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古茶是什么茶,田房古茶是什么茶

  2024-06-17 15:02          0

虫茶是中国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是传统出口的特种茶。但这里的茶叶名气远远不如易武茶,大多数古树茶价格不过每公斤四五百元,可谓是超高性价比的优质古茶。虫茶,即“虫屎茶”,又名“茶精”、“龙珠茶”、“虫酿茶”、“虫化茶”,主要产在贵州、湖南、广西部分地区,三地各有特点。

什么是虫屎茶?

虫茶,即“虫屎茶”,又名“茶精”、“龙珠茶”、“虫酿茶”、“虫化茶”,主要产在贵州、湖南、广西部分地区,三地各有特点。虫茶是中国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是传统出口的特种茶。虫茶并不是山茶科植物芽叶制成的茶叶饮品,只是外形似珠茶,冲泡之后色如茶水,故有“茶”名,其实为“非茶之茶”代饮茶。虫茶冲泡后,香气四溢,具有雨后田野中泥土的清新与芬芳,入口味道醇厚饱满,甘甜生津,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相传在湖南城步县,虫茶已被当地少数民族饮用了1000多年。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含有18至19种氨基酸,一定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单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热、消暑、解毒、健脾胃、助消化等保健功效。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虫茶就有专门的记述。虫茶还可以久存,经多年陈化后,口味更醇和,药性更好、更温和。

虫茶,呈黑褐色,颗粒状,如小米粒大小,是由化香夜蛾、米黑虫(米缟螟)等昆虫取食化香树、三叶海棠、大白解、茶树等植物叶后的排泄物。虫茶的制作方法不同一般茶叶。每年谷雨前后,当地老百姓就上山,把野生的化香树、三叶海棠、大白解、茶树等适合引虫的树叶采集下来,(有的地区的树叶在采摘后需要采用蒸煮等工艺加工)放在竹篓或木桶里面,洒上淘米水发酵,即可引来化香夜蛾和米黑虫等虫来取食、产卵。

当这些虫子吃完了植物叶片,便排出许多细小如珠的排泄物。人们随后用筛子把杂渣去掉,利用阳光晒干,即为虫茶。虫茶根据产地主要有湖南城步虫茶、贵州赤水虫茶、广西六堡虫茶等几种,总体而言因采用野生树叶和自然引虫的独特工艺,在保证了自然无公害的前提下,虫茶的产量也很低。不同地区的虫茶,因采用的树叶树种和引虫种类不同,冲泡后在香气和口感上也是各有不同。

普洱茶江城茶好喝吗?

当今普洱茶名山名寨众多,其中以临沧和版纳茶区最多,名气也最大。思茅茶区的几大茶叶产区中,也是以澜沧名头最为响亮,江城茶在名头上相比其他几个地方都略有逊色。  事实上,江城的茶文化历史非常悠久,茶叶种植也曾非常兴盛,但这些年在茶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上仍有不足,江城茶的历史底蕴和经济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江城茶介绍  云南普洱江城茶史经历了发展、兴盛、衰落、恢复、复兴五个时期。

勐烈街一直有茶叶上市,但产量少,主要供本地需要,没有形成规模交易。清朝光绪年间,有本地商人收购毛茶,加工成方砖茶,驮运80多公里至李仙江的坝溜渡口,然后水运至越南莱洲(勐莱)销售。李仙江进入越南后称为黑水河,为红河的最大支流,在海防汇入太平洋。1884年之后越南完全沦为法国殖民地,航运、铁路、公路交通开始发展,从江城出口经营茶叶利润丰厚,勐烈街逐渐有商人开办茶庄、茶号经营茶叶,开设驿站、马店、马帮等,清朝末期为江城茶史上的发展期。

  江城的茶叶产量、出口量逐年上升,坝溜渡口成了转运茶叶等物资的商业码头,出现了一片繁忙景象。如今坝溜渡口因建设电站被淹没,但相距30余公里的土卡河渡口还依稀保留一些当年的影子。据土卡河村现年80岁的老人汪成清回忆,他家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坝溜村迁移到此,他曾随父亲用木船(猪曹船)运茶叶沿李仙江而下到勐莱(今越南莱洲)。

一般是雨水收后,9月份开始航运,到第二年5月都可以通航,每条船可装运茶叶1200斤,运费120块花钱(旧时货币),往返约一个月,李仙江有上百条小船穿梭其间。  当时江城茶叶面积近万亩,茶叶出口最高时达到5千~6千担,如今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发现的古董“号级”普洱茶,很多是江城老字号生产的。

民国初期到1942年是江城茶史上的兴盛时期。  20世纪30年代随着英、法在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殖民地国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西方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中国茶叶在生产技术、交通运输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抗日胜利后,江城茶叶出口有所恢复,但大不如前。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0年,实行包干到户,政府为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制定系列扶持政策,特别1987年以后,随着江城牛洛河茶厂、明子山茶厂、勐康茶厂的相继建成,以及各乡(镇)大大小小的个体私营茶场的创建,各乡(镇)农户自发的种植,江城茶叶生产发展达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到2012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13.6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4亿元,成为普洱市的主要茶区之一。

改革开放后为江城茶史上的复兴期。  银生古城、宁洱古城、勐烈古城是普洱市马背上驮出来的三座古城。勐烈古城在三座古城是最年轻的,但也是目前相对保存较完整的,古城中段还能看到古城当年的风貌。今年4月,我到勐烈古城拍摄纪录片时,在一栋已经拆除当年开马店的乱石堆中发现一个拴马桩,刻有“公称一担”字样,这在更早时期是作秤砣使用的,勐烈古城的老住户家里还保存有当年压茶饼的石模等珍贵文物,上年纪的老人依稀还记得那栋房子是哪个茶庄的。

可惜这些非常珍贵的老房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不断被拆除后建盖新楼,放眼全国类似的老房子比比皆是,但凝聚着如此深厚普洱茶历史文化的则是独一无二。据说,江城茶叶最初是从勐腊县易武大茶山引进的。江城茶农的先辈们到易武做工、探亲访友,用竹筒携回茶苗试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陆续得到发展。因此江城茶香气、口感等于易武茶相似,只有汤水厚重度不及易武茶,条索也不如易武茶粗壮,一般人很难区别两地的茶菁。

  江城县国庆古茶山与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茶山同处一脉。种茶历史久远,茶性、茶质和易武茶十分相近。国庆乡田房村一带,是江城古茶树资源最集中的地带。田房村距离易武茶区只有120多公里,属同一山系,气候、海拔条件十分相近,因此茶叶的品质、口感也如出一辙。  田房茶,虽然名气不大,但却是当地人及部分资深茶友非常喜爱的质优价不高的“小易武”。

全村家家房前屋后都栽种着古茶树。谁也说不清这些茶树从何时开始栽种、这些树有多少年的树龄。但这里的茶叶名气远远不如易武茶,大多数古树茶价格不过每公斤四五百元,可谓是超高性价比的优质古茶。  江城县茶文化历史非常丰富,但挖掘不够,其历史和经济价值被低估。应该积极挖掘“水上国际茶叶之路”的历史价值和积极价值。

出台相关保护措施,引进大企业,对勐烈古城进行系统规划、保护、开发,把它建设成为在普洱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古城与普洱茶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胜地之一。  江城茶叶特点江城县最高海拔2207米,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属低纬度山地季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在云南,属于高温、高湿、多日照的气候型态,受高海拔水、土、气候的滋润,因江城特殊气候地理条件产出的茶叶生态自然、高香味醇,香柔甜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