人体津伤液耗,无异于温水煮青蛙,更别说解渴了,只会越喝越渴,严重的还会引发口腔干涩,两腮喉咙肿胀疼痛或者小便不利,滴沥灼痛。
煮茶与泡茶的区别是什么?什么茶煮比泡更好?
煮茶和泡茶有区别,一切茶皆可泡。一切能煮的茶都可以泡,也可以先泡后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煮。能煮的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老,叶片老或是年份老。能煮的茶也就几类,黑茶,白茶,生普和熟普。黑茶一般是煮着喝的多,其他常见的煮着喝生普一般是老黄片,白茶是寿眉,熟普是老茶头。通常新茶都不用来煮,哪怕叶片再老都是泡着喝或是存起来。
超市里十几块二两的简包装绿茶到底是什么质量的茶?
我以前认为,怎么会有人去超市买茶叶呢,又贵质量又不好。后来,我发现我错了,超市里的茶叶卖得还真不错。因为老杨自己是做茶叶生产和批发的,做过几年超市供货商。每年给超市提供绿茶,数量不少。因此,对超市的绿茶质量,也算了解。接下来,老杨说说超市里十几块二两的简包装绿茶到底是什么质量的茶?首先,从我给超市供货来看,他们偏爱中低端茶。
高档绿茶也有一部分,但价格高,销量并不理想。每次配货时,绝大多数都是中低端,用茶叶食品包装袋简装,分成50克、100克和150克三种,很少直接采用250克或500克包装。我想,一方面是降低单价,一方面是提高回购率。毕竟,买500克装的大包装,回家能喝一两个月,这是超市不能忍受的。因此,50克和100克包装,是卖得最多的。
如果超市以16元2两的价格出售,换算成一斤装的话,80元。80元一斤的茶叶,哪怕是放在批发市场或茶叶店,也只能算是等级较低的茶了。目前,网络上有很多80~100元一斤的绿茶,品质比超市要好一些。如果真要算的话,超市里80元一斤的茶,估计跟网上50元一斤的茶,差距不大。因为从老杨的供货来看,这种价位的茶,进货价不会超过30元。
如果是做成炒青的样式,价格更低,一般在15~20元左右。采摘制作全部用机器,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因为给超市供货,又要质量,又要便宜,利润很低,账期还长。老杨做了一段时间后,实在是觉得太累了。所以说,超市里卖15元二两的绿茶,可能其进货的价格也是15元,但重量单位是一斤。进价15元一斤,可以分装成15元二两的茶叶5包。
5包全卖出去,就是75元。扣除掉成本后,利润空间很大。当然,并不是所有超市都是这么做的,也有不少良心超市,以正常利润来核算成本,寻找性价比高的货源,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碑。但是,茶叶在超市庞大的销售品类中,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部分。几十块钱一斤的茶叶,哪怕再保证品质,质量也就那样。
那为什么还有人去超市买茶呢?据老杨观察,无外乎这几个原因:一是图省事,直接在家门口买点应急。二是初学者,去茶叶店担心露怯,先去超市买点试试。三是对茶叶店不放心,对大品牌连锁超市更放心,认为大超市的品质有保证。四是逛超市时看价格便宜,临时决断。不管是哪种原因,其实老杨都不太建议去超市买茶叶。品质没法保证,价格还比外面贵,真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