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美丽公园。一芽二叶西湖龙井不管多早采摘,哪怕是头采,都是按一芽二叶的标准采摘的。而如果到了茶园,哪块是龙井43号,哪块是群体种,就更是一目了然了。西湖龙井与外地龙井首先,西湖龙井的干茶应该是糙米色,而不是越绿越好。莫轻杨柳无情思,谁是风流白舍人?《西湖》李鉴龙花柳曾闻暗六桥,近来游舫甚萧条。
西湖有什么特色文化?
杭州的文化特色。即三西文化。西湖,西溪,西泠印社。西湖是美丽公园。历史文人骚客留下了无数华美篇章,一如淡妆浓抹”总相宜以白堤苏堤为题大量历史故事题材,使白居易苏东坡名垂干古。许仙白蛇保椒塔都深入人心。使西湖成就杭州为天下最美城市人间天堂。西湖边上西泠印社,更是文人雅士想往之地,有大量碑贴。100多年是大量金石书画名绝作品珍宝收藏汇聚之所,建筑别具一格有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的美誉。
西湖苏堤景点有什么特点?
一、历史悠久。苏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北宋元祐四年(1089),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 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元史》记载,元祐四年(1089)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
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最著名的六条桥,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已经有了。据说,这些名字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苏东坡本人的诗歌中,有关于修筑这条堤岸的清楚记载:“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轼在颍州》) 南宋开始,苏东坡主持修建的这一条堤岸,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间杭州知州杨孟瑛,就曾经将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
也就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苏东坡一人之手。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就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就此而得名。二、景色优美。苏堤是北宋著名文人 苏轼 (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当官时指挥 20多万人利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而成。
南宋(13世纪)以来,“苏堤春晓”就是 “ 西湖十景 ”之首。 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被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整条堤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堤身用疏浚挖出的葑草和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
堤有6桥相接,现长 2797米,堤宽 30-40米,高出湖面 0.4米。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为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有北宋所建的六座单孔半圆石拱桥,自南而北依次为 映波、锁澜、 望山 、压堤、东(束)浦、跨虹。堤上垂柳初绿、桃花盛开之时,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灿烂如锦。
最动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无限柔情。这时桃红柳绿,景色尤佳,游人漫步在堤上,看晓雾中西湖苏醒,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多方神采,如梦如幻……故称之为“ 苏堤春晓”。三、民生工程。
早在唐宋年间,西湖不但以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著称,而且对国计民生影响很大:一是灌溉,放水一寸,可灌溉官河两岸1500多亩农田。二是民饮,引湖水入井,饮水极便。三是助航,四是酿酒。可是,宋初以来,西湖长年不治,草兴水涸,积成葑田。苏东坡初任杭州通判时,葑田占湖面十分之二、三。时隔十几年,当他再来杭州当太守时,葑田已占湖面的一半了。
当时百姓反映说:“更二十年,无西湖矣!”苏东坡决心治理西湖。他在呈送朝廷的《乞开杭州西湖状》中,详述了西湖有“必废之渐”和“五不可废之忧”。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他所陈述的整治理由,多是从人民的生活、生产着想的。在征得朝廷款项后,他组织 20万民工疏浚西湖,并利用淤泥葑草筑成了一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的长堤,又自南而北在堤上建造了“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等六座石拱桥。
长堤筑成后,苏东坡甚感快慰。四、人文荟萃。有很多古人吟诵苏堤的诗句。《苏堤春晓》张宁,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筑堤》苏轼,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惠勤、惠思皆居孤山。苏子倅郡,以腊日访之,作诗云:天欲雪时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月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水合,但见野鹤盘浮屠。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泛湖度六桥堤》王世贞拂幰莺啼出谷频,长堤夭矫跨苍旻。
六桥天阔争虹影,五马飙开散曲尘。碧水乍摇如转盼,青山初沐竞舒颦。莫轻杨柳无情思,谁是风流白舍人?《西湖》李鉴龙花柳曾闻暗六桥,近来游舫甚萧条。折残画阁堤边失,倒入山光波上摇。秋水湖心眸一点,夜潭塔影黛双描。兰亭感慨今移此,痴对雷峰话寂寥。《苏堤小记》张京元苏堤度六桥,堤两旁尽种桃柳,萧萧摇落。想二三月,柳叶桃花,游人阗塞,不若此时之为清胜。
李流芳三桥龙王堂,望西湖诸山,颇尽其胜。烟林雾障,映带层叠;淡描浓抹,顷刻百态。非董、巨妙笔,不足以发其气韵。余在小筑时,呼小舟桨至堤上,纵步看山,领略最多。然动笔便不似甚矣,气韵之难言也。予友程孟旸《湖上题画》诗云:“风堤露塔欲分明,阁雨萦阴两未成。我试画君团扇上,船窗含墨信风行。”此景此诗,此人此画,俱属可想。
正宗的西湖龙井有什么特征,一年能产出多少?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懂茶帝】关于西湖龙井到底该怎么辨别、有没有简单易学的方法这个话题,此前懂茶帝的文章陆续有介绍过,今天小懂试着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跟大家聊聊如何鉴别西湖龙井。龙井43号与群体种这是目前龙井的两个品种,一般来说,龙井43号比群体种早上市一周左右。▲龙井43号芽头挺立,群体种两叶略卷曲。▲龙井43号芽叶纤细、秀气,而群体种芽叶粗犷。
▲龙井43号叶底挺立,群体中叶底卷曲,明显不如龙井43号好看。而如果到了茶园,哪块是龙井43号,哪块是群体种,就更是一目了然了。▲上图很有意思,群体种和龙井43号都在图片中,小路右边一簇一簇的茶树,就是群体种,而小路左边那整齐成排的,就是龙井43号。西湖龙井与外地龙井首先,西湖龙井的干茶应该是糙米色,而不是越绿越好。
而且西湖龙井看起来往往不如外地龙井好看。▲这就是典型的糙米色,具体说来就是绿中带黄。▲这样的龙井,就明显太绿了哦!龙井与乌牛早乌牛早是特早生品种,一般在“惊蛰”时节便可萌芽,比西湖龙井、碧螺春早上市一个月。如果有很早上市的所谓“西湖龙井”,很可能就是乌牛早。▲乌牛早(干茶)▲龙井43号(干茶)▲乌牛早与龙井43号对比。
从外观看,龙井的品种较细,干茶瘦长,而乌牛早芽头粗壮,扁宽,显得比较“矮胖”此外,乌牛早大多含青草味,而龙井一般是豆香或花香。顺便说一下,核心产区的西湖龙井(如狮峰龙井),如果做得好,常常是带有兰花香的。豆香易得,花香难求。一芽二叶西湖龙井不管多早采摘,哪怕是头采,都是按一芽二叶的标准采摘的。绝对不会有单芽的龙井。
倒挂金钟越早采摘的龙井,芽头的内含物质越丰富,就会越沉,泡开后,芽头会朝下,呈“倒挂金钟”之势。▲倒挂金钟当然,这不是西湖龙井与外地龙井的分界点,很多品质好的龙井都有这个特征。而西湖龙井采摘靠后期的,倒挂金钟现象也没那么明显。据杭州市政府公开的报告显示,西湖龙井茶基地面积为1.4万亩,年产茶仅800-1000吨。
且产量近几年不会有太大波动。但据统计我国每年西湖龙井茶的销售量却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3000多吨。所以说,学会鉴别西湖龙井还是很重要的……关于西湖龙井的辨别,更多地还是有赖经验的积累,以上只是从外观去做个粗浅的介绍,更深入的鉴别技能,还是需要大家在实践中多摸索哦!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