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也是最主要的茶叶出口国之一。可是,这片广袤土地上生产的茶叶,被运往欧洲的太少太少。而那里,是世界茶叶的主要消费地。在国际贸易领域来看,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何以中国会把大片市场拱手让给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其他产茶国?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茶叶的国内生产与国际消费之间出现了如此巨大鸿沟?2014年10月,在德国汉堡市举行的“咖啡-茶叶-可可展”(Coffee-Tea-Cocoa Show)上,万浩茶和(Wollenhaupt)集团国际贸易部执行官希朗(Sinram),曾犀利指出问题出在中国茶叶的农残堪忧。中国产出的高级红茶历来是欧洲上层社会的专享用品,而今它们却过不了欧盟进口食品的安全标准。
障碍一:审美差异这显然是中国茶走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用不着一位老外来教给我们。但这位有着25年从业经验的德国老茶人的观察,却让我们有机会来思考一下“茶叶农残”背后的文化问题。希朗经常出差中国,为万浩茶和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他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中国国内茶叶品种极其繁杂,价格奇高,可西方人却偏爱标准化的、具有高科技工艺的低价茶产品,二者间形成巨大落差。
一般业内人士说到中国茶不易走出国门,往往就在这一文化差异面前戛然而止——中国人喝茶一贯讲究原生态、传统工艺,有许多美学的考量,而欧洲人却愿意要工业流水线的产品,只是喝个味道,所以他们不买我们的产品。可是,希朗的疑惑却让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来思考这一文化差异现象之后的原因。原生态与工业化并不是必然的一对矛盾,如果原生态的茶叶能加工成工业化的成品,一样可以赢得国际市场。何以中国茶就是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呢?障碍二:市混价乱首先是中国茶叶“国内市场混乱”。在一般大众茶市场之外,国内茶叶市场往往以纯手工、土法、私家茶、原产区、纯料、古树、全芽头等概念来炒高茶产品,但难以检验的产品质量却给虚高的茶叶价格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对希朗们来说,这样的茶叶太贵了。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即使价格如此之高,却同样买不到好的茶叶。
中国茶叶生产商往往“缺乏有机意识”,单凭纯手工、原产区等标准,并不能防止茶叶上的农残。欧盟对茶叶化学残留物的检验项目多达458项,许多运到欧洲的中国茶叶因为不达标,只能被遗弃在海外的港口。障碍三:诚信稀缺何以会造成如此巨大的浪费呢?难道在运输之前不是有样品检验吗?希朗的经验又指出了中国茶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三个文化障碍:中国茶企 “缺乏诚信”。他说,许多中国的茶叶出口商答应保证产品质量,但合同上的条款却形同虚设。
而防止这一现象出现的有效方法是“引入第三方认证”,而这同样也是当前中国茶产业所缺乏的一种商业保护意识。2014年是万浩茶和集团加入“道德茶叶合作联盟”(Ethical Tea Partnership)的第一年,而它们还与UTZ认证、公平贸易(Fair Trade)、雨林同盟(Rainforest Alliance)等第三方认证有合作,其中中国采取的标准是国际有机认证(International organic certification)。
障碍四:有机保障但希朗说,即使采取这一认证,真正的有机茶在中国还是很难找到——这是因为中国1999年开始颁布的有机茶认证标准要远远低于国际有机认证标准。尽管从2000年开始,我国有机茶园面积就不断增加,经过认证的有机茶也比同类茶叶贵出不少,2004年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12万亩,这一数字在十年后就涨到了239万亩,平均每年翻一番,但这一概念在中国整体来说还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除了中国茶叶有机认证标准较低之外,缺乏透明的监管体系、宣传不足,消费者知道得少也是重要原因。另外,有机茶园的建设、管理成本较高,产品在口感和滋味上却没有相应的提升,一般茶商不愿投入。最近还有媒体爆料中国有机茶认证存在漏洞、无公害茶园冒充有机茶园等原因,也使得中国的第三方认证大有不足。
中国茶想走向国际市场,说到底,就是要树立符合国际标准和市场意识,因此四个障碍都是观念问题,也就是文化问题。当然,树立良好的市场意识并不只是为了中国茶走出去,也是中国茶叶国内市场得以可持续繁荣的重要保障。毕竟,中国15个主要产茶区年产18.5亿公斤左右的茶叶,绝大部分是供中国人自己消费的。无论如何,真正的好茶不应只是纯天然、原生态,也应符合现代人的健康标准。
作者:林玮
来源: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