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十百千万”数字背后古普会

  2024-06-17 15:02          0

茶叶网网讯:2014年10月9日,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在昆明成立。据悉,这一以古树普洱茶的保护、制作、收藏、研究为主旨的省级社团,将塑造一个能品饮的古树普洱形象,培养十位金牌制茶能手,保护性开发壹佰片古茶园,资助茶区1000位贫困茶农的孩子圆大学梦,让普通百姓喝到生态、健康的古树普洱茶,必将对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从2008年开始,云南省内转型从事、新成立以古树茶为拳头产品的大小规模企业约200家,改造或新建古树茶初制所超千家,全国范围内专营云南古树普洱茶的茶店、会所超过万家,把古树普洱茶作为主要茶饮的消费者突破1亿人。特别是在普洱茶收藏市场,多方大规模资金投入古树茶收藏领域。全国规模收藏古树普洱茶(以10吨计算)的单位和个人超300家,市场古树普洱茶收藏存量保持在5000吨以上,而且每年都呈快速递增趋势。

但由于古树普洱茶生产制作、营销及收藏发展时间短、步伐快,很多企业、茶商、收藏者跟风炒作,不按市场及自然规律运作,也涌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古树普洱茶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

从2010年起,普洱茶制茶工程师、资深茶人黄小元先后组织专家、学者、收藏家等近百人十一次深入茶山调查研究,走访调查116个古茶园、23家古树茶生产经营企业、982个初制所,与全国各地古树茶爱好者召开座谈会、讨论会26次,总结出当下古树茶行业三大现状:分布广、产量低、意义大、影响远:古树普洱茶在澜沧江流域两岸的五大产区都有分布,在整个云茶的产量中,所占比例不足2%。在1984年的千年古茶统计中,发现全国共有74棵,其中云南占32棵。保护一棵古茶树,保护一片古茶园,实际上就造福了一方百姓、守护了一片家园。云茶经过多年的大发展后,已经走出云南,走向全国,面向世界。一片树叶情系了五湖四海,意义深远。

资源相对较少,需求不断扩大,问题越来越多:古树普洱茶产量占普洱茶总产量约5%,占云茶总产量不到2%,年均产量不足5000吨,资源相对比较少,但市场需求旺盛。保守估计,2014年需求量超过5万吨,且呈井喷上升趋势。由于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整个产业链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古茶树的养护和管理不科学,古树普洱茶加工工艺缺乏标准,市场销售不规范,文化推广不严谨。问题的核心在于少数从业人员利欲薰心,目光短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当下古树普洱茶面临的问题——信仰在不断迷失,信心在逐渐崩溃。

调查研究小组在走访的100多片古茶园中,总结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近三成树龄超过300年的古茶树呈现出逐年衰退老化、走向死亡的现象。导致古茶树死亡的因素除了自然老化外,更多是人为因素。面对这一现象,广大古树茶爱好者、收藏者痛心疾首。从2009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纷纷涌入山头村寨,自发保护性开发云南古茶园,其中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例。调查研究小组在走访期间调动多方力量,克服万难,不断探索古茶树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截止今年10月,小组保护性开发古茶园共计11片,从目前的评估来看,保护效果良好,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协调发展。

综合上述古树茶行业现状,可以总结为:资源珍稀,前景广阔;生态急待保护,工艺急待提升;市场需求剧增,竞争秩序混乱;百年大计,任重道远。

2013年12月,黄小元作为首要发起人,联合云南农大普洱茶学院副院长周红杰教授、古茶园守护人刘晓倩、高发新、竹志坤等五人,撰写了一篇详细、全面的关于古树普洱茶的调查研究报告,向云南省民政厅提出成立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的申请,省民政厅于当月预核批准。2014年9月5日,云南省民政厅正式批准成立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是由云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活动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地方性、学术性社会组织和自律性组织,在筹备过程中,得到了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长张宝三、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师程、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学会茶叶分会会长张顺高、原云南农大普洱茶学院院长邵宛芳等云南省内知名茶界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并亲任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成员,对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这一新生的社团寄予深厚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10月9日,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101位有志于古树普洱茶保护、开发、经营和收藏、研究的业内人士成为了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首批会员。经与会会员表决,通过了《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章程》,由第一届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的组成人员,首要发起人黄小元当选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首任会长。研究会还聘请张顺高、木霁弘、张芳赐三位同志担任顾问,周红杰、周重林、李乐俊等七位专家担任副会长。

“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的成立将让古树茶价值回归,实现保护与发展并行的目标。”首任会长黄小元提出,要实施“古普壹佰”大战略,古普会将围绕收藏级古树普洱茶,两年内建一个高标准、浓氛围的古树普洱茶体验馆,五年内打造云南100个标准示范古茶园,并建设标准茶样展览馆,办好“古普会”季刊。整合专家、茶人(茶厂)、消费者(收藏家)三种资源,打造科学古普、人文古普、艺术古普、问道古普四种形象,实现茶回归、商回归、心回归、性回归、生命回归。

同时,黄小元表示,要打造云南壹佰片标准示范古茶园、壹佰个标准示范古茶初制所、壹佰位古茶传统制作师傅、壹佰款经典古茶收藏品、壹佰位古茶收藏家、壹佰位民间品饮古茶高手、壹佰家古茶推广茶庄、壹佰套唯美古茶表演茶艺、壹佰篇古树普洱茶经典论文等等,最终实现“个十百千万”之归真古普梦,即塑造一个“能品饮的爱”古树普洱茶形象,培养十位金牌制茶能手,保护性开发壹佰片古茶园,资助茶区1000位贫困茶农的孩子圆大学梦,让亿万百姓喝到生态、健康、真实的古树普洱茶。

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除了为会员提供市场咨询、调查论证、工艺培训、文化交流等服务以外,同时,还将为会员提供全球认可的“GP古普认证”。“GP古普认证”以“产品可追溯”作为核心战略,建立严格的品控和可追溯体系,并通过可追溯系统对认证茶企所拥有的古茶树逐株监测,确保消费者喝到安全、生态、真实的古树茶。“GP古普认证”二维码和20位追溯码根据茶企的古树茶产量来限量配置,追溯信息里显示古茶树的树龄、产地、海拔和经纬度及生产加工制作每一环节信息。消费者可以快速有效地追溯到产品信息和源头信息。

成立仪式上,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与全国古树普洱收藏大家签下近十亿元金额的监制合约。

当天,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对外发布十个重大项目,即:云南古树普洱茶标准制定、云南省古茶山产地环境安全性提升技术及其应用、云南壹佰片标准示范古茶园GP古普认证、中国(云南)古树普洱茶高峰论坛、云南古树普洱茶季刊、云南古树普洱茶文化系列丛书、古树普洱茶高级研修班教育培训、华茶青年百片古茶园万里行、“古普杯”云南古树普洱茶评选、“能品饮的爱”大型慈善公益活动。

云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在成立仪式上表示,普洱茶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已经成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近五年来,随着古树普洱茶的推广与发展,古树普洱茶的历史地位、科学价值、保健功效已得到普遍认可。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我省普洱茶行业又增添了一个社会团体组织,也是目前众多省级茶行业社会团体组织中,唯一一个因古树普洱茶而成立的社团组织。希望收藏研究会以深入古树普洱茶科学研究,保护古茶园,创新古树普洱茶制茶技艺,推动古树普洱茶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云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的成立,适应了我省大力推进“两强一堡”战略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加快云茶走出去步伐的重要举措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