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红茶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红茶的英文名叫做Blacktea。看到这里,关于红茶的红汤是怎样形成的是不是就清晰多了,红茶的汤色、滋味是由背后一系列的茶叶内部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大红袍的香气是浓长或幽、清远,而红茶的干茶有甘香,茶汤有甜醇的香气。
为什么大红袍不是红茶?
大家好,我是茶文化爱好者小詹,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大红袍不是红茶?在茶圈中有很多美丽的误会,比如很多人将大红袍错认为红茶。如果仅从外观来看,确实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油润带宝色,看起来比较像红茶,因为很多红茶色泽乌黑油润。大红袍其实大红袍是正经的乌龙茶,不要因为大红袍中有“红”字就觉得是红茶。
首先乌龙茶与红茶的工艺是完全不同的,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为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干燥。而红茶的加工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乌龙茶重视杀青工艺,而红茶重视揉捻、发酵工艺。两者因为都有揉捻工艺,所以条索比较相似,都是紧结的,但色泽差距还是有的,经过发酵的红茶,显得更加乌黑。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红茶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红茶的英文名叫做Blacktea。
当初红茶传到外国时,外国人看这红茶是黑色的,所以叫了这个名字。红茶虽然说大红袍与红茶都产于福建武夷山,但是两者分别属于不同茶系,所以有诸多不同之处。属于乌龙茶的大红袍,它是半发酵茶,而红茶是全发酵茶。大红袍的汤色是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而红茶的汤色是汤色红艳,清澈明亮。大红袍的香气是浓长或幽、清远,而红茶的干茶有甘香,茶汤有甜醇的香气。
红茶的红汤是怎样形成的?
说起红茶,大家自然的想到红汤红叶特点,而茶叶划分为六大茶类,即: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六大茶类是不是按外形、茶汤、叶底的颜色来区分?这显然不适合。简单来说它们是通过发酵程度划分出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工艺上去识茶,你就会明白红茶的红汤是怎样形成的。红茶的制作工序鲜叶 → 凋萎 → 揉捻 → 发酵 → 干燥简单来说,萎凋是让鲜叶失水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背后是茶叶内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的化学反应,影响着红茶香气的形成,同时萎凋可以使茶叶失水变得柔软,继而为下一步的揉捻创造条件。
揉捻的作用不单单是将茶叶揉成条形状,它的主要作用是破坏茶叶内部细胞,使得茶多酚与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能力提高,进而产生茶黄素,茶黄素再进一步氧化,则就产生了茶红素。这一系列的茶叶内部化学反应产生了茶黄素和茶红素,茶黄素是形成红茶茶汤金黄、明亮的物质,茶红素是形成红茶红色汤色的物质,影响着茶汤滋味与汤色浓度。
红茶最关键的步骤是发酵,发酵就是控制这些物质氧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与时间。举个最直观的例子,金骏眉与正山小种对比,金骏眉在制作过程中,发酵程度低,茶黄素含量高,它的汤色呈金黄色,滋味爽口;正山小种发酵程度比金骏眉高,茶红素含量高,汤色自然也就呈红色,滋味浓郁。由此可见红茶的发酵控制十分重要,若发酵过度,对温度、时间等掌控不好,茶红素还会进一步氧化成茶褐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过高,使得红茶汤色、叶底变暗,浓度增加不足,淡薄。
所以在红茶发酵至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及时终止茶叶氧化。才有了最后干燥,通过高温烘干终止茶叶继续发酵,降低茶叶水分含量。看到这里,关于红茶的红汤是怎样形成的是不是就清晰多了,红茶的汤色、滋味是由背后一系列的茶叶内部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这次就给大家分享这么多啦,以上内容是乾亨德事茶多年的看法,一家之言,与诸茶友共勉!觉得说得好的朋友请点赞哦,有不同看法或见解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