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茶经(四、茶业恢复与发展)
2024-06-17 15:02 0
- 安徽省茶叶向来居全国首位,无论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质量都冠全国,外销茶的数量质量也居全国首位。如“祁红”、“屯绿”扬名于国际市场,经久不衰。农茶、工茶、商茶兴旺的历史亦长,业务人数以千万计,堪称为我国产茶的状元省。但是解放前,由于政府官员管理不力,加以社会条件种种不利因系的影响,以致茶园大量荒芜,产量质量逐年双下降,无法估算茶园面积及产量。
- 建国初估计,1949年茶园面积为45。67万亩,产量为14。22万担。由于质量下降,外销茶亦逐年减少,由几万担降至几千担,茶业衰微,至于极点。
- 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重视复兴茶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垦复荒芜茶园,改造旧茶园,开辟新茶园,齐头并进地使茶园面积扩大。1954年, 建立宣郎广农场、商山茶场、黄山茶林场,大规模种植茶树。1955年茶园面积增加2万多亩,产量突增19。29万担。1956年建立了以经营茶业为主的宣城周王农场。1958年祁门、泾县、宿松、桐城、太湖、贵池、至德、怀宁等县共建立了二十七个适合机耕的新式国营茶场。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基地,除在原有生产茶叶的各县扩大茶园面积外,并使茶叶生产向北推移越过江淮地区。现在来巡、嘉山、滁县、凤阳等县试栽茶树获得成功,并已建立了新茶园。
- 1960年,茶园面积增加了5万多亩,茶叶产量增加了13。3万多担。超过解放前1936年最高年产量的70%,比1949年增长三倍多。全省总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为我国产茶最多的第二省份。
- 六十年代,先后在全椒、定远、长丰、肥西、巢县等县开辟新茶园。栽茶面积又有扩大。1970年,又增加6万多亩,但因自然灾害,茶叶产量却减少8万多担,由于湖南大力开辟新茶园,全省的茶叶总产量落后于湖南。从全国第二位退居第三位。
- 七十年代,各地茶园采取施用化肥、间作绿肥、根外施肥、勤耕勤耘、灌溉等到一第列新的技术措施,使单位面积产量迅速提高,大面积丰产不断出现。如歙县10。4万亩采摘茶园产茶15万担,平均亩产144斤,路居为全国六百四十九个产茶县的最高 年产量。该县黄山人民公社长潭大队1247亩茶园平均产烘青332斤。
- 1980年统计,全省茶园面积749万亩,比1949年增加700多万亩,比解放前增加将近二十倍。茶叶产量亦迅速回升,全省年产约64万担,比1949年增加约50万担,同时茶园管理技术革新,单位面积产量迅速提高,平均亩产已由50多斤增至70多斤。歙县从1949年3万担跃升到19万担,为全国产茶的状元县。这二、三年来,茶园面积虽然扩充不多,但全省茶叶产量汪断上升,已超过80万担大关。
- 外销茶产量增长的速度也很快,输出量逐年增加,如以1951年为100,1955年就是209,1960年增至272。以后稳定在30万担左右。六十年代,外销绿茶次于工夫红茶;近年来外销红茶产量次于绿茶。输出量仅次于湖南的切细红茶。但内销绿茶产量则居全国首位。
- 采摘技术革新也取得一定成绩。过去是用“一扫光”的采法,而现在推行了分批采摘,并已逐步推行留叶采摘。这样既能保养树势,双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过去茶农习惯单手采茶,采效不高,近几年来推行了双手采茶,因而提高了采摘效率,缓和了茶季劳力紧张的状况。
- 留叶采摘和茶园间作绿肥等试验研究,已经获得初步成果。传统的挖伏山的茶园耕作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也肯定了它对茶树生长有良好的作用。对丰产茶园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的研究,也已获得初步结论。这些试验研究的成果,对茶叶生产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 在制茶工业基本建设改革方面,已经获得很大成绩。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设皖南、皖北两分公司,并设祁门、历口、屯溪、歙县、贵池等五所茶厂。1951年设立诸佛庵、流坡疃、独山、晓天、沟二口等五所初制厂及六安毛茶加工厂、贵池的至德分厂。1952年,独山沟二口等厂撤销,重新建立全部机械化的舒城茶厂及南港、安庆两所手工加工厂。诸佛庵、流坡疃都改为手工加工厂。1953年设立芜湖手工加工厂。1955年诸佛庵手工加工厂停工,并入六安茶厂。1957年新建全机械化的宣城茶厂、至德分厂,独山也改为全机械化的毛茶加工厂。至些红毛茶加工厂,独山也改为全机械化的毛茶加工厂。至此,红毛茶加工厂有祁门、历口、贵池、至德、六安等六厂(现六安茶厂生产绿茶),绿毛茶加工厂有屯溪、歙县、舒城、宣城、芜湖、安庆等六厂。近年来,增设石台红毛茶加工厂。
- 在鲜叶加工方面,1954年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祁门红茶厂。1958年又在祁门历口、平里各设经茶厂一所。1959年又设霍山红茶厂(现改为绿茶厂)。同年祁门红茶厂进口了一套苏联最新式的制红茶设备,扩建为大型茶厂,年产量数万担,1960年投入生产。祁门的毛茶加工厂和鲜叶加工厂规模较大,技术条件较高。这两个厂把初制和精制连接了起来,改变了解放前的脱节现象。由于加工技术的改革,不仅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而且改进了制茶品质。现在国营茶场一般都设有鲜叶和毛茶的加工厂,连接加工,改变生产脱节,节约人力物力,加速茶叶生产现代化。
- 在农村,从1952年起,开始大力推广制茶新工具,如各种土洋结合的揉茶机,杀青机、解块机和烘干机等。同时建立了大量的水力和其他动力的机机械初制厂。在外销茶和重点内销茶的产区,已经普遍实现了人力、水力、畜力或三者相结合的半机械化制茶。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农或村制茶已经由手工操作初步转为半机械化生产。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红、绿茶全部由机械化转入全机械化生产。
- 技术改革的迅速进展,促进了茶叶品质的普遍提高。例如,1945年特级和一级祁红只占5。12%, 1955年上升为15。65%,1956年继续上升为18%。六十年代中期,由于十年动乱而下降。七十年代末加强技术指导,有所改进提高。
- 在茶业教育方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上海国立复旦大学农学院茶业专修科调入芜湖安徽大学农学院后,充实师资,增加设备,1953年省委决定在合肥独立建农学院后,即在合肥开辟茶园和开展茶园绿肥试验研究。1954年迁来合肥新校舍,乃大力进行新的建设。1956年二年制专修科停止招生(至1957毕业为止),改设四年制本科茶业系。这年大量招生,共招90名,1974年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员委托创办机械制茶专业,适应目前学制茶懂机械,学机械不懂制茶的弊病,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输送专业人才。机械制茶专业系全国招生和毕业生全国分配,每年招收60-70名,补充名省茶区制茶人员不足。茶业系在校学生约400名,每年招生和毕业人数100名,分配全国各茶区,为实现制茶工业机械化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