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小茶,除黄大、小茶外,还有绿大茶、绿小茶、大兰花茶、小兰花茶等。大茶用大竹帚炒制,小茶用芒花帚炒制。大茶炒法与黄大茶相同,尔后直接烘到足干。绿大、小茶与大兰花、小兰花茶制法相同,但品质相应次于兰花茶。
绿大茶是立夏前后所采一芽数叶的粗老茶,叶大梗长,一般约4寸左右,最大的有5—6寸长,所以叫大茶。一芽四、五叶的品质最好,一芽六叶的较差,六叶以上的就嫌粗老了。绿大茶的主要产地是六安的独山和毛坦厂。毛坦厂1952年曾一度改制红茶,现有部分改改炒青制“舒绿”,因此大茶产量不稳定。产量以六安为最多,占60%,其次为金寨33%,宿松、潜山、怀宁小量出产。1958年全省出产1.56万担。绿大茶大多专销山东一带,因此叫“鲁庄”,河北、山西也销少量。
绿小茶是清明后采一芽一叶制成的,嫩叶大者1寸多,小者1寸,条索不大,因此叫“小茶”,或称“毛尖”。这种茶皖西各县都有出产。以六安为最多。品质以桐城龙眠山的毛尖为最好。毛尖也是名茶之一,但产量不多,1956年出产3600斤。近年来,改制为炒青,1980年只出产毛尖500斤。因为绿小茶过去专销苏州一带,所以也叫“苏庄”。
大兰花茶一芽四、五叶,比绿大茶细短,小兰花茶采一芽二、三叶制成,比毛尖大。兰花茶名称的来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芽叶相连在枝上,形状好像一枝兰花;二、说是采制时正当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着兰花香。这种茶过去没有人研究,现在改制为外销舒绿。舒绿有独特的,持久的兰花香,因而得到市场上很高的评价,认为香气超过了屯绿。
上海商品检验局曾经派人到产地调查过,发现有兰花草的茶园,采制的茶叶都有兰花香,没有兰花草的就没有这种香味。如沟二口石塘乡高山兰花草比低山多,高山茶的兰花香就比较高。兰花盛开正在春茶季节,春茶就有兰花香,夏茶花期已过,就没有兰花香了。根据这种情况,他们认为香气是从兰花草而来的。据作者推测,香气与品种可能也有关系,如福建宁德天山的茶树,有大叶种、霞红种、清明种等三种,而独霞红种有天然的兰花香。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兰花茶生产从何时开始,还未查到史料。陆羽《茶经·八之出》对舒洲(古时舒城属舒州)的茶叶有较详细的评比,可见唐时舒州的茶叶就已出名。宋嘉祐六年(1061年)设十三场买茶,舒州罗源场买茶18.5万多斤,庐州(古时庐江属庐州)王同场买茶29.7万多斤,二场约合7000担,由此可知产量也不少。兰花茶用扫帚炒制,技术比一般炒青高,应该在一般炒青之后创制的。据传说,在清朝以前,当地的土绅阶层极为讲究兰花茶生产。河棚地区曾把兰花草栽在茶丛中间或茶园周围,使制成之茶有兰花香。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舒城七里河、晓天二处岁销千余旧担。
兰花茶主要产区为舒城、庐江、巢县、桐城、无为也有生产。产量以舒城为最多,品质也最好,尤以晓天白桑园产品更著名,为兰花茶的上品。庐江汤池二公尖的产品,品质也不差。
舒城的晓天、七里河、梅河、毛竹园等地,主要出产大兰花。舒城的南港和沟二口、庐江的汤池、桐城的大关等地,主要出产小兰花。
兰花茶主要产区,从1952年开始改制炒青,出产舒绿。是年只南港一地就改制炒青3500担,以后逐年增长,1954年舒城就产出炒青1万担,兰花茶产量大减。1954年全省只出产兰花茶6630担,其中舒城2880担,庐江2330担,无为1200担,巢县230担。1958年增至8400担。其中庐江4000担。1980年只产108担。
兰花茶主要销山东的兖州、大汶口、济宁、曲阜、太宁、益都等地。色泽暗绿的黑条兰花运销天津、济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