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之《茶经》篇:在茶香中品读经典

  2024-06-17 15:02          0

沈冬梅

近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八期《茶经》播出,为观众奉上了一期“茶香飘溢”的节目。一部只有7100多字的《茶经》,为何能跻身大多为鸿篇巨制的《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节目给出了亮眼的答案。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茶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首。而这一切,都源起于陆羽的《茶经》。

彰显实用价值

《茶经》提倡清饮,除了调味的盐之外,不加任何他物,如“葱、姜、枣、茱萸、橘皮、薄荷”等,使得茶饮从羹饮方式中脱身而出,更为方便、便捷,且提神、醒脑、明目、强身等效果更加彰显。所以《茶经》问世之后,“茶道大行”“天下益知饮茶矣”。

同时,陆羽在《茶经》中总结了他考察并躬身实践的种茶、制茶、鉴茶的技术,为南方适茶地区开始种茶,提供了技术指导。饮茶人群的扩大与饮茶量的日益增加,茶叶生产、贸易相应扩大,茶的大面积种植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茶经》其功一也。

《茶经》还提倡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采摘制作春茶,使得茶叶从早先多为附尾于农事结束之后的秋茶,转而以春茶为贵。“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提升了茶的自身价值,使其商品附加值和文化价值得以产生和实现。

演绎文化内涵

《茶经》提炼了文化内涵的提炼,同样定义了茶的文化属性。《茶经·一之源》阐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首次将“品行”引入茶事之中,将茶性与人的美好品行联系在一起,提升了茶的精神属性和文化内涵。从此,茶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嗜好物品,还是“精行俭德”之人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趣、陶冶情操的途径。

《茶经》定义了茶的社会属性。陆羽在《四之器》中以自己所煮之茶相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表明了他对茶可以凭借《茶经》跻入时世政治从而有助于匡时济世的向往与抱负。此外,陆羽设计的风炉一足之上书“圣唐灭胡明年铸”,表明了他对社会和平的向往。这种社会责任与理想担当,在古往今来的许多茶人身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典籍里的中国》在戏剧演绎中,对陆羽与茶相伴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合理化创作,并融入他与恩师邹夫子、师友崔国辅、挚友颜真卿的动人情谊与“精行俭德”的高尚品德,将茶的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呈现茶艺道

陆羽给出了茶艺道所包括的各方面内容:好茶、宜茶之水、好炭火、成套茶具、完整的煮茶程式、饮用原则、茶具简省原则等,可以说,《茶经》定义了茶的艺道属性。后世茶艺道的发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茶艺道与完整成套的茶器具是密不可分的,《茶经·四之器》详细介绍了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的尺寸、材质、功能甚至装饰,注重茶具形式与内容蕴含之美的协调与统一。《茶经·五之煮》系统介绍了唐代末茶煮饮程序:炙茶→碾罗茶→炭火→择水→煮水→加盐加茶粉煮茶→育汤华→分茶入碗→趁热连饮。

为了更直观生动地呈现陆羽所讲述的茶艺道,节目组在浙江、河北等地的茶人支持下找到复原的风炉、茶碾等,凑成三套茶具,在陆羽不同年龄的场景中使用,再现唐代煮茶场景。而为了呈现煮茶的具体过程,节目组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演播室用火时限前完成了煮茶的拍摄,真实地展现了陆羽认为煮茶最好的水沸程度是第二沸的状态。

解读历史地位

《茶经》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茶书,开启了茶的文化时代。此后,虽然茶的农学、科学内容与时俱进,但《茶经》对于茶的人文精神、社会担当和最基本界定却从不曾过时。后世无论中外,对茶艺道精神的总结提炼都没有超过《茶经》“精行俭德”的范畴,即同时指向人的内心品质和外在行为。

陆羽及其《茶经》对茶业及茶文化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创始作用。陆羽在唐代就为人奉为茶神、茶仙。作为世界上的第一部茶书,陆羽极其自信地以“经”名茶,《茶经》终成经典。明陈文烛《茶经序》有言:“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茗而天下知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祠可也。”认为人需要饮食才能存活,陆羽《茶经》使天下知饮,功绩不在树艺五谷使天下知食的后稷。

《典籍里的中国》每期以不同的典籍为主题,典籍的内容都各具专业且深刻浩瀚,主创团队要深入了解每一期所选定典籍的内容,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极富文化含量的电视作品,并非易事。《茶经》导演组在去年6月就找到我,反复交流磋商,并于当月在线上进行了《茶经》专家研讨会。《茶经》工作剧本是开放动态的,导演组一直与我不断沟通交流细节,甚至在录制当天和整个录制过程中还在不停地修改调整。而对于字幕等内容的细致调整,一直持续到后期剪辑、二次审片,最终在播出前一天才最终完成。

总体感受,制作一档主创团队、专家组、观众都满意的文化节目,确实不易。所幸《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茶经》基本做到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