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茶经(十四、供作高尚礼品的墨菊花茶)

  2024-06-17 15:02          0

菊花型茶原产于金寨鲜花岭(原属六安)一带,因形似墨菊而得名。六安自古多产名茶,菊花茶为其中之一,被封建皇帝所占有,指定为岁贡。因其形状似花而美观,堪供欣赏而作为高贵礼品,所以当地官僚豪绅也都纷纷染指,将茶运销天津一带,谋取暴利。

民国初年,茶叶生产衰落,产量逐年减少,至解放前夕,停止生产。1953年作者带安徽农学院茶叶专科学生到诸佛庵进行生产实习,曾试制一批,作为历史上名茶的标本陈列。1958年,通过老茶农的介绍,首先在诸佛庵茶叶中学恢复生产,使历史名茶得以重生。1958年试做了200多朵,共20多斤,送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获得好评。1959年正式投入生产,产量达80多斤。

菊花形茶外形特异,制作精巧。采摘芽大肥壮、品质优良,长短不同的一芽二、三叶的鲜叶,用扫把炒青,炒成如管状直条。炒到半干出锅,甩条摊放。摊放后,一根一根理直,从茶梗一端比齐,象制作毛笔毫一样,短条在内,长条包外。理好四十根左右为一朵,用丝线缚扎茶梗一端,如大毛笔毫。扎好后,竖立桌上,从芽叶一端由外向里一根根剥开,压平烘干,再以丝线打结为雌雄蕊(现在不作雌雄蕊,因丝线泡后害虫味)。这样,短的芽叶近花心,长的芽叶包在外面,正如一轮一轮的长短不同的管状花瓣,干看湿看都很像一朵怒放的菊花。菊花形茶的色香味与一般片茶差不多,只因低温久烘,汤色较差,但因为形状优美,成为“礼茶”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