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运动与普洱茶
2024-06-17 15:02 0
不久前,一则网络言论引起了众多普洱茶友的关注:在首都雾霾日复日,看不到尽头的日子,一对多年在公司打工的年青普洱茶友决定,暂停工作年,以不多的积蓄迁居云南大理乡下,何时返京工作,视一年后的情况而定。此言一出,网民纷纷转发,讨论呼应,众声鼎沸。几乎同时,著名喜剧演员宋丹丹在微博上一声:突然想到,我今后到那儿去养老呵?更是在网络上引起一阵喧哗,各种言论汹涌澎湃,此起彼伏。人们纷纷诘问:我们的城市怎么啦?我们的空气怎么啦?今后我们到那里去生活?
近年来,城市这个巨无霸象吹气球般在中国大地急速澎胀,从1978年的17.92%发展到2D09年的46.59%,2011年城市化率更达到51.27%,仅用30年走过了西方用了2D0年的发展过程,也因此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几乎就是在瞬息之间,“农耕社会,乡土中国”,变成了“工业社会,城市中国”。特别是一批超大城市群的崛起,其速度与规模更让人瞠目结舌。然而,同时发生的“城市病”,更显出了这个东方巨子的肥胖和虚弱:人口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失衡,食品安全,疫病惊魂……几千年形成的“乡土文化”根基也日渐消亡,每年上百个村庄消失。人们挤在城市的水泥框里,目送着乡村渐远,各种类型的乡愁像浮云游荡在城市上空。“故乡,不要问我从那里来?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故乡。”绝大多数中国人被连根拔起!
愈演愈烈的“城市病”,危及到人的尊严,关系到人的价值观重建,不可避免的“逆城市化”的行动悄然展开,一轮新的“上山下乡”运动方兴未艾。人们开始思考:还乡或重建乡村的可能。这似乎是当前中国特殊的国情,其实这是一个全人类的心病。早在上世纪初,英国科幻小说家乔治‘威尔斯就曾预测:在下个世纪,大城市的规模将会达到极限,它们将会走上分裂与扩散之路,展现一种完全不同的,全新的居住分配方式。旧的参照标准将会终止,城市、郊区、乡村的界线将不复存在。普洱茶友一语中的,在20世纪60和70年代,欧美和发达国家已开始了“逆城市化”趋向。德国最为明显,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柏林,汉堡和慕尼黑,人口在2万至20万的小城镇占了全国76%,城市逐年“空心化”。日本的大城市人口自1975年以后趋于饱和,市区松散化并向城郊迁移,形成了都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群。1990年美国城市人口的总量减少了20%,“城市空心化”发展迅速,城市郊区演变成具有城市功能的各种就业中心。
乔治‘威尔斯这个预测在今天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已经基本成为现实。厌倦了水泥森林的人又把目光投向乡村,乡村又重新成为思念之地,甚至是一些人身心的归宿。新的“上山下乡”运动正成为一种新时尚波及各个层面,富裕的人们去投资,中产阶级去隐居,知识分子再下乡;有人将这行为视为事业,有人认为是文化反哺,有的人当作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些叩人心扉的词语开始在城乡间跳跃:乡愁、隐居、疗伤、纪录、公益、农家乐、支教、扶贫、创业、“开心农场”、庄园梦、古树茶、绿色经济、有机淘宝、小额贷款、干部“上山下乡”、大学生村官、投资新农业、小城镇建设……
一些身为资本大佬的普洱茶友的动向引人注目:丁磊养猪,朱新礼(汇源果汁董事长)和王建林(万达集团董事长)种菜,刘强东(京东商城CEO)种稻,黄怒波(中坤集团董事长)投资2D0亿在乡村建养生基地,柳传志宣布联想集团进入现代农业领域,目标是不久的将来创建一个知名食品品牌……
2012年《新周刊》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06—2011年中国农业行业共披露2D0多起VC/PE案例,投资总额为70亿美元。2010—2012两年间的投资呈爆发性增长,2011年共有8只农业产业基金成立,总目标规模超过6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