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茶经(三、悠久的茶史)

  2024-06-17 15:02          0

 

 

三、悠久的茶史

 

      安徽什么时候开始生产茶叶,还未查到可靠史料,如从旁推测,大约始于二世纪以前。我国茶叶生产是从西南主原向东南发展的。安徽茶区的发展敢是如此。宋朝嘉六年(1061年)全国设十三山场买茶,安徽有五个山场者在皖西南(六安、淮南)茶区,由此可知,皖东南(宣城、徽州)茶区是以后发展的。

秦汉时代,我国政治中心是在中部,茶叶生产也从西南向中部推移,先从四川北部到陕西,然后折东沿汉水入河南而到安徽西南部。汉末,献帝建安(196-219年间,华佗在他所著的《食论》里说:“苦茶久食益思”(苦茶久食可以益思)。由此可见,当时安徽饮茶之风是很盛行的。化佗为汉朝谯(今安徽毫县)人,是了先明确茶叶功效的人,也是安徽记载茶事最早的人。当然,安徽茶叶生产的历史,不是从华佗那时开始,而是比华佗早得多。

      大概到了三世纪,饮茶风气和茶树种植便从原产地沿着长江传到安徽江南的大片地区。,搜神后记》载:“晋武帝时(265-289年)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这是安徽人采制茶叶最早的记载,也是皖东南茶叶最早的记载。

      东晋元帝时(317-322年),温峤官于宣城,进贡茶1000斤,贡茗300斤。这是安徽贡茶最早的记载,也是出产名茶最早的记载。

      唐朝封演(代宗时人,763-778年)在《封氏闻见记》里写道:“开元(713-741年)中,……自邹(山东兖州)、齐(山东益都县)、沧(河北沧县)、棣(山东惠民县)渐至京邑……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这说明当时安徽的茶叶即已大量销山东、河北等地。

      陆羽在758年左右所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里分析茶叶品质时说:“淮南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生太湖县潜山者与荆州同),寿州下(生盛唐县霍山者与衡山同)。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生宣城县雅山与蕲州同,生太平县上睦、临睦与黄州同》、杭州、睦州(生婺源山谷)下。”唐朝皖西南茶区属淮南产区。有六个郡县,即盛唐县(霍山)、太湖县(潜山)、和州、庐江郡、寿春郡、凤阳郡;皖东南茶区属浙西产区,也有六个郡县,即宣城县、太平县、歙州、休宁县、宁国县、祁门县。这说明安徽地区江淮两岸在唐时就盛产茶叶,而霍山、潜山、宣城、婺源(现属江西)的茶叶,当时即已著名国内。

      据《唐书·地理志》载:寿春、庐江、风阳郡茶叶每年都有固寂静的贡额,堆在内库,皇室都用不完,元和十二年(817年)一次就出内库茶30万斤,令户部变卖成现钞,以支用度。三郡的贡茶有这样多,全省的生产量一定相当可观。

      宋朝李昉等987年修成的《太平广记》云:“唐天宝(742-755年)中,有刘清真与其徒二十人于寿州作茶,人致一驮为货至陈留(今开封)。”可见六安在八世纪时已有一定规模的茶园并雇用相当数量的外地茶工制茶了。

      宋景德二年(1005年)王钦若等到编撰的《册府元龟》载:“元和十一年(816年)讨吴元济,二月诏寿州以兵三千何其境内茶园。”从此可知,九世纪初寿州已有相当多的茶园了。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嘉 六年(1061年)全国设十三山场买茶,计买茶479万多斤(旧秤),而安徽五个山场(寿州麻步场33万多斤,霍山场53万多斤,庐州王同场29万多斤,舒州罗源场18万多斤,太湖场83万多斤),共患难271万多斤,占全国总买量的45%以上。南宋淳熙(1174-1189年)年间,淮南路(包括河南小部分,不包括皖南)由官府直接掌握的所谓“榷茶”,即达万斤(旧秤)。宋朝以榷茶易马,一路榷茶就有800多万斤,那么,全省的榷茶一定更多,而全省的茶叶产量,当然更要比榷茶多上好几倍。

      明朝收茶税,洪武初年(1368年)议定“茶引”一道,纳铜钱1000文,照茶100斤,“茶由”一道,纳铜钱600文,照60斤。根据这个税率,广德三十年收茶税50多万贯,徽州府年收茶税七万多贯。如以这个数目的税款来计算,这两个地区每年出产商品茶就有5738万多斤。

      清初,屯绿开始生产后,就成为主要的外销茶。道光(1821-1850年)年间,皖南茶叶岁销5-6万引导每引旧秤120斤)。清末(1870年左右),祁红开始生产后,也大量输出。同治(1862-1874年)年间,外销茶年达成10余万引。因此,茶叶生产提到了迅速的展。1871-1896年为我国茶叶生产最盛时期,每年输出200-300万担,其中祁红和屯绿占的比重很大。

      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勾结起来,对茶农经济进行疯狂的掠夺,茶叶生产更加衰落,外销且落千丈。至于1936年全省茶叶产量降至32万担,仅为1915年55万担的64%。抗日战争的影响,茶农经济濒于破产,到解放前,茶叶生产几乎近于停顿。如祁门十一个重点茶区,仅保贸茶园975亩,荒废茶园达成1522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1%。毛茶平均亩产量也由1936年的126斤,降至21斤左右。1949年,全省茶叶产量只剩10。6万担,仅为历史最高产量的20%。

      在祁红开始生产并称誉于国际茶叶市场以后,前北洋政府认为有利可图,曾以改进生产技术为幌子,由农商部于1915年4月在祁门设立农商安徽模范种茶场,1917年11月改名为农商部茶叶度验场。1926年9月至1928年3月,因经费断绝,关门了事。

      这个机构于1928年4月恢复,归安徽省管理,后又分别在秋浦、祁门设立安徽省第一、二模范茶厂。同年8月又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一、二茶叶试验场,至1929年2月合并,四度更名为安徽省第一模范茶厂,以祁门为总厂,秋浦为分厂,当年8月撤销停废。

      1930年12月恢复,五度更名为安徽省茶业试验场。1932年11月,六度更名为安徽省茶业必良场。1934年国民党政府所属全国经济委员会、实业部和安徽省政府会同组织祁门茶业改良场委员会为主管机关,同时将实业部、中央农业试验所及上海、汉口两商品检验局全办的江西修水茶业改良场并入,扩在组织,并七度更名为祁门茶业改良场。1936年7月为安徽省政府管辖。这块所谓祁门茶业改良场的招牌一直挂到解放为止。

      他们设立的这些机构,时关时开,空挂招牌,有名无实,试验研究流于形式,改进生产技术微不足道。其所作所为不过是替官僚资本家服务。

      官僚资产阶级为了抢夺外销红、绿茶的全部利润,于1936年由安徽和江西两省政府全组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垄断两省茶叶(先红茶、后绿茶),对茶农进行更残酷的掠夺,给茶农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使安徽茶叶生产更快地更惨的衰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