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97年回归之前,一句“马照跑,舞照跳”,极大地安抚了回归前港人躁动不安的心情
香港1997年回归之前,一句“马照跑,舞照跳”,极大地安抚了回归前港人躁动不安的心情。看一地百姓日常生活是否安稳踏实,休闲娱乐活动是否丰富乃一项重要考量标准。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近15年来,国人的业余休闲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满足温饱之后,国人的生活趣味在拓展,生活品质全面提升。此中变化,从省会郑州休闲产业上的发展,略可窥得一二。
如今郑州的大街小巷,KTV遍地开花,隔上一段时间,麦霸们总要到KTV亮上一嗓子,宣泄一把才过瘾,不然总觉得生活过于安静,少了点什么。
郑州最早唱歌的地方,概念来自港台的。15年前的时候,郑州还只有零星的三四家,与星级酒店有密切的关系,是相当高档的消费场所,普通市民是不敢问津的。香江、中州皇冠歌舞厅、丽晶大厦的爱琴海舞厅、枫丹白露等,歌厅舞厅共存,收取门票,间有歌手串场。门票15元、20元,在当时已经相当昂贵,况且还有不菲的酒水。
便宜点的舞厅则相对普及,在许多城市广场、体育场,以及一些单位俱乐部内,场地开阔,简单初级的音响,够响就成,门票一块,跳的多是交谊舞,三步四步,中间还有迪斯科穿插,流行的是24步,全场排好了阵型,舞步整齐关于养生的词语,颇似集体舞,倒也热闹得很。年龄老中青都有,这种广场交际活动,为各个年龄层所接受,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一种难得的公共交际场所,甚至成了许多年轻人交朋友的场所。
这种简陋的舞场而今延续下来,更多成为老年人早晨锻炼的一种场所,也算个户外运动。上班族、年轻人则转战到其他更新鲜有趣的休闲活动地方去了。
爱跳舞的,有许多专业的舞蹈培训班,有专业老师教授拉丁等时髦的舞,专业的舞鞋,专业的范儿,对不少爱美男女,是一种让身形挺拔、提升气质而且还能减肥的运动。
OK从街边大排档式的平民消费,一块钱一首就可以在众人面前放歌,一展歌喉,到专门的卡拉OK包房,上世纪90年代末,“小姐”的风行,卡拉OK厅与业挂上了钩,一时从普通市民生活中淡出。之后,从日本舶来的量贩式KTV传入,迅速风靡。按时间段定价收费,包房免费,挑个周一到周四之间的下午场,唱一下午不过几十块钱,而专业的设备却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就算是嗓音不佳,在混响音效的修饰下也可以冒充一把歌星,酒水也不再那么宰人,甚至有些还提供免费简餐。这些,让KTV迅速赢得大批消费者,成为最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
在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等电影中都有关于看电影的场景,影院里坐得密密麻麻,绝对是座无虚席,还有小孩子偷偷溜进影院逃票看。银幕上的人物与情节,在那个年代白衣蓝裤简单分明的生活中,是唯一拥有丰富感情和色彩
的地方。一部电影的上映,是可以让市民兴奋讨论几个月的。看电影,是唯一可以算作夜生活的娱乐活动。电影票是紧俏的,放电影是个人人羡慕的工作,每场电影开场前,门口必定有人等退票。
电影片子也少得可怜,通常一个星期能上个新片,胶片由电影公司统一调配,几个影院同时上映,骑摩托车跑片的穿行在各个影院之间风驰电掣般地送拷贝,像肩负一项重大任务。
老郑州都记得当年自己常光顾的电影院,东方红关于养生的词语、郑州剧院、解放影院、群众影院、中原电影院、二七纪念堂、省工人文化宫、铁路工人文化宫、中州电影院、河南影院、河南剧院、凤凰影院……这些地方称作文化生活的中心也不为过。
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电影过了最好的时光。电视机已经普及,大量港台录像带进入,一些电影院辟了小厅专门放映录像,大电视、投影仪,设备在当时已算先进,投资并不高,许多私人录像厅纷纷涌现,租个两三百平方米的房子,引进简单的设备,一块钱门票可以看两场,一时间录像厅泛滥成灾,对电影院形成不小的冲击。许多电影院纷纷改弦更张,有的开起了大型游戏厅,有的改成了迪厅、歌舞厅。
电影院的重新崛起,是伴随着好莱坞的引进和设备的更新。奥斯卡等连锁影院改变了传统影院的模式,专业设备,豪华装修,服务提升,片源的极大丰富,每天同时多个影片上映,来到影院看电影,成为有一定档次的消费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在电影院感受的强烈视觉与声光效果冲击,3D电影更是拉动票房,让电影产业再续辉煌。
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运动健身产业这15年的变化也是惊人的。健身房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度更新换代。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末期,健身房里除少量器械外,更多更普及的是为年轻女性瘦身塑形提供的健身操,以健身教练马华为代表的第一代健身教练,是那个时候的领潮儿。健身房不需要准备太多的专业设施,能够有健身后的场所就是比较奢侈的了。这种健身操同样在大中专院校得到追捧,还有一些全国性的比赛进行。
以跑跳为主的健身操适合人群比较小,后来出现功能更全面的,器械配备完整,并有各种操厅的二代健身房,有专业教练指导,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练不同的器械。还有操厅、自行车厅、瑜伽厅等,实行会员制,可办年卡、季卡、月卡等消费,维体、易健、澳瑞特等都是在这一波兴起的品牌。提供专业的私人教练服务,健身的目的非常明确。
随着健身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出现新一代会员制健身模式。这种健身房门槛极高,在专业之上更强调服务,贴身、专业的个性化服务,更像是高档私人会所。但这里的设施却丝毫不亚于任何专业场馆,功能全面,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还有泳池,可以用于专业训练。这里的永远比会员多。相应的,门槛相当高,会员卡年费上万。健身产业从运动专业需求的满足转向服务业、休闲产业。
专门的运动场馆也不少,游泳馆、台球室、保龄球、高尔夫等。碧波园、漓江是郑州最早的室内大型游泳馆,一时成为高档消费场所,数十元一张的门票,提供的是开阔而宜人的场地。现今游泳馆在许多星级酒店、高档小区都可以见到,社区居民在自家小区内就可以享受室内泳池。大型游泳馆、大型水上游乐场、温泉度假游泳池相继出现,游泳被注入更多休闲因素。
保龄球馆初登陆郑州时,数百元的贵族消费使之成为商务活动、公务宴请的场所。而今已经从神坛跌落,回归平常。中牟某处一座高尔夫球场可承接真正的高尔夫比赛,场地建设,规则运行莫不与国际接轨,虽然总算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高尔夫,但豪奢的消费价位还是距离市民有点远。台球曾是一项最大众化的休闲运动,尤其夏季,大街小巷、都市村庄,街边到处支起了台球桌,时见光着膀子的小青年“挑灯夜战”,一两块钱一局的价格,让这简陋的休闲活动在民间有了极强的生命力。台球小子丁俊晖的表现让更多人关注起专业克,专业台球厅的生意一天好似一天,街边摊渐渐吃不开了。
衣食无虞之后,人们更多关注起自身的健康,健身产业的前景无疑是乐观的。专业设施的完备,服务理念的纳入,将是产业成长重点。
在很长一段岁月里,对于中国人来说,洗澡曾经是件困难的事。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郑州市的与其他行业一样,还未形成产业,是单位的一项福利,大点的单位都设有职工澡堂,凭票或凭证才能进。郑州市服务公司下属的河南浴池、清华浴池、东大街浴池、友爱路浴池、德化街浴池、二七浴池,就是为数不多的公共浴池了。拥挤的公共浴池里,不知道有多少“零距离”冲突日复一日地上演。尤其过年前,把自己洗清爽了好过年,公共浴池头几天就人满为患了,排队从二楼排到一楼,一个龙头底下七八个人等着。
最早的市场突破是德化街浴池的装修,装修后票价与服务全面提升。澡票提高到最高30元,还有10块20块的档次,送条毛巾,还有包房。高昂的门票没挡住生意超好,让更多的人看到业的商机,之后便以超常的速度迅猛发展。
而今已经成为一项含多种服务的休闲产业,高档场所也遍地开花。68元一张票是普通价位,有自助餐提供,休息大厅可以看电视,、足疗、棋牌,鞋子有人擦,衣服有人洗,进去灰头土脸,出来改头换面,清清爽爽。在一些温泉度假酒店里,甚至还有乒乓球、上网。闲暇时日,带上一家老小,或者约上一帮朋友,到温泉度假村泡泡澡,打打牌,或者小睡一觉,度假村里泡上一天,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谁能说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夜经济的繁荣与否似乎是考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准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作为夜经济的主角之一,酒吧,在大众眼中似乎总蒙着一层浪漫的气息。这层气息和时尚元素交织,越发地诱人。
用社会学家的话来说,酒吧是城市文化的发源地,是一所现代化都市软实力的象征,要认识一所城市的文化品格,酒吧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汇集了世界3、不见不散、目标、风铃、欧巴斯特等众多酒吧的纬一路、经六路这一带被称为“酒吧一条街”。而10年前,这里的第一家酒吧目标开张的时候养生的文案短句干净,整条街还很冷清,穿越夜的黑,才有酒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把郑州的酒吧分为几个阶段的线年,是郑州酒吧的懵懂状态,2003年后进入一个摸索发展时期,从2005年往后,郑州酒吧市场则进入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阶段。静吧、慢摇吧、DISCO+慢摇吧、闹吧、各种主题式酒吧,相继在竞争中涌现。西部酒城和卡拉是闹吧的名角,静吧首推不见不散和目标,摇吧则以知名品牌苏荷成为新宠……
进入夜时间,脱下面具,甩掉负累,更多的都市人群涌进心仪的酒吧,品味属于自己的那份好滋味。有音乐,有啤酒,有摇曳烛光,还有的,是一份想念。
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茶列入国民经济必需品还是近几年的事,这自然与其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的飞速增长有巨大关系。
河南省茶叶商会会长姬霞敏女士亲眼见证了中原茶市的成长。她说,这15年间,中原茶市的变化非常之大。15年前,中原有饮茶习惯的人还很少,即便是喝茶,也多是单位发的消暑降温茶,通常是茶的茶叶末,跟白糖一起发,算作消夏的福利。自己掏钱买的人是少之又少。有爱喝茶的养生的文案短句干净,想喝点好茶,市场上也买不到,只能借到外地出差的机会,或者请外地的朋友帮忙带点,市面上没有专门的茶叶市场,茶的销售全部在供销社下属的茶叶公司统一卖,别的地方根本见不到。销售品种也很单一,就是花茶和本地的毛尖,量也很少。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流通市场的兴起,副食品市场开始兴旺,带动茶叶销售,茶叶消费开始渐渐上升,但仍以低端茶为主,主要是花茶、毛尖,别的茶则很少。
2000年后,中原市场来了一些安溪铁观音茶商关于养生的词语,带来一些铁观音,还有浙江的茶,往副食品商场送一些,走的是小批量,居民饮茶习惯仍以花茶、毛尖为主。
2002年到2003年,郑州有了专业的茶叶市场,本地茶市开始真正起步,茶叶品种和销量都有了很大改善,全国各地的茶陆续进入郑州市场。最早攻占中原茶市的是铁观音,为中原茶市做了很好的前期铺垫。
2004年到2005年,伴随着普洱热,掀起了中原茶市的一个。许多茶客收藏普洱,并由此了解茶文化,喝得更专业了。
计,郑州茶叶市场一年总销售额为几百万元,2003年突破2000万元,2005年到2006年猛增,达到七八千万元,而今年茶叶交易量可达三五个亿,三个亿在郑州,整个河南五个亿。
随着中原整个茶叶市场的发展,居民的饮茶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口味变化极大,呈现多元化,绿茶、毛尖、铁观音、普洱,都有各自的市场,今年又加入了岩茶。目前中原茶市上销售的茶叶品种越来越丰富,达到上千个品种,全国各地有的,在河南市场都能找到。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消费人群越来越多。居民形成了消费习惯,不仅自己掏钱买茶,有的还收藏好茶。而早年雄踞中原市场的花茶早已被取代,其在地市和农村市场份额也在萎缩,县里的超市都能见到铁观音、普洱的销售了。
这15年来,中原茶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茶叶最大集散地和消费中心之一。“目前郑州茶叶市场物流在全国茶叶市场中排位第四,仅次于广州、北京、济南,相当可观。”
我省建立专业茶叶市场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目前大大小小的茶叶市场郑州有五六家,洛阳也有两三家,开封也在建。专业级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及便利快捷的物流吸引来全国各地的茶商、厂家,有些知名品牌厂家已经把总代理设在郑州,云南知名的勐库茶业把郑州作为向中西部辐射的基地,从郑州往中西部任一地方发货,都不超过12小时,物流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