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网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在元朝不足百年的统治期间,中国的疆域空前广阔,茶业兴旺发达。据载,在金人统治下的山东地区,曾经“茶树随山皆有”。自宋至元约经300多年,从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保持茶叶原有的香味;然后改进为炒青散茶,这是制茶工艺的重大改革。
元朝茶业重点转至长江以南
辽阔的疆域、多样的民族,促使元代茶业兴旺发达。1268年,元朝在京兆巩昌置局发卖成都茶;1269年,立西蜀四川监榷茶场;1280年,置榷茶都转运司于江州,总江淮、荆湖、福广之茶税。随着蒙元帝国的开疆拓土,饮茶之风随之席卷欧亚。
唐宋时代的重要茶业产区淮南地区,在北宋时集中有13个山场,而到了元代,宋、金、蒙元长期的战争和对峙频受祸乱以致荒芜,元朝的统治者自然而然地将茶业的重点转至长江以南。元代官府为督办贡茶,于大德六年(1302)在福建崇安县城南15公里的武夷山四曲建立“御茶园”,又称“焙局”。创建之初,建有仁风门、拜发殿、神清堂及思敬、焙芳、宜菽、燕宾、浮光等诸亭,附近还设有更衣台等建筑。
在金人统治下的山东地区,曾经“茶树随山皆有”。两宋时代茶树的推广种植甚为广泛,然而在山东、河南地区,茶树后来或是“恣民耕樵”,或是任其枯死,导致此后几百年山东都不再有茶树生长。
蒸青团茶发展到炒青散茶
蒙古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肉食乳饮的生活习惯,不可能对繁复精致的茶道产生持久的兴趣。虽然忽必烈在大都建元之后,有意识地引导蒙人学习汉族文化,但由于国民的主流喜爱简单直接的冲泡茶叶,于是散茶大兴。
自宋至元约经300多年,茶叶的制法从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保持茶叶原有的香味;然后改进为炒青散茶,这是制茶工艺的重大改革。
制造蒸青团茶,苦味不能完全去掉,茶香不正,于是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改革制法。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保持了茶的香味,香气纯正。促成这种改革的主要动力,是广大人民希望减少制工的麻烦和保持茶叶的真味。
元代散茶多,而片茶少。全叶冲泡,能鉴别茶的优劣。人们很注重茶的香气,感到蒸青制法不够理想,进而改为炒青。
元代茶叶有草茶、末茶之分。王拽《农书》又分作茗茶、本茶与蜡(腊)茶三种。"腊茶",也称"蜡面茶",是建安一带对团茶、饼茶的俗称。这里,欧阳修不但证实其时片茶、散茶已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专门产区和技术中心,并且也清楚指出,早在北宋景祐前后,我国各地的散茶生产,就出现了一个互相比较、竞相发展的局面。所谓"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前者是指团饼的精品,主要就紧压茶的制作技术而言的;后者是指散茶的区域,主要就散茶生产的数量而言的。茗茶显然也是指草茶、散茶。从这种分法也可见元代散茶发展已超过末茶和腊茶,处于过渡阶段。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载:“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于之,如今之茶也。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也说明了这种转变趋势。
散茶饮法在民众中普遍采用
元代的饮茶方式及器具主要承袭于宋代,饮茶方式主要分为四类。
一是文人清饮:采茶后杀青、研(,但不压做成饼,而是直接储存,饮用方式为点茶法,与宋代点饮法区别不大;第二种为撮泡法:采摘茶叶嫩芽,去青气后拿来煮饮,近似于茶叶原始形态的食用功能;第三种是调配茶或加料茶:在晒青毛茶中加入胡桃、松实、芝麻、杏、栗等干果一起食用,这种饮茶的方法十分接近现今在闽、粤、赣等客家地区流传的“擂茶”茶俗;第四种是蜡茶:亦即宋代的贡茶——团茶,但当时数量已大减,主要供应当时的宫廷。
元代的饮茶风尚也是饼、散并行,重散略饼,具有过渡性的特点。王祯《农书》记载:“茶之用有三:曰茗茶,曰末茶,曰蜡茶。”蜡茶饮法是先用温水微渍,去膏油,以纸裹胆碎,用茶针微灸,然后碾罗煎饮,与宋代相似,但“此品惟充贡献,民间罕见之”;末茶饮法是“先焙芽令燥,入(细碾,以供点试”,但“南方虽产茶,而识此法者甚少”;茗茶则是采择嫩芽,先以汤泡去熏气,以汤煎饮之,“今南方多仿此”。可见传统的碾制团饼的饮法到元代已转入宫廷和上层,而茗茶即散茶饮法则在广大民众中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