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寺僧云:“大红袍茶以嫩叶呈紫红色而得名,”此说法较为可靠。在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间,胡灌奉旨南巡江浙、湖广诸府时再次入武夷山,夜宿天心禅寺。
在品饮天心寺院茶时写下《夜宿天心寺》一诗,诗曰:“云浮山际掩禅院,月倘天心透客居,幽境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这是最早出现“红袍”的茶诗(胡谨,曾送朝廷救封天心庵为“永乐禅寺”诏书)。作者胡谨描述夜宿天心寺品红袍时的情景,可见当时天心禅寺的寺院茶就已经冠上“红袍"之名。不过,当时乌龙茶加工技术尚未起源,胡灌所喝的大红袍应为武夷炒青绿茶,这是大红袍茶名最早见于有记载的诗词文字中。
虽然大红袍在清代时就被发现并进行了采制,而大红袍真实产地则所传不一,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天心岩上的6株母树大红袍,而真实的大红袍生长地却另有传说。中国近代著名旅行家蒋叔南在他的《游记》中说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寺,不能满一斤,·天游岩,亦十数两耳。”意思是说,在武夷山的天心、天游二岩皆有真本大红袍的存在。此外,在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水帘洞(又称珠帘洞)处也有一株,据清代嘉庆年间记载,珠帘洞大红袍每年也只能产一市斤零八小两,按当时每市斤大红袍值银圆64块,相当于大米4000斤。
中国茶学家林馥泉20世纪40年代时曾在武夷山对岩茶进行全面研究调查,并得到“天心寺”僧人信任,有幸在九龙窠的岩脚下看到一棵真本大红袍茶树,树根终年有水依岩壁涓涓而下,树干满生苔藓已经极其衰老。注意,是在九龙窠的岩脚下,而不是现在天心岩的半岩上。根据1921年铅印本《蒋叔南游记》(第一册)所收《武夷山游记》一文记载:戊午年三月初三日(1918年),蒋叔南与浙江道人童理贯、赵理苗及蒲城人达献南、黄仰宗等人,在武夷山天心永乐寺僧知白、清远的导引下游览九龙窠时,曾见到九龙窠谷底龙头岩下的大红袍茶树。20世纪60年代.
又有岩茶泰斗姚月明与老茶师陈书省、叶鸣高等人对大红袍茶树做更为细致的调查,并认为在天游峰、珠帘洞两处也曾有真本大红袍的存在,可惜的是已经绝迹。在上述大红袍生长地之外,据说还有两处真本大红袍生长地,分别是:“火焰峰",(此茶树已衰败不堪);“北斗峰",(此茶树也较衰败)。
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历史上武夷山大红袍的生长地共有五处,分别在九龙窠、天游岩、水帘洞、火焰峰、北斗峰等山岩中,茶树均以单株形式生长,共五株。如果是事实,就说明在武夷山的历史上曾经确实有真本大红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