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的“烟香,是谜一样的存在!”这无形中是在将“烟香”神秘化了。
茶叶里的烟味,就是茶叶吸附外界气味而来的,无他!所以“烟香”不是谜。茶叶的鲜叶上有一层革质层,就像一层打了蜡的防水薄膜,是不可能吸附任何味道的。只有在杀青揉捻后,革质层和细胞壁破碎后,才具有吸附味道的功能。
茶叶吸附烟味有几个途径:首先是杀青过程中,比如炒糊了,茶叶产生焦边、糊片,这时的茶叶是会有一定的焦糊味或焦烟味,但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烟香”味;
最主要的吸附途径,还是在揉捻后晾晒过程中,以及制成干毛茶之后。这时,完成初制的茶叶,仿佛身上所有的“毛孔”都张开了,可以吸附各种味道。比如茉莉花茶,就是用绿茶的干毛茶窨制的。
还有就是在仓储过程中,尤其是毛茶的仓储过程中,毕竟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茶企,收购的毛茶都不会马上使用,都会存在仓库里一段时间,甚至数年后才拿出来拼配压制。用于生产的原料都是滚动循环使用的。
仓库经过多年的使用,早已形成了某种相对稳定的微生物菌群和气息,如果曾经有大批毛茶带有烟味,存储其间的其他毛茶,年常日久,也自然吸附烟味。
“烟香”茶可以追溯到诞生于明末清初的红茶鼻祖: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传统的正山小种从萎凋开始便在特制的青楼中,用马尾松熏制而成。
回到普洱茶的“烟香”,我希望尽可能辩证、客观地来看待这个现象。
烟味大多来自于茶叶初制过程中所吸附的异味,以及工艺缺陷。这个情况,在2007年以前的云南茶山其实是很普遍的,尤其是那些茶农在家里自行加工的茶叶。那时候,茶价低,茶农家里普遍很穷,经常是家里一口锅,炒完菜后洗洗又来炒茶叶,而且是比较薄的锅,很容易把茶叶炒糊。这种简陋的设备和粗放的工艺下,生产的茶叶存在工艺缺陷和烟味,都是可以理解和包容的。
我们知道,早年的普洱茶是出口香港的,内销放开以后也是从大湾区开始复兴的。那时,远在沿海地区的茶商们,没有到过云南茶山,产区、茶树也没有被细分,他们只是觉得这种带着烟味的茶叶,透过表象的缺陷,还能感受到它丰厚的内质和协调感,而且经过仓储陈化后,品质越来越好。
所以,“带烟味的是好茶”的意识,应该是从这样的逻辑开始的。
本世纪初生产的“孔雀”“白菜”系列茶品,大多带有烟味。我们姑且相信当年的定制者所说的,原料来自班章茶区,联系到那时班章村的恶劣的交通条件和生产条件,制作出吸附烟味的毛茶也是正常的,而班章茶本身优秀的茶底,的确具备良好的陈化价值。
另外,根据一些经验主义,带烟味的茶还是干仓的代表,带烟味的茶,有可能转化出“樟香”……所以,在整个大湾区市场,喜欢烟味茶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过去的茶带烟味,是无意为之的。但是,现在呢?现在的初制所,条件非常好,专用的杀青锅,排烟设备,专业的晾晒棚。想“无意”制成烟味茶,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市场有需求怎么办?
在近几年来的新生茶中,如果喝到烟味很重,那一定是人为熏制的。开始是用干毛茶熏,把湿的柴火点燃后直接熏,后来发现,干茶熏的烟味过几年会散去,于是发展到揉捻完成后,茶叶还没有完全干燥的时候,就开始熏,这样熏出来的茶,烟味经久不散。
【黄贞贞】【庄生晓梦迷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