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发酵师,上次我批判了轻发酵以后,很多的茶油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划清了与轻发酵熟茶的界限甚至谈轻发酵而色变,这令我欣喜的同时又倍感担忧,所谓过犹不及,虽然轻发酵熟茶口感上有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但是切不可一棍子打死轻发酵,要知道其实有一部分晒青毛料是可以轻发酵的,今天特此点评。
为什么我仅从原料上来分析呢,因为轻发酵出现的口感上的缺点,主要是堆腐味,苦涩、酸味绝大部分是由于原料造成的,如果原料本身就有问题,后期的操作是很难根除和改善品质缺陷的,但是原料如果符合轻发酵的要求,而操作出问题只能说你发酵技术太菜了,这个不在我们的讨论范畴,故不予置评。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酸味、苦涩味、以及腐叶味呢,主要是原料等级高而内含物丰富导致的,是由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物质,经微生物作用,氨基酸裂解酶、脱羧酶以及糖的降解作用所致的,表现形式就是前期会出现酒糟味,这个是时间段大概在潮水末期以及一翻的中后期,但是这时不会出现酸味,这时出现酸味的征兆,在酒糟味之后,就是出酸味的高峰期了,主要是在二翻全周期以及三翻中前期,主要的作用物是根霉以及其他霉类促进了酸类的滋生,比如反丁烯二酸、乳酸、琥珀酸等等,还会滋生腐败叶(水分的充溢也会导致腐败的);苦涩就很好理解了,茶多酚的含量基本上随着成熟老化而逐次降低,茶梗的多酚含量是最低的,因此在轻发酵中,等级高的原料轻发酵的多酚残留量是最大的,而茶多酚的表现口感就是苦涩,因此总而言之吧,等级高以及嫩度高的茶叶轻发酵是非常容易出现上述品质缺陷的。
因此轻发酵的最佳原料就是内含物较少(纤维素较多,其他易出酸味的有机物较少)的级别较低的中壮茶青,尤其6、7、8级以及老叶较好,而且最好揉捻较紧,这样出现苦涩酸以及腐叶的概率大大降低,而且非常好发,发酵周期也较短,损耗也较小。
另外据我的经验,品质较好的中低级别的古树以及大树茶也可以轻发酵,这里请注意区分,中低级别而不是低级别,等级可以适当放宽,因为就算这类茶发的较轻,在品饮后期逐渐出现类似生茶的口感和滋味,但是其苦涩化开,生津回甘也较快,虽然不伦不类,不过品饮价值也较高,而且其损耗也较低,这是很多古树熟茶的常规做法,值得一试。
作者:小小发酵师/茶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